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悲剧元曲顺口溜歌词,元曲四大悲剧顺口溜

某次会议上,他遇见前几年刚论战过的翻译家、诗人王佐良,元曲四大悲剧顺口溜,仿佛忘了先前的不虞,还拿了自己的书请对方“斧正”。王佐良哭笑不得,告诉他:“你以后少批评我两句就行了。”1、《窦娥冤》《窦娥冤

某次会议上,他遇见前几年刚论战过的翻译家、诗人王佐良,元曲四大悲剧顺口溜,仿佛忘了先前的不虞,还拿了自己的书请对方“斧正”。

四大悲剧元曲顺口溜歌词

王佐良哭笑不得,告诉他:“你以后少批评我两句就行了。”

1、《窦娥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

老师的老师,大家的大家

老友许钧赞叹许渊冲“是为翻译而生的”。

可许渊冲小时学英语也是糗事一箩筐。他读小学四年级,26个英文字母排在眼前,他编成了顺口溜。“打泼了油,吓个要死,歪嘴”,是WXYZ。“儿子”sons被他注音为“孙子”,“女儿”daughters是“刀豆子”。

“动植物不分、长幼无序。”时隔多年,他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作出了点评。

直到中学,渐渐迷上了集邮,收集外国的邮票时,才觉出英文“有点用处”。

1938年,许渊冲考上了西南联大,学外文。他的老师是叶公超、钱钟书、吴宓。

1940年5月29日,许渊冲在日记里记下了这个日子。那天,吴宓专门叫住了他。那时吴宓听闻,许渊冲的俄文课成绩“小考100分,大考100分,总评还是100 ”,夸他“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分数”。

“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老教授,这话对一个19岁的青年是多大的鼓舞!我当时就暗下决心,《欧洲文学史》一定也要考第一。结果我没有辜负吴先生的期望。”许渊冲在日记里写道。

那时,吴宓为外文系四年级的学生讲作文和翻译。许渊冲第一次听他讲翻译,是1939年暑假,在昆华工校的大教室里。他记得吴宓说,翻译要通过现象见本质,通过文字见意义,不能译词而不译意。

“其实,他说的词,就是后来乔姆斯基所谓的表层结构,他说的意,就是所谓的深层结构。不过他言简意赅,没有巧立名目、玩弄字眼而已。”许多年之后,许渊冲回忆。

在西南联大求学的岁月,时隔将近一个世纪,仍然铭刻在许渊冲的记忆里。他还记得,有一年出现了“空前绝后的精彩”,来自清华、北大、南开的名教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他去听冯友兰讲哲学,冯先生在台上说,“诗的含蕴越多越好。满纸美呀,读来不美,这是下乘;写美也使人觉得美,那是中乘;不用美字却使人感到美才是上乘”。

许渊冲把这些话琢磨了几十年,联系到翻译上,悟出“形似是下乘,意似是中乘,神似是上乘”。他自诩按照这条路译诗,就能“在天地境界逍遥游”。

他听了“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元曲》,朱自清讲《古诗十九首》”。

50年后,许渊冲把《诗经》305篇,《古诗十九首》《唐诗》150首,《宋词》150首,《西厢记》四本十六折,都翻译成为格律体的英文诗;把《唐诗》《宋词》各100首,译成押韵的法文。

他仍记得1939年5月25日,听闻一多先生讲《诗经·采薇》,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出了人民战时的痛苦,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许渊冲的回忆里,闻一多一边讲,一边捻了捻从抗战开始之后蓄起的胡须,“流露出无限的感慨”。

50年后他翻译这篇《采薇》,一心想要让译文中能“看得见无声的画,听得见无声的音乐”。之前旁人的翻译,“霏霏”译成“fly(飞)”,许渊冲看了不喜欢,觉得太像散文。他把“依依”英译为“shedtear”,法译为“enpleurs”,皆有哭泣的含义,营造了挥泪作别的氛围。

许渊冲回忆往事,自言“不能不感激”那些先生,又感慨,“英魂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追忆逝水年华

记忆口诀:元曲四大家:白马观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元曲四大悲剧:吾儿喊冤(《梧桐雨》《赵氏孤儿》《汉宫秋》《窦娥冤》)。

在西南联大的同学里,许渊冲推崇的,头一个就是物理系的杨振宁。他三番五次夸赞杨振宁确然是“天才”,是“两万人中的第二名”考入西南联大之人。

这夸赞里却也带了几分不服气的意味,他提及杨4岁认字,其母“教了3000多个”,而自己4岁时只会300个字,是因“母亲去世了”。又说起杨振宁5岁能背诵《龙文鞭影》,惜不解其意,而自己已会看白话小说,能背《水浒传》一百单八将。

元曲四大悲剧:吾儿喊冤(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曲四大爱情剧:牵马喜悦(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

他和杨振宁一起上叶公超教授的“大一英文”,第一次小考,外文系的许渊冲考了85分,而物理系的杨振宁却得了95分。

“无怪乎他小时候就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了。这不是天才吗?”许渊冲感慨。他与杨振宁的交情,因毕业后的各自际遇而暂时中断,又在半个多世纪之后,重新于北京交汇。

他读了《杨振宁文选》,发觉其中提到“做物理研究之三要素是三个P,Perception, Persistence,Power。即眼光、坚持与力量”。

“可以译成‘眼力、毅力与能力’。”他对杨振宁说。

“那不是把‘三P’变成‘三力’了吗?”杨振宁问。

“你本来就是力学大师嘛!”许渊冲答。

他在西南联大的老校友中,显得格外活跃。每每新书出版,就要给在世的师长、同学寄去,若谁不在了,就给对方的子女寄去,扉页题词。

许渊冲的书架上放满了相框,全是与妻子照君的合影、全家福。唯一的“外人”是杨振宁,他和杨振宁的合影,摆在他的“北极光”奖牌旁边。

妻子去世后,他睡在书房的单人床上,紧挨着书架和书桌。床上搭着雪白的蚊帐,看上去就像西南联大的男生宿舍。

床边的盒子里,放满了钱钟书写给他的信。

几十年里,许渊冲一直保持着与钱钟书的往来,时不时通一封信,将自己的最新译作寄送过去。有一回,钱钟书回他,“谢谢你给我看你成就很高的译文。我刚读完。你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成就很高’可能是客气话,也可能是对学生的嘉勉。”许多年后,许渊冲说。

他翻译李清照的《小重山》,翻到“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翻了注解,知晓“碧云”是茶叶,又记起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描述过一段关于喝茶的生活,不能确定这一句讲述的情境究竟是什么,只好“又写信去问钱先生”。

于是许渊冲便把这句词,译成了“一杯碧云似的春茶,使词人从晓梦中惊醒过来了”。

1987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许渊冲译成法文的《唐宋词选一百首》,他专门给钱钟书寄了一本,不多时又得了一封回信——

“渊冲译才我兄大鉴:奉到惠赐唐宋词法译本,感谢之至。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钦佩钦佩!专复即颂。”

“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每天下午,保姆都会用电动车载着他,去离家不远的公园里散步。许渊冲喜爱那里的景色,之前他都是自己蹬着自行车去的,直到2017年的中秋,他一不留神摔了一跤,右腿骨折。

即便如此,他仍然盛赞那晚的月色,仿佛为此摔断了腿也是值得。

(白朴、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元曲四大悲剧:吾儿喊冤。(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曲四大爱情剧:牵马喜悦。(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

百岁的许渊冲精力仍显充足,他早早学会了使用电脑,如今的翻译工作,都是用他书房里的台式电脑完成。翻得沉迷起来,就半宿半宿地熬夜,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前些年,写累了,他往长沙发上一躺,妻子照君走过去,看看他还出不出气儿。

2018年,与他携手了大半生的妻子去世了。那段时间他异常沉默,有时甚至一晚上只睡一两个小时。他曾在书里数次赞叹雪莱的名言:“爱情好像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

一个失眠的夜里,他从床上一轱辘爬起来,又坐到桌前,开始翻译。“只要我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他说。

四大悲剧元曲顺口溜歌词

沉淀大半生,观点梳理成理论,许渊冲一句“翻译是艺术”,将翻译视作“两种语言的竞赛”,将文学翻译视作“两种文化竞赛”。他不肯满足于再现原文,更乐意“胜过原文”。

在他的作品《翻译的艺术》前言中,他写道:“英国翻译家认为‘林纾翻译的狄更斯作品优于原著’……这应该是我们文学翻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如能再创造出‘胜过原作’的译文来,那就是给世界文化灌输新的血液,可以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他翻译《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的译法可以直译为“coloured cloud”,有颜色的云,也可以意译为“rainbow cloud”,即彩虹般的云。许渊冲选择了“神译”,译作“crowned with cloud”,戴着云彩一般的皇冠。

许渊冲解释,直译太像散文,用词也逊于意译,缺了诗意。只有神译,不止译词也译了句,还表达出了白帝头戴皇冠的意象,点明了诗中比喻对象的身份,能让读者想象出白帝城高居彩云之间,如同“戴了一顶金光灿烂的皇冠一样”。这样翻译,不见“彩”字,又让人看见彩云,比前两种译法要“美得多”。

这位翻译大师最爱翻译的是诗词,对音韵的美感,他几乎求索了一辈子。

如今,50前的“未来”早已成为过去。

横跨大半个世纪,他仍然记得求学时,西南联大门口的路。一条是公路,一条是学子们天长日久,踏出的小路。可他最爱的是一条自己独自觅出的路,月夜,黄昏,河畔的影子,以及自己踏出的脚印,都是这位老人专属里的美好回忆。

他写道:“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绮年琐忆》许渊冲 海天出版社

《联大人九歌》许渊冲 云南人民出版社

《翻译的艺术》许渊冲 五洲传播出版社

《续忆逝水年华》许渊冲 湖北人民出版社

《许渊冲与翻译艺术》张智中 湖北教育出版社

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将。

《朗读者》第一季 中央电视台

《鲁豫有约》许渊冲专访 凤凰网

《相对论Vol.49许渊冲》许渊冲专访 中央电视台

《“化”与“讹”——读许渊冲译〈红与黑〉有感》许钧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03期 期刊

1、元曲四大悲剧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2、《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

《也议〈红与黑〉汉译大讨论》许渊冲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期

《许渊冲:诗译英法惟一人》《 光明日报 》(2010年01月29日 12版)

上一篇 2023年05月10 03:03
下一篇 2023年05月23 16:18

相关推荐

  • 元曲鉴赏辞典电子版,元曲鉴赏辞典典藏版

    《元曲鉴赏辞典》(彩图珍藏本)蒋星煜主编齐森华叶长海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曲词菁华,集中反映元曲的艺术成就元曲为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两者都使用当时的北曲,其曲词都要按曲调撰写,都能合乐歌唱,因此有时散

    2023年04月10 284
  •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游子吟》原文

    在唐诗史上,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皆以构思奇特见长。不同之处在于,《游子吟》原文,孟郊诗境清苦,不似韩愈,往往横放杰出;文从字顺,不似韩愈,时或佶屈聱牙;至于洗练之功,则较后者犹有过之。施补华《岘佣

    2023年05月20 310
  • 形容被冤枉的经典诗句,说自己很冤枉的诗句

    诗人填词,有的,是以诗言志;有的,是抒发内心感慨,还有的,是赠酬之作。而宋代有一位才女,她写一首词作,不为自娱,不为言志,只是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字字沉痛,动人心怀!这位才女就是南宋女诗人吴淑姬,这首

    2023年05月24 252
  • 描写竹林意境的诗句,竹子清雅脱俗的诗句

    竹子,又名竹,四君子之一,岁寒三友之一。竹子,品种繁多,竹子清雅脱俗的诗句,有箭竹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洲植物,茎为木质。竹枝杆挺拨,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2023年05月30 231
  • 有意境的诗句现代诗,冷门的有意境的现代诗

    1你在想我吗文/花开富贵.轻柔微风和煦阳光一个人独坐分享作为现代的思妇诗,这首《错误》真是让我心头一紧,眼前一亮。意境佳,诗句美,篇幅短,但韵味深。一句句地读来,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烟花三月的江南,和一

    2023年05月30 244
  • 风里有花香下一句,风里有花香的后面一句

    桐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努力完善自己,创造自然的吸引力。你的命运,是吸引来的,不是追求来的,花开蝴蝶自然来,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请你不要冒然评价我,风

    2023年05月19 217
  • 元曲的起源与发展,元曲的起源和发展

    说起元曲,我们自然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发展略有些不同。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体。而元曲相对于诗

    2023年04月16 294
  • 阿里西瑛元曲欣赏,元曲名篇欣赏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20 294
  • 雨后天晴的诗句,雨后天晴的诗句现代诗

    马天真/严新炎/彭宇昭/潘潇广/徐运民七律雨后彩虹文/马天真(青海)仲夏西平晨夕冱,午时溪畔暑微消。黄昏日落风狂舞。夜半云横雨放娇。雾敛霁峰朝旭艳,天晴雯华晚霞飘。倚栏觇视柳杨翠,仰望清空架彩桥。雨后

    2023年04月25 211
  • 宋词元曲的对接,元曲与宋词的区别

    《诗经·大雅》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文学艺术始终如《礼记》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唐诗、宋词、

    2023年04月20 280
  • 诲人不倦的上一句,前两句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引自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2014年9月9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典出《论语·述而篇》讲话原

    2023年05月18 308
  • 形容友情长久的诗句,愿友谊长存的唯美诗词

    四十二岁的李白来到京都长安。此时的李白,还只是一个没有多大声名的布衣。不料刚来到长安,便在紫极宫见到了贺知章。贺知章当时已是一位八十四岁的长者,身居太子宾客的高官显位。他独具慧眼,读了李白的诗,十分欣

    2023年05月31 2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