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严重自然灾害,大雪压青松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国际上又面临美国武力威胁,一时间国际国内形势显得内忧外患,雪上加霜,大有乱云飞渡、黑云压城之势。漫漫冬夜,危困交加,作为元帅外交家的陈毅,内心激愤,长夜不寐,深感“投身革命即为家”的重担和责任,不禁思如潮涌,浮想联翩,写下了五言绝句诗《青松》一首。后来陆续再写,满一年时间,共创作12题19首诗歌。1962年初,陈毅把这组诗拟题为《冬夜杂咏》并发表在《诗刊》第一期头条上。
开篇重头《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但是青松依然挺拔笔直。要想知道这青松的高洁品格,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之后。这首诗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该诗赞颂了共产党。
整篇笔法虽平实白描,不事雕琢,但画面鲜明,风骨遒劲。技法上韵脚工整,不究平仄,而且语言冷峻,字词精当。直白易解,朗朗上口,却显得精神旷达,寓意深刻,成为陈毅创作的著名诗篇之一。
大雪压青松的后面一句是:青松挺且直。这是陈毅元帅的《青松》中的诗句。全诗如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上联白描写实。首句用“压”字,表现出雪的量大与重厚,突出了写作背景下环境的险恶、形势的严峻。次句以“挺”和“直”,展现出青松宁折不弯的姿态。一压一挺,两个具有动词词性的字;加上一直,以展现形容词个性的字,就把雪的暴虐、松的抗争,描写得惟妙惟肖,动态感极强。这样,用比兴的手法描述大雪愈是压境,青松愈是昂首挺立,形象生动,意韵昂扬,从深层次来比拟中国人民面对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霸权主义和黑恶势力,坚强不屈的刚强性格。
青松 [作者] 陈毅 [全文]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大雪压青松下一句:青松挺且直。满意的请采纳哦!
陈毅是逆境中的英雄,即使濒临绝境,也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青松》通过洗炼简洁的叙述,斩钉截铁的字句,把青松经历了风雪涤荡和洗礼之后的挺直壮美与高洁本性一览无余地描述出来。元帅外交家英姿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的禀性、百折不挠的人格,展露无遗,跃然纸上。
大雪压青松下一句:青松挺且直 青松 [作者] 陈毅 [全文]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