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陪伴细雨
落花化作春泥
氤氲的大地上
新绿由幕后走到台前
暮春已至
万物生长
落英缤纷,扑面而来
今日22时45分
我们将迎来
谷雨
“谷雨三朝看牡丹”
谷雨前后
正是牡丹开放的重要时段
民间又称牡丹花为“谷雨花”
国色天香绝世姿
开逢谷雨得春迟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句在中国流行了千百年的话,我是相信的,我是承认的。但是,我以前从没有意识到,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自己并没有完全了解。
牡丹,我看得多了。
在我的故乡,我看到过。在北京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法源寺和颐和园,我也看到过。牡丹花朵之大、之美,花色品种之多,确实使我惊诧不已。我觉得,唐人咏牡丹的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约略可以概括。牡丹被尊为花中之王,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什么叫“国色”?什么又叫“天香”,我的理解介乎明暗之间。
今年四月中旬,应洛阳北京大学校友会的邀请,我第一次到了洛阳这座“牡丹之城”。此时正是洛阳牡丹花会举行期间。今年因为气候偏冷,我们初到的第一天,连大马路旁开得最早的“洛阳红”,都没有全开放。
焉知天公作美,到了第二天竟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仿佛那一位大名鼎鼎的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又突然降临人间,下诏牡丹在一夜之间必须开放,不但“洛阳红”开得火红火红,连公园里那些比较名贵的品种也都从梦中醒来一般,打起精神,迎着朝阳,一一开放。
我们当然都不禁狂喜。在感谢天公之余,在忙着参观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和龙门石窟之余,挤出了早晨的时间,来到了牡丹最集中的地方王城公园,欣赏“甲天下”的洛阳牡丹。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洛阳牡丹原来是这个样子呀!
光看花名,就是几十上百种,个个美妙非凡,诗意盎然,我记也记不住。花的形体和颜色也各不相同。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目迷五色。我想到神话里面的百花仙子,我想到《聊斋志异》里面的变成美女的牡丹花神,一时搔首无言,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18、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19、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20、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诗句3 1、勃兴连谷雨。——宋·高荷《句》 2、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昨天夜里,我想到今天要来看牡丹,想了半天,把我脑海里积累了几十年的词藻宝库,翻箱倒柜,穷搜苦索,想今天面对洛阳牡丹大展文才,把牡丹好好地描绘一番。我真希望我的笔能够生花,产生奇迹,写出一篇名文,使天下震惊。
然而,到了此时此地,四月清明和谷雨的下一句,面对着迎风怒放的牡丹,却一点词儿也没有了,我的“才”耗尽了,一点儿也挤不出来了。我想,坐对这样的牡丹,对画家来说,名花的意态是画不出来的;对摄影家来说,是照不出来的;对作家来说,是写不出来的。我什么家都不是,更是手足无所措了。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有一段话: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我对牡丹花真是一往情深。我觉得,值此时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喊上几声:“奈何!奈何!”
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在林林总总全世界的无数民族中,造物主——假如真有这么一个玩意儿的话——独独垂青于我们中华民族,把牡丹这一种奇特而无与伦比的名花创造在神州大地上,洛阳人和全中国的人难道不应该感到骄傲、感到幸福吗?
在王城公园里拥拥挤挤围观牡丹的千万人中,有中国人,其中包括洛阳人,也有外国人,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兴奋幸福的神情,看来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牡丹也是如此。
我觉得,我现在方才了解了“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
诗
上联:谷雨清明春正好 下联:寒露霜降秋已残
话
谷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咏谷雨古诗词2 一、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 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二、《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
雨
七言诗
郑板桥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暮春时节,这一天,没有风也没有雨,天气晴好,翠竹一节一节的生长得正好。诗人最喜欢夜晚时,友人来了,泡上一壶松萝茶。看竹子的新叶,看远处的山峦,清明谷雨时节,如此安好。 春日,一个友人,一杯新。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春雨惊春清谷天的下一句是:夏满芒夏暑相连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花开 雨水来淋 惊蛰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满灌水 芒种看。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
浣溪沙
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
一年弹指又春归。
------------------------------
译文:谷雨时节,绿水满池,繁华装饰了树林,柳絮飞舞。走过湿滑的苔藓,转过射鸭廊,在低矮的栏杆边欣赏暮春时才绽放的花朵。弹指一挥间,春天又要过去了。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期盼下一个春天
歌尽桃花扇底风
你仍在身旁
让我们怀揣着对春天的热爱
迎接盛夏光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