元曲的杂剧剧本包括什么,元曲包括元杂剧和什么

电视剧《梦华录》可谓是2022年现象级影视作品。与近些年其他热播剧内容来源不同,该剧并非改编自热门的网络小说,而是改编自元代戏剧名家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可以说,元代杂剧

电视剧《梦华录》可谓是2022年现象级影视作品。与近些年其他热播剧内容来源不同,该剧并非改编自热门的网络小说,而是改编自元代戏剧名家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可以说,元代杂剧《救风尘》高超的叙事艺术为《梦华录》奠定了良好的剧作基础。这不禁引起了我们对元剧的兴趣。

著名艺术家李斛绘制的关汉卿像。资料图

元代是杂剧的繁荣期

熟悉中国文学的人都知道,中国素来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个说法指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脉络,也点出了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几大高峰。元曲正是“一代之文学”的代表。

从文学知识上来说,元杂剧和散曲被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而散曲是诗歌。按照常理来说,两者属于不同的文体,不过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由于元杂剧的影响太大,所以有人以杂剧来指代元曲。换言之,作为元代文学高峰的元曲就是出自杂剧。元杂剧形成于宋代,但在元代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中国戏曲史上,元杂剧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高光时刻,它成为中国戏曲艺术最早的成熟样态,并为明清时期的戏剧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杂剧在内容上十分多元丰富,往往以反映民生疾苦为主,演绎出活泼生动的民间生活世界。在结构上,元杂剧表现为“四折一楔子”,《救风尘》就是典型的四折杂剧。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他们也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流派杂剧的创作成就。元杂剧的代表作包括《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关汉卿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他擅长写作悲剧,《窦娥冤》就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救风尘》恰恰是一个例外,也是关汉卿作品中悲剧性最少的一部。

元杂剧的叙事与文学魅力

从现存的剧本可以看出,元杂剧的创作已经趋于成熟,是十分精致的文艺创作。首先,元杂剧在内容上征用了大量在民间流传已久的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在素材的来源上十分广泛。其次,元杂剧角色被分为旦、末、净、杂,这些角色之间分工明确,并被予以高度象征化和艺术化的表现。最后,元杂剧的文辞非常优美,继承了唐诗宋词的抒情性,同时又予以通俗化的表现,通过唱和说白结合的方式推进叙事,“曲白相生”之间将作者的情感倾注其中。

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唱即歌唱,除由一个脚色从头唱到底外,还有脚色不变,主唱人物可换,这叫做改扮或倒扮,约占1/3。一人主唱可集中力量刻画主要人物,使之。

例如,《梦华录》的原著关汉卿的《救风尘》中,主要讲述的是赵盼儿救宋引章的故事:汴梁歌姬宋引章被富家子弟周舍所引诱,轻信并嫁给了周舍,婚后遭周舍折辱和殴打。她写信给姐妹赵盼儿求救,赵盼儿施加巧计,以自身为引,从周舍手中骗得休书,成功救出宋引章。

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曲词以一人主唱的形式进行。宾白就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

杂剧中的赵盼儿聪慧而机智,体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同时故事的编织围绕着“救”展开,高度集中的情节编织体现了强烈的戏剧张力。而电视剧的改编正是以此情节为引子进行展开,将故事人物和情节扩充,讲述赵盼儿、宋引章和孙三娘这三个平凡女人进东京开茶坊创业的故事。

元曲的杂剧剧本包括什么

可以说,《救风尘》的原著为《梦华录》的改编提供了良好的叙事资源和文学基础。

文人融入元杂剧创作

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白、科三部分。全剧一般由主要演员一人来唱,其他角色有白无唱。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故剧本分“旦本”或“末本”。元杂剧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末,多扮演中年。

元曲的杂剧剧本包括什么

不过,颇有反讽意味的是,元杂剧的兴盛与元代文人地位的下降相关。元代朝廷并不重视文人的作用,让读书人处在“九儒十丐”的地位,这使得文人的身份和地位下降,他们不再像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一样属于处在社会上层的精英阶层。同时,由于元代一直没有恢复科举制度,这使得大量文人缺少了“学而优则仕”的上升空间,只能下沉到民间社会中,这使得元代文人与民众的关系异常密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满腹才情的文人沦落都市,与民间艺人相结合,为勾栏瓦肆写作杂剧和唱词等,而他们的有机参与对提升杂剧的艺术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

于是像关汉卿这样的剧作家脱颖而出。他一方面十分熟悉和了解民间社会和民众生活,能够将素材加工整理为成熟的叙事作品;另一方面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将文人的文学才华贯穿到创作中。因此,元杂剧的创作格外兴盛,成为中国历史上戏剧发展的高峰。

上一篇 2023年04月23 13:01
下一篇 2023年05月11 15:16

相关推荐

  • 拨云见日下一句,终有拨云见日时

    见证了“拨云见日”,感恩寂仁法师。仙居寺始建于唐代,据传由清漾人毛端所建。宋仁宗曾赐匾额“仙居寺”。宋至和二年(1055),云隐和尚募金重建。南宋初年,清漾进士毛璿重修。明隆庆元年(1567),刑部尚

    2023年04月17 279
  • 陆游的诗句有哪些,陆游小学古诗8首

    他是历史上最知名的爱国诗人。他是文学史上留传诗作最多的诗人。他一生,都在国家而忧伤。他是陆游。梁启超曾赋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用他的一腔爱国热情,用

    2023年05月27 240
  • 元曲精品100例,元曲100首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0 241
  • 折花逢驿使的下一句是什么,折花逢意识后面一句是什么

    陆凯,南朝宋诗人。字智君,代人。曾任正平太守。与范晔友善,尝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晔,并赠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人因以“一枝春”为梅花代称,并作词牌名,折花逢意识后面一

    2023年05月08 290
  • 天净沙秋是一首元曲对吗,天净沙秋思是不是元曲

    ◎淑章谈古诗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致远是他的字,号东篱,不知他的名叫什么。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也有人

    2023年04月12 216
  • 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是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搞笑下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搞笑下句,谈到北宋,名耀史册的三苏父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各式各样的人物逐一浮现在记忆中。但大多都是仕途失意之人,即使官拜太师的苏辙,除了

    2023年04月22 253
  • 你是人间四月天上一句,林徽因诗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

    2023年06月03 313
  • 形容暗恋的诗句,高级隐藏式表白

    最理性的暗恋就是,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深情而不纠缠。我喜欢你,无关风月。我愿你好,即使后来你与我全然无关。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含蓄的表达暗恋的诗词名句,高级隐藏式表白,一起来看一下吧。,1、千金纵买相如

    2023年06月05 291
  • 描写菊的诗句,描写菊的诗句托物言志

    九月,秋风起!有些菊花已经开始盛开,那一簇簇红的、黄的、紫色的菊花,昂首怒放。菊花向来以他的高风亮节、坚贞挺拔为文人骚客所喜爱。不恨开时晚自知能傲霜,古诗词里的菊花,唯美了整个秋天!忆福州旧居菊花宋-

    2023年05月08 266
  • 元曲中形容花园的句子,形容自家花园美的句子

    一枝花·春日送别【元】刘庭信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清江引·春思【元】张可久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8、桃花月下

    2023年04月18 276
  • 离骚是宋词还是元曲,除了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什么

    ​荷塘都说是娇情的女色高洁而娴雅质丽且艳妆引历代墨客骚词颠连招多少游人目光徜徉微风轻摇荷叶带露是靓女咬唇的微笑吗妩媚里温存昨夜的芬芳花儿含情几分羞涩,几分凝重是期肦情人的心旌吗星光月影猜透心底的浅唱此

    2023年04月12 299
  • 海棠花的经典诗句,又到一年花开时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又到一年花开时,明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

    2023年05月09 29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