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曲四大家中,白朴远没有关汉卿和马致远那么有名,他的作品虽然经典,但是知道的人也不多。《梧桐雨》和《墙头马上》,这一悲一喜两部喜剧,艺术成就非常之高,奠定了他元曲四大家的坚实地位。
他生活在金末元初,自称是亡国遗民,白朴的元曲代表作,在江湖之间过着寄情山水、风花雪月的浪荡生活,四处游玩的他甚至到最后不知所踪。
他生活在金末元初,自称是亡国遗民,在江湖之间过着寄情山水、风花雪月的浪荡生活,四处游玩的他甚至到最后不知所踪。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种类,而白朴也在元杂剧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代表作品有《唐明皇。
白朴的父亲是金朝的一个大官,官至枢密院判;其仲父曾出任地方县令,叔父在当时则是个有很大诗名的诗人。
边塞诗人岑参简介 岑参是怎么死的? ← 目录列表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简介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三人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大约生活在公元1226年到公元1306年间,世家出生,原名白恒,字仁甫,。
这样的家庭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典型的名门,白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前途无量的。
白朴出生时,金朝的南京汴梁就已经陷入了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而他的父亲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根本无暇顾及刚刚出生的白朴。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金哀宗天兴元年,面对着蒙古军越来越猛烈的进攻,金哀宗决定弃城难逃,前往归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时任枢密院判的白华顾不得照顾妻子和儿女,只身跟随金哀宗仓促渡河,逃到归德,白朴母子就被留在了汴京城。
次年三月,汴京城被蒙古军攻破,兵荒马乱之际白朴母子失散。而此时白家的世交元好问恰好遇到了白朴,就收留了白朴和他的姐姐,并悉心照顾,使白朴在乱兵和饥荒之中捡回了一条性命,也为中国的戏剧拯救了一个不朽的生命。
白朴一生最恨蒙古军的恶行,他写了大量的诗歌以抒发自己对蒙古军的憎恨之感,这也是白朴不为官的理由。白朴决定寄情于山水之间,白朴一生行走在祖国的山河之中,他以景观为创作基点,写了大量的诗歌、小令、元曲等作品。《梧。
在金朝灭亡之后,白朴的父亲白华就投靠了宋朝,后来又改投元朝,住在真定。在白朴12岁时,元好问路过真定之时,就把白朴姐弟归还给了白华,一家团聚,格外激动,从此白朴也就随父亲定居在了真定。
此间,白朴按照父亲的要求,日日写诗作赋,苦读诗书,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而在此前,经过元好问的悉心教导,白朴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加上他的天资聪颖,他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而元好问在真定之时也时常指导着白朴的学业。白朴其实并不喜欢那些四书五经,他对诗词律赋却极为喜欢,很快就以能诗善赋享誉周边。
然而,白朴因为生长于乱世之中,他从小的心灵就遭到了很大的伤害。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蒙古军造成的。
他亲历了蒙古军的残掠暴行,心里对蒙古统治者则厌恶与日俱增。他的父亲白华虽然投降了元朝,但是白朴内心深处却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元朝的子民。
可是在家里并没有待多长时间,白朴就又南下游玩,来往于九江和洞庭之间,直到55岁时,在金陵城定居了下来。
此后,由于真定家中的妻子去世,白朴返回过真定一次,不久之后便又返回金陵,从此再没有回过真定。他一直在江南的杭州、苏州、扬州一带游历。
直到白朴81岁时,仍然在扬州游历,此后便再也没有了踪迹,是生是死,下落何处,我们一概不知,白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