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长相思是谁写的,长相思是谁写的是哪个朝代谁写的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语语言的韵律美。同是格律,词宽于诗,曲宽于词,应该是有共识的。本文就词曲的格律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1.词始于唐代或更早。清人毛先舒谓:“填词缘起于六朝,显于唐,盛于宋,微于金元。”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词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词脱胎于诗,就是长短句的诗,但它最早产生于民间,词是可以“唱”的。现在多认为李白的《菩萨蛮》是最早的词。实际上,《竹枝词》的产生远早于李白。劳动者在田野里一边干活,一边随口哼唱着“口唱山歌手插秧”之类的“自来腔”。这种形式感动了文化人(城市人),于是,他们也学着寻这种乐子,“词”便应运而生。

词牌是什么?词牌是演唱曲调的代号,很多源于古乐府。慢慢地加入了文人的创作。李白看见西域过来的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唱歌跳舞,便写下一首可以演唱的“长短句”,起了个名字叫《菩萨蛮》。所以,那时的诗人是把“词”称作“诗余”的。词牌只是作为曲调的代号,便于传颂记忆。词的内容与“词牌”毫无关系。也许正是李白创造性的劳动,于格律诗之外肇开了“长短句”的一代新风。到了中晚唐时期,词的创作已经流传甚广。

赵宋兴替李唐,文化人面对唐诗的高峰无法逾越,就另找幽径,出现了“以学问为诗”的现象。北宋文人的诗,特别是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追求“无一字无出处”,在形象化、生动性上和唐诗的风格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由此而全面否定宋诗的成就,说“宋人不懂得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则不免片面。南宋的江湖诗派诗人写了那么多优秀的田园诗、悯农诗,其影响是跨时代的。但他们不可能不受到“词”的冲击,他们也写“词”。同一个人写的诗和词完全是两副面孔。在诗中,他们说文论道;而在词中,他们才是有血有肉的“人”。那“长短句”中的情爱、幽思、闺情、哀怨、叹息、相思……都是真真切切、非常感人的,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陈与义等。

词这种文学形式显于唐而盛于宋是有根据的。五代时期,词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花间词》收集了18位作者,74个词牌,500多首词作。到了宋代则词家辈出,从宋初的范仲淹、张先、宋祁到苏轼、王安石、晏殊、晏几道、周邦彦、贺铸,再到南宋的陆游、辛弃疾、范成大、陈与义、姜白石、吴文英、张炎……都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词章。宋词的数量是难以精确统计的。《全宋词》收录的作者有1400余家,20800余首。这当然还远不是宋人的全部词作。

2.唐、宋二代并无词韵专著。宋代大大小小的词作者随心所欲地用他们的创作拓展着词的领域。至于“词牌”的确定大致有几种情况:

一是乐府中的古曲。中国古代音乐因为没有记谱方法,完全靠乐工心传口授才得以流传。唐代《教坊曲》保存了322支乐曲的题名,宫廷乐师有一种简单的符号犹如天书,谁也看不懂,长相思是谁写的是哪个朝代谁写的,必须带腔传授方能哼唱(后来的“工尺谱”也是这样,不带腔传授是读不下来的)。所以,教坊的古曲有牌无曲,只有很少的部分保存在民间乐工的心里。比如《乌夜啼》《昭君怨》《梅花引》《长相思》等。是宋人用乐工熟悉的乐曲填新词演唱,广为流传后遂成词牌。

二是前人的名篇名句填上新词演唱,敷衍成词牌新作,如《如梦令》(唐庄宗)、《诉衷情》(韦庄)、《更漏子》(温庭筠)、《忆秦娥》(李白)、《虞美人》(项羽) 等等。这些词牌的曲调实际上还是当时的乐工谱写的。

三是词坛“大腕”自己创制新词,自命词牌。如秦观的《醉乡春》、晏几道的《与团圆》、黄山谷的《瑶池燕》《望江东》、姜白石的《暗香》《疏影》等。他们写好新词,自命词牌,找有能耐的乐工谱上乐曲,到茶楼酒肆演唱。如果受到欢迎,其他词人就会用这个词牌的曲谱去“填词”,这个词牌就定型了。这种创作方式拓展开来以后,词牌就在流传中不断地丰富起来。

上述四条就是“宋词四律”,其他好像倒没有什么“词律”的束缚。当时很多词牌被“摊破”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大概就是宋代词人的创作规则。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经济上破坏空前,文化人从整体上陷入悲惨的境地,前朝非常吃香的文学形式不被统治阶级待见。在元代,诗界凋零,诗人留下痕迹的仅元好问与党怀英。他们其实都是由金入元的,而且入元不仕方能硕果仅存。于是,高雅的文学形式萎缩殆尽,文学之河迅速流向通俗的艺术形式,与民间的娱乐活动结合,变成一种演唱的文娱活动,这便是“元曲”。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杂剧”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化而来,在元代到达它的鼎盛时期,产生了王实甫、关汉卿、汤显祖这些伟大的作家,也产生了《西厢记》《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等伟大的戏曲作品。这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兹不赘述。本文仅止于散曲。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

散曲双分为“北曲”和“南曲”。北曲起源较早,金代时就在北方流行,它无疑产生于民间。请看看这些散曲的牌子吧:《耍孩儿》《四块玉》《寄生草》《山坡羊》《白鹤子》《七兄弟》《端正好》《斗鹌鹑》……不是捆高粱秆儿、扒马粪蛋儿的主,能想出这些透着泥土香味儿的牌曲名字吗?这些初始于民间的曲子,受到文人的青睐,便融进了新的内容,在市民阶层得以广泛流传。

《长相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

元曲长相思是谁写的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据唐主璋先生统计,元人小令的牌曲有112支;《全金元词》收集的词作有3853首(一说有4300余首),至于元人小令的格律也是唐先生的研究成果。他的《元人小令格律》是近代的出版物。

桐华,女,青年作家,网络连载时用的笔名是张小三。生于陕西,毕业于北大。文坛新言情小说“四小天后”之一,被封为燃情天后,赞其文笔为“平淡入笔逐层深入戳人心痛,她的爱情会燃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从。

元代的作者在格律上不甚讲究。如果再深入到杂剧中认真比较一下“套曲”就会发现:同是一支《普天乐》,关汉卿写的和卢挚、滕斌、鲜于必仁、张养浩、赵善庆、张可久、徐再思、王仲元、张鸣善写的在“格律”上都不完全一致,甚至同一人写的(如鲜于必仁),这一支和那一支也有差异。这还不足以说明元人创作牌曲是高度自由的吗?

4.今天,诗词爱好者大都爱写宋词,也爱写点元曲。特别是赵朴老的《某公三哭》之后,很多业余作者都喜欢元曲那种宽松、潇洒又略带幽默感的形式,极愿一试。这原是大好事。但由于某些因素的误导,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其中之一就是死抠“格律”。一些非主流的“评奖”“教学”中就出现过个别自以为是的“权威人士”用“不符格律”指责业余作者的作品。他们不知道,元人在创作时是没有什么“格律”束缚的。还有一些诗词爱好者也会在自己创作元曲的题目前注上“南吕”“中吕”等字样,但“中吕”“南吕”是什么他并不清楚。

《长相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

“中吕”“南吕”“正宫”“双调”等都是戏曲音乐的术语。当时注明这些术语是说这里要唱一套牌曲。比如“中吕宫”的曲牌联套就有从“粉蝶儿”到“朝天子”十支牌曲。这些与我们今天的写作毫无关系,你写上“中吕”二字有什么意义呢?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17:55
下一篇 2023年05月04 11:22

相关推荐

  • 蝉古诗意思,蝉古诗意思解释简短

    《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

    2023年06月01 214
  • 描写美丽景色的诗句,描写美丽景色的小诗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

    2023年05月18 299
  • 关于燕子的诗句古诗,燕子的古诗20首

    燕子的古诗20首,燕子衔来春风暖!春分过后,燕子从南方飞回,大地一派明媚春景。燕子是常见的候鸟,古人称之为玄鸟,《诗经》里就有“天命玄鸟”的诗句。从古到今,燕子一直被人类所青睐,在历朝历代的诗词和绘画

    2023年04月26 270
  • 以人为本下一句,企业以人为本下一句

    企业以人为本下一句,中原网讯(通讯员吕广学)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则关爱企业,企业善待职工,职工则回报企业。要带着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2023年05月01 255
  • 描写六月的诗句,赞美六月的优美诗句

    转眼间已至中伏,中伏是一年中热力最鼎盛时期。俗语说:“三伏热在中伏。唐代皎然和尚曾有诗曰:“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北宋诗僧惠洪也有诗说:“炎炎三伏过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宋代诗人曾巩在《苦热

    2023年05月30 235
  • 形容朝霞的诗句,赞美日出朝霞的诗句

    《冬韵诗风》五首长相思《迎朝霞鲲鹏展翅九万里》1、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张华《轻薄篇》释义:我们一整夜都畅快的喝酒,灯笼灭了朝霞又起。2、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屈原《远游》释义:

    2023年05月25 224
  • 关于节日的诗句有哪些,节日最佳10首古诗

    节日最佳10首古诗,在我国,有很多从古代就有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形成,也见证了整个民族历史文化沉淀积累的过程。事实上,这些节日很多都有它们比较经典的古诗词,让人不禁感慨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1.春节(

    2023年05月08 226
  • 青山有幸埋忠骨下一句,青山埋忠骨处处埋忠骨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烈士精神,青山埋忠骨处处埋忠骨,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三明支队泰宁大队野外驻训时组织全体指战员来到灵地镇田俊文烈士纪念墓开展“缅怀革命烈士、传承红色基因”纪念活动。山因

    2023年04月26 266
  • 表达无奈的诗句,表达心累又无奈的诗句

    寂寞是一种介于孤独、落寞之间的思绪。当个人离开群体不久后,就会有一种特有状态,表达心累又无奈的诗句,这种状态叫“寂寞”,寂寞是源于心里的一种无奈。寂寞不仅是由于一个人的孤单,更多时候是思念一个人的惆怅

    2023年05月20 298
  • 夏天的诗句古诗,夏天的古诗30首

    仲夏六月,夏天的古诗30首,烈日炎炎,椅席炙手,热不可耐。不妨打开一扇清幽之窗,持一蒲扇,携一躺椅,挑拣一阴凉处,沐着绿阴,听着蝉声,品读诗书,安神定心,在古诗词一起纳凉!12首纳凉的诗词,让你在炎炎

    2023年05月19 270
  • 被冤枉的诗句,含冤最经典的诗句

    诗人填词,有的,是以诗言志;有的,是抒发内心感慨,还有的,是赠酬之作。而宋代有一位才女,她写一首词作,不为自娱,不为言志,只是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字字沉痛,动人心怀!这位才女就是南宋女诗人吴淑姬,这首

    2023年04月19 265
  • 含人的诗句,带人字的诗句飞花令100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二首》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苏轼《西江月》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

    2023年06月01 28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