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在历史地位上一直都是并列的,即便平时我们读元曲读的少。
元曲雅俗共赏,一代代的名家,写下了许多自然酣畅的作品,至今读来,让人回味。
优美的宋词元曲,在唐诗宋词里,春天是绚烂多姿的,在元曲中,春天又有着怎样的旖旎风光呢?时至春日,我们一起到元曲里去寻找美丽的春天吧。
1、《快活三过朝天子·赏春》
1.写景的诗句 要求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 各一个 唐诗:《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宋词:《秋波媚》【宋】陆。
胡祗遹 〔元代〕
梨花白雪飘,杏艳紫霞消。
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
野桥,路迢,一弄儿春光闹。
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
蹇马胃山翁,轻衫乌帽,醉模糊归去好。
杖藜头酒挑,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元散曲中以“赏春”为题材的作品有很多,但把春写得像这样活泼、灿烂,风光如画,尤其景中之人栩栩如在眼前。
而从这人的形象中又隐隐透出仕路坎坷的元代社会现实的作品,更难能可贵。
2、《清江引·春晚》
张可久〔元代〕
平安信来刚半纸,几对鸳鸯字。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
东风草堂飞燕子。
报平安的信传来写的不过半张纸,信中写的只有几对鸳鸯字。花开时节盼望着远行人,玉容消损满怀伤心事,东风漫吹,草堂上空飞燕子。
这首小令文字浅显易懂,在看似平静的描写中暗藏着女子波澜起伏的心事,一个忧愁满怀的思妇形象呼之欲出。
3、《塞鸿秋》
郑光祖 〔元代〕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
1.关于荷花优美的诗句大全 《小池》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
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这春景有如王维的画和杜甫的诗,充满诗情画意。在这美丽的春日,难得相逢,怎能不纵情游赏,痛饮而归?
4、《天净沙·春》
白朴 〔元代〕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全篇写景,不见人影,但却处处有人情,有人踪,仿佛一个游春者在踏青,仔细观赏着春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通过他的视见和感受,作品把春的景象写出来了。
整个画面远景与近景相互映衬,动物与静物相互照应,情与景相交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耐人品味。
5、《阅金经·春》
徐再思 〔元代〕
紫燕寻旧垒,翠鸳栖暖沙。
一处处绿杨堪系马。
他,问前村沽酒家。秋千下,粉墙边红杏花。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2 有美人兮,见。
6、《人月圆·春日次韵》
张可久 〔元代〕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
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
15、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马致远【双调寿一阳一曲山市晴岚】 16、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17、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白朴【中吕一阳。
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
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地上是繁茂的芳草,天上是乱飞的春云,夕阳里我无限愁闷。短亭上宴饮饯别,平展的湖面上停着画舫,垂柳下系着千里骏马。可是曾几何时,一声鸟鸣,一场夜雨,一阵东风,桃花零落了,美丽女子到哪里去了? 只留下紧闭的门扉里满地的落花任我凭吊。
7、《大德歌·春》
关汉卿 〔元代〕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枝头的柳絮飞舞,从南方归来的燕子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如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却勾起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
全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描绘,突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8、《阳春曲·春景》
胡祗遹 〔元代〕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
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回天净沙·春 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这首词描写的场面非常美好,有绿绿的柳树,有红色的殷桃,还有和煦的阳光和微风,靠在栏杆上看远处,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声音。
这三首小令都是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的。作者渲染出一派风和日丽、蝶逐蜂嚷、百花争艳的烂漫春色。
9、《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元代〕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梨花瓣落,春将归去,故云“春事成虚”。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将远去的“人”;同样,“春归何太速”一语,既是对匆匆而尽的“春”的质问,也是对匆匆离去的“人”的埋怨。而最后的“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便由怨而转为幽愤了,亦暗扣了题旨“送别”。
10、《沉醉东风·春情》
卢挚 〔元代〕
残花酿蜂儿蜜脾,细雨和燕子香泥。
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
纵有新诗赠别离,医不可相思病体。
这首散曲首先描绘了春天柳絮纷飞、桃红飘零等景色,看起来,是一番生气的春景图。
可是结尾一句,却一下点明愁绪:纵然有好诗赠别,也医不了这相思病呀!伤春悲秋的主旨一下子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