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曲作在元中叶以后的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是一位由北方南下的作家,原籍是平阳襄陵,即今临汾市襄汾县。以儒补杭州路吏。是两浙行省建立后到江南寻求出路的儒生,一生没有做到要官显爵,而是终老沉埋下僚。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评价道:“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
关白马郑元曲四大家作品,郑光祖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记载有17种,现存8种:《周公辅成王摄政》、《醉思乡王粲登楼》、《迷青琐倩女离魂》、《㑇梅香骗翰林风月》、《辅成王伊尹扶汤》、《丑齐后无盐破连环》、《虎牢关三战吕布》、《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在郑光祖现存剧目中,最能表现作者个人艺术风格的是爱情剧《倩女离魂》和文人事迹剧《王粲登楼》。
《王粲登楼》正是作者借流行的故事模式写自己的“方直”、“不妄与人交”,写自己因此而来的不遇的感慨。剧本的优点、缺点均由此而生。一方面,因只是借用一个情节展开方式,所以在剧中故意轻慢某人使其上进的套路便显得生硬、逻辑不通。另一方面,因写自己胸中的块垒,故全剧的抒情,尤其是第三折的抒情更是淋漓痛快,道出一代文人的感受,也正因此,《王粲登楼》一再受到文人的赞赏。
《倩女离魂》据唐人陈玄祐的小说《离魂记》改编而成。杂剧中女主人公张倩女与王文举有指腹为亲的婚约。王文举长大后,借往长安应举来探望岳母。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
老夫人让他们以兄妹相称,要求王文举上京师求取功名,得了一官半职,再回来成亲。折柳亭送别以后,张倩女的灵魂追随王文举进京,躯体卧病在家。王文举状元及第后,派人送信给岳母,说等授官之后,“文举同小姐一时回家”。卧病的倩女见信后气昏过去,一家人以为他另娶了夫人,王文举回来,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合二为一。
元曲四大家,即四位著名的散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又称“关、马、郑、白”。“元曲之首”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己斋叟。汉族,解州。
剧本用灵魂的行为来表现私奔的情节。倩女的灵魂因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而自由地追求属于自己的感情,肉体则在现实中饱受折磨。两个倩女互相映衬,不仅将这一形象的内心世界揭示得非常深刻,而且为这本杂剧增添了新奇动人的魅力。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
综观郑光祖的爱情剧,虽致力于写“情”,却终不逾矩,较《西厢记》、《墙头马上》诸剧更多道德的色彩。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1)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