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
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音乐部分亦有宫调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一支元曲,百种情思,纵使已过千年,依然让人刻骨铭心。
中国邮政于2014年12月1日发行《元曲》特种邮票一套六枚,元曲被称为什么和什么,分别表现元杂剧《窦娥冤》(关汉卿)、元杂剧《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倩女离魂》(郑光祖)、元杂剧《墙头马上》(白朴)、元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散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一、特点
1、被评为2014年优秀邮票。2、属于“古文学体裁”系列、“国学”系列第三套邮票。
4、画面设计使用古版画,还原元曲的本质。
设计形式典雅而大方,有着传统中国画的装裱意韵,彷如六幅绢本淡彩中轴条幅,天头宽、地头窄,天头题写的文字和画面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将中国风的传统形式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元曲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5、采用雕刻缩微文字工艺将元曲全文印制在邮票周边,借助专用点读笔点触邮票,可欣赏到元曲词曲的音频(音源提供:中国唱片总公司)。扫描二维码,可欣赏元曲词曲音频。
元曲又称词余、乐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元曲虽有固定格格式,但并不生硬死板,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
6、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二、欣赏
三、详情
(6-1)T秋思 80分 1150万枚
定义 元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
(6-2)T潼关怀古 1.20元 1150万枚
(6-3)T窦娥冤 1.20元 1150万枚
(6-4)T墙头马上 1.20元 1150万枚
(6-5)T赵氏孤儿 1.50元 1150万枚
(6-6)T倩女离魂 3.00元 1150万枚
全套面值12.00元
邮票规格30×50毫米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3、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齿孔度数13.5度
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整张枚数6枚(一套)
整张规格135×220毫米
版别胶雕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 萧玉田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版张边饰设计者 夏竞秋
本文为驿路荟萃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柯汝,历史专业本科(史学学士)、法律本科、民商法研究生毕业。
自幼酷爱集邮,历经风雨痴心不改。
多年潜心学习文化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将偶得付诸邮票研究,以独到之视角解读邮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