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元曲《殿前欢·吊屈原》心情是激荡的,是不能平复的,总想书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但又迟迟落不了笔,主要是不知从何说起而已。屈原,当我们看到这两个字,脑海中不由得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早已定义了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的由来则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自沉汨罗江的悲天怜人,充满家国情怀的三闾大夫,端午吃棕子的习俗也是与这位道德高士有关,是人们为了保护这位沉江的屈原不被江中鱼类的侵害而投放的一种食品,由此演变而来的一种我们传统的民间小吃。历史上没有哪位名人能有这样的尊荣,一个节日、一个美食、一个受到千百年来人们爱戴的历史人物,屈原是唯一的,唯一是屈原。
纪念和凭吊屈原的各类文章,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爱国情怀,而贯元石的这首小令,却别出新意,读完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我觉得,该曲用词精当,朴实中带有几分诙谐,点心醉,甚至于带点调侃,一种敬仰之情,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这句诗所表达的是作者忧民忧国的伟大情怀。出处:《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释义:国家兴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难;国家灭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难。原文: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
这首小令尊敬的读者你读出了什么?我们读出的是作者对屈原这位爱国主义的诗人给予的高度评价,和对他赤胆忠心却惨遭迫害的悲惨命运的愤懑不平,曲中基调故作旷达,带些恢谐,正是通过这样长歌当哭的非同寻常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难心言状的心酸与不平,在我们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样的一种带泪的笑,是一种比哭还让人心酸的哭,是一种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哭。
楚怀王昏庸不察,屈原遭受小人诬陷,最后走投无路,自沉汨罗。现在网上对于屈原自杀的原因有些不同的声音,说是由于屈原的性取向原因,因“单恋”楚怀王不得而自沉汨罗,我想这种说法目前没有可靠的史实材料作为依据,对此不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不敢说这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博人眼球而捏造出的谎言,但其码事实依据是不充分的。
我认为楚怀王背信弃义对屈原的爱国的政治主张相背离,他的政治主张不能得到落实,他洁身自好、至善至美的行事不能进行下去时,屈原,我们可爱的屈子,他纯洁而无暇的心性使他不能面对这样的失败,他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是一个有着自己行为准则的人,他在失败时不能沉默、不能隐忍、不能迂回、不能无动于衷。他呼喊着,奋争着,叫屈着、指责着,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和蔑视。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与他们剑拨弩张势不两立,面对那污浊的社会和官场,为了保持自己的皎皎之白,他不得不投汨罗江,以此来保持着自己的品行和理想的纯洁。
这句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屈原不死,屈子不死。
这位毕业于中华艺术大学、受左联影响颇深、满怀爱国主义情怀的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来抵抗侵略者对祖国尊严的践踏:作为画家,不再参加任何与政治活动有关的展览,不再依托官方或媒体兴办任何形式的展览。作为社交界的名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