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所说的元曲指,一般所说的元曲就是指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一般所说的元曲就是指,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元·赵孟頫《窠木竹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一般所说的元曲就是指,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 元 · 赵孟頫《窠木竹石图》

元曲之佳,贵在朴实自然。

元曲是指元杂剧和元散曲一起的合称。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这是一种。

于辞藻本色中,蕴世态酣畅。

元代文学,从1234年蒙古灭金。

统一北方,至1368年元朝灭亡。

历时134年。

蒙古的铁骑,未能踏碎文人的乡梦。

儒生之不幸,反成就了曲剧的繁荣。

00 元好问

| 元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

【元】元好问

绿叶阴浓。

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

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

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

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他擅作诗、文、词、曲。

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

其"丧乱诗"尤为有名;

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

可与两宋名家媲美;

其散曲虽传世不多。

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01 初期:关汉卿

| 元 · 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

《感天动地窦娥冤》(节选)

【元】关汉卿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双调·沉醉东风】《送别》

【元】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前程万里。

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月缺花残。

为则为俏冤家,害则害谁曾惯。

瘦则瘦不似今番。

恨则恨孤帏绣衾寒。

怕则怕黄昏到晚。

【大德歌】《四季》(节选)

【元】关汉卿

【春】子规啼,不如归。

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夏】俏冤家,在天涯。

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

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秋】风飘飘,雨潇潇。

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

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

【冬】雪纷纷,掩重门。

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

香闺里冷落谁瞅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

《析津志》说他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序》说他

“躬践排场,面敷粉墨。

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关汉卿生性倜傥,博学能文。

而且为人幽默,聪慧冠绝一时。

他曾在太医院做医生。

元曲在元代被称“乐府”,“新乐府”,“北乐府”。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明初朱有炖的《城斋乐府》。

由金入元后。

到戏剧繁荣的杭州客居。

作《一枝花·杭州景》。

留有句子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由于性喜自由,常流连勾栏瓦舍。

与倡优之辈往来密切。

为一代梨园之领袖。

关汉卿塑造的

“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

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

被誉“曲家圣人”,简称“曲圣”。

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

享有 “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

02 初期:石君宝

| 元 ·张中 《 枯荷鸳鸯图》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元】石君宝

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黄昏。

【混江龙】

东君堪羡,买春光满地撒榆钱。

你看那王孙蹴鞠,仕女秋千。

画屧踏残红杏雨,绛裙拂散绿杨烟。

我逐朝席上,每日尊前。

可临郊外,乍到城边。

据此景好着人无意相留恋。

词云:

郑元和风流学士,李亚仙绝代婵娟。

曲池前偶逢情赏,杏园后益显心坚。

早遂了跳龙门桂枝高折。

空余下莲花落乐府流传。

石君宝以家庭、爱情剧见长。

著有杂剧10种,现仅存3种:

《鲁大夫秋胡戏妻》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诸宫调风月紫云亭》

部部皆是上乘之作。

《秋胡戏妻》是石君宝代表作。

故事本出自刘向《列女传》。

但作了很大改造。

写军户秋胡新婚三天,即被迫从军。

其妻梅英采桑度日。

奉养公婆,抗拒诱惑,坚不改嫁。

10年后,秋胡作官返乡路经桑园。

调戏已不相识的妻子。

被梅英痛加斥责。梅英回家后。

得知此人即是丈夫秋胡。

立即要求离异,宁肯长街讨饭。

也不屑一顾冠帔官诰。

由于婆婆说情,并以死相挟。

她才勉强认了秋胡。

《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罗浮梅雪”。

03 初期:白朴

| 元 · 钱选《扶醉图》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节选)

【元】白朴

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

他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

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

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

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

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

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

今日梦境相寻,又被他惊觉了。

《裴少俊墙头马上》(节选)

【元】白朴

【混江龙】

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

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

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

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

【寄生草】

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飞。

人和柳浑相类,花心吹得人心碎。

柳眉不转蛾眉系。

为甚西园陡恁景狼籍?

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

与关汉卿相比。

白朴的生活圈子比较局限。

他不可能从社会下层提炼素材。

写出像关汉卿那样

感天动地的《窦娥冤》。

然而,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

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

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

又是关汉卿所不及的。

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

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他擅写词曲,寄情高远,笔调严谨。

清丽朴素却不失文采。

满心志向皆入曲。

多成傲世之作,为后人传颂。

04 初期:王实甫

|《西厢记》插图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节选)

【元】王实甫

【仙吕·赏花时】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

门掩重关萧寺中;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无语怨东风。

【混江龙】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

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

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

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

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

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

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王实甫活跃于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

是杂居的鼎盛时期,他的生平记载不详。

似曾为官,与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

为梨园常客。

醉心“风月营”和“翠红乡”。

熟悉才子佳人式的风韵格调。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三种:

《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

《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

悲欢离合的故事。

亦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

他的作品《西厢记》

被誉为“杂剧之冠”。

共有五本二十折。

每本之间都有情节的起承转合。

丰富了艺术力和戏剧性。

并在强烈的情感中。

表达了对人性本善和自由的炽热渴望。

05 初期:马致远

| 元 · 颜辉《李仙像》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节选)

【元】马致远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

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

近椒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

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不量思!

马致远乃梨园名士。

有“曲状元”的美誉。

他的散曲,亦雅亦俗。

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备受推崇。

杂剧中融入对时代的感悟。

以古托今,伤时局,叹命运。

但往往劝人超然物外。

寻求生命的升华。

是四大家中比较洒脱的一位。

马致远在杂剧创作上

擅长用叹世超世的形式,虚掩其外。

而愤世抗世的内容,则深寓其中。

虽其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

但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

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

“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

"姓名香贯满梨园"。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

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

二是语言艺术的高超。

06 中期:张可久

| 元 ·赵孟頫 《 幽篁戴胜图》

【黄钟·人月圆】《春晚次韵》

【元】张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蟾宫曲】《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

【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

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字小山,是元后期的散曲大家。

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

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

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

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

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

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李开仙评价他

“瑶天笙鹤,不食烟火气”。

07 中期:郑光祖

| 元 ·赵雍 《 人马图》

《迷青琐倩女离魂》(节选)

【元】郑光祖

【醉春风】

空服遍?面眩药不能痊。

知他这腌臜病何日起。

要好时直等的见他时。

也只为这症候因他上得、得。

一会家缥缈呵忘了魂灵。

一会家精细呵使着躯壳。

一会家混沌呵不知天地。

【迎仙客】

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

春归也奄然人未归。

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

我则道相隔著数万里。

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正宫】《塞鸿秋》(节选)

【元】郑光祖

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

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

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

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

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

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

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

王国维曾评价:

“此种词为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

清人梁廷柟在《曲话》中称赞

此剧曲辞是"灵心慧舌,其妙无对"。

这一作品中的"离魂"情节。

对明人汤显祖的传奇《牡丹亭》

也有一定影响。

08 中期:姚燧

| 元·刘贯道《消夏图》

【中吕·醉高歌】

《感怀》(节选)

【元】姚燧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

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十年书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

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

【元】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姚燧字端甫,号牧庵

他的父亲为忽必烈幕府。

元代最早的汉儒大士。

受到家庭影响。

姚燧十三岁拜理学家许衡为师。

终生学养深厚,官运亨通。

姚燧散曲内容主要写男女风情。

风格以风流蕴藉为主。

反映着他风流洒脱的个性。

可以其一组小令为代表。

〔越调〕《凭阑人》

语言浅白,笔致流畅,富有情趣。

最为人熟悉的小令莫过于

〔越调〕《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他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

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09 末期:张养浩

| 元 ·任仁发《 张果老见明皇图》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元】张养浩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

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

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

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

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张养浩出生于富裕之家。

少有才学,作《白云楼赋》。

被地方官赏识,入仕为东平学正。

他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

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

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

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

并称为"三俊"。

他的散曲文风豪放。

气势恢弘,感情沉郁。

多以济世爱民为题材。

襟怀高远,寓意深刻。

一般所说的元曲指

赋闲期间,他纵情诗酒。

寄傲林泉,目之所及,皆成文章。

留下很多清丽自然的篇幅。

10 纪君祥

| 元 ·吴镇《 墨竹谱》

《冤报冤赵氏孤儿》(节选)

【元】纪君祥

【仙吕·赏花时】

枉了我报主的忠良一旦休。

只他那蠹国的奸臣权在手;

他平白地使机谋,将俺云阳市斩首。

兀的是出气力的下场头。

【煞尾】

凭着赵家枝叶千年永。

晋国山河百二雄。

显耀英材统军众,威压诸邦尽伏拱;

遍拜公卿诉苦衷。

提起冤仇泪如涌,要请甚旗牌下九重。

早拿出奸臣帅府中,断首分骸祭祖宗。

九族全诛不宽纵。

恁时节才不负你冒死存孤报主公。

诗云:

甘将自己亲生子,偷换他家赵氏孤;

这本程婴义分应该得。

只可惜遗累公孙老大夫。

纪君祥生平无考。

一般所说的元曲指

只知他与李寿卿、郑廷玉为同时代人。

其代表作《赵氏孤儿》

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同一题材的作品。

还有南戏《赵氏孤儿记》

及其后的明代传奇《八义记》

和清代地方戏的《八义图》等。

《赵氏孤儿》的轰动是元曲最后的辉煌。

公元1367年,朱元璋领导起义军北伐。

次年攻陷大都,元顺帝北遁。

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结束了统治。

起自金元之际,兴于瓦舍勾栏的元曲。

有书生意气,有世态人情。

随斗转星移,家国梦醒。

它的余音仍凌空绕梁。

历数百年而回响不绝。

元曲小知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散曲释名:

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文献,是明代朱有墩《诚斋乐府》,此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不包括套数。

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进来。

20世纪以来的学者的论文,把小令、套数都看作散曲。散曲作为文体概念做终被确定下来。

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11:03
下一篇 2023年05月26 12:59

相关推荐

  •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下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

    2023年05月29 287
  • 形容女生好看的诗句,夸女人漂亮的经典诗词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3、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4、委委伦陀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5、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6、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

    2023年04月16 241
  • 俯首江左有梅郎全诗,江左有梅郎上一句

    ①《闲逸》(现代)佚名光影碧于天,云深不知闲。梦栖诗画里,心泊山水间。②《琅琊榜》第一次动情是那一身素衣长袍的江湖来客凝然立于庄严肃穆的靖王府门前,失神的一刻,十二年的时光交叠。江山似乎还是那个江山,

    2023年04月11 257
  • 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含有比喻手法的诗句100个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呢?走过公园、走在路边,总有树叶飘荡而下,掉在地上,积成一片黄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拉了拉衣服,才恍然感觉,秋天真的来了。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真是这么回事。落

    2023年05月19 273
  • 元曲的意识形式,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9 268
  • 关于写字的诗句,关于认真写字的诗句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1.描写书法的诗句1、《书》唐代:李峤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

    2023年05月09 299
  • 描写环境荒凉的诗句,形容环境十分荒凉的诗句

    人世间总有太多悲凉的事情,阴阳永隔,天各一方,知己零散、时光匆匆,都让人无奈感伤,在诗人的笔下,这些悲伤更显得无奈悲戚。《桂殿秋·思往事》【清】朱彝尊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

    2023年05月29 215
  • 初中元曲赏析必赏篇目,初中背诵篇目50篇

    “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有没有诀窍?答案只有一个:阅读。为此,老师将国内100余所名校的必读和选读书单进行了综合整理,选出70本优秀图书,并对每一本图书做了简要推介。其中中学部分来自人大附中、湖北黄冈中学

    2023年04月16 307
  • 清风明月本无价下一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无数座巍峨耸立的山峰,值得去游玩一番。清风明月本无价后面是远水近山皆有情,这是苏州沧浪亭的对联。上联集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

    2023年05月13 262
  • 形容茶的诗句,有意境的茶诗句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两者相遇,有意境的茶诗句,造就了最美的茶诗词,既能爽口,更能安心。让我们放下纷纷扰扰的一切,静静地品一杯茶。《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2023年05月18 278
  • 春天疫情诗句,描写春天战胜疫情的诗句

    文/辉叔(许日辉)(一)突来瘟疫楚荆寒。八路天兵坐不安。命派雷神消毒祸。子春还我众民欢。(二)举国军民斗疫魔。白衣天使主沉疴。晴川滴翠迎红日。1、春天与我两相知。雪花飘飘为春落,梅红梅白迎春意。春寒料

    2023年05月21 255
  • 雪山的诗句,描写雪山美景的诗句

    一场大雪,漫天皆白,描写雪山美景的诗句,把天地之间点缀得如童话世界般梦幻。纷纷扬扬的雪花,为萧瑟的冬日,增添了一缕浪漫情调。一场大雪美如画,十二首雪景的诗词,欣赏诗人笔下的绝美雪景!题雪景宋-曹勋雪满

    2023年05月13 26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