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17日电(石毅)“春雨随风潜入夜,柳丝含烟更怡人。”2月18日是农历“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随风潜入夜下句顺口溜,是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从天文学上讲,每年公历2月18日或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时刻,便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意思是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春季万物复苏,我们马上会联想到“随风潜入夜”这句诗,当被要求背出该诗的下一句,很多人无法马上说出或根本不知道下一句是什么。
雨水时节,我国北方地区依然阴寒未尽。新华网 石毅 摄
这句诗的下一句为: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本文中,我整理了这首诗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
元代吴澄编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为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回升、日光温暖、暖湿空气活跃、降水增多。
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思是: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
“雨水草萌动,嫩芽往上拱。大雁往北飞,农夫备春耕。”雨水节气正处在数九的“七九”和“八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归,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已大幅回升,春风拂面、万物萌动,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春夜喜雨》,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
雨水时节,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波动较大,“倒春寒”现象频繁,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阴寒依然未尽,一些地方仍在下雪,而江南大部地区已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早春景象。
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晚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