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业
元杂剧《单刀会》,全称《关大王单刀会》,是关汉卿早期根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创作的一部英雄史剧。该剧以三国时蜀、吴两国争夺荆州为背景,记叙了关羽匹马单力,过江赴鲁肃宴会,捍卫蜀汉对荆州主权的事。八百年来,此剧在中华梨园的舞台上久演不衰,写元曲有哪些书,为弘扬关公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宋、元时期,“尊刘贬曹”已成普遍风尚。关汉卿从尊刘思想出发,对史实作了较大改动。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鲁肃是位足智多谋的英雄,而在关汉卿笔下,鲁肃则成了一个阴谋诡计和胆小如鼠的小丑,关羽则被描写为正气凛然、威慑东吴的英雄。
虞集一次在童童家宴集时,有歌儿顺时秀唱一支〔折桂令〕:“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如:铜、风),名为“短柱”。虞集爱它新厅,就以席上偶谈及蜀汉史迹为主题,即席赋成这支“短柱体”曲子。〔注解〕鸾舆。
《单刀会》共四折。前两折描写了吴将鲁肃为索还荆州,定下三条计策:其一,请关羽赴宴,以礼索还荆州;其二,若关羽不还,则拘收江上船只,使关羽无法返回,逼其献还荆州;其三,若关羽仍不还荆州,则将其擒住,逼刘备以荆州交换。鲁肃请老臣乔国老商议,乔公以关羽勇猛无敌,力言不可。鲁肃不听,又请隐士司马徽为伴客,司马徽亦言关羽不可触犯。剧本通过二人之口,为即将上场的英雄作了艺术上的铺垫。
第三折关羽一出场便显得气度不凡。他高瞻远瞩,思虑深远,对其子关平纵论“方今三分鼎峙”的天下大势,指出创业之不易;对于黄文过江下书邀其赴宴,他一眼即看破其中的阴谋:这“不是待客的宴席,则是个杀人的战场”;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他充分估计到了,除让关平“旱路里摆着马车,水路里摆着战船”做后盾外,自己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先下手强,后下手殃。我一只手揪住宝带,臂展猿猱,剑掣秋霜”“我着那厮鞠躬,鞠躬送我到船上”。赴宴路上,浩浩大江勾起了他对当年赤壁之战的追吊和感慨:“水涌立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不是江水”,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心”;宴会上,面对东吴“雄纠纠军排成杀场,威凛凛兵屯合虎帐”,关羽唱道:“大将军气锐在孙吴上,倚着马如龙人似金刚,不是我十分强,硬主伩,题着厮杀去磨拳擦掌。”针对鲁肃口口声声“荆州是俺的,不还即为失信”的责难,关羽据理作了强有力的驳斥,他这样唱道:“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献帝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汴梁),关某在解梁,诸葛亮在南阳,一时英雄四方,结义了皇叔关张。”“一年三谒卧龙岗,早鼎足三分汉家邦。俺哥哥称孤道寡作蜀主,关某匹马单刀镇荆襄。长江经今几战场,恰便是后浪推前浪。”面对面的唇枪舌剑,将此剧的矛盾冲突顿时推向高潮。按照封建的伦理道德,皇帝为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外人旁枝是觊觎不得的。由于关羽在唱词中将刘备视为“称孤道寡”世无双的皇帝,将孙权称为汉室的“旁枝别叶”,将荆襄说成是“汉家基业”,这就站在了道义的最高点,因而在心里和气势上首先压倒了对方。他仗剑警告鲁肃:“别为你三寸不烂舌,恼犯我三尺无情铁”,使得早有埋伏准备的鲁肃迟迟不敢贸然下手,最后不得乖乖地将关羽送上了船。至此,他的一切计谋彻底破灭了。
据说此剧上演后,顿时受到热捧。从古郇演到解州,由解州又演到元杂剧繁盛的平阳。看戏的人緔上爆满,人人叫好。关汉卿的人生路径也由此发生转变,从学医而走向专门从事戏曲创作和演出的艺人之路。
明清时期,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已经神化。关庙遍布天下,香火绵延不断。每逢春秋两季,庙会大祭,《单刀会》作为必演剧目,戏班都会上演此剧。被称为“明蒲州猗氏四大都堂”之一的乔应甲,一生著述颇丰。最近 发现,在其所著的《半九亭集》里,有大量楹联是写给猗氏各地关帝庙的。如“单刀破浪气冲江,英雄盖世;千里独行烛达旦,节义昭天”、“秉烛掸金,增故里千年气节;单刀赤手,扶汉家半壁江山”、“群雄角逐誓单刀,涑水条山增气概;汉祚线延空百战,皇天厚土鉴忠诚”等,从中亦可看出《单刀会》在当时的演出盛况。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以“弥天大勇”赴重庆进行国共和平谈判,曾多次提到《单刀会》这出戏。今年是他老人家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缅怀伟人的丰功伟业和精神品格,重温戏曲大师关汉卿这部经典之作,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它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
甘露:即甘露寺,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后峰。建于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后屡毁屡建。相传为刘备东吴招亲之处。江皋楼:皋,江边的高地。江皋楼,指甘露寺一带的楼阁,如清晖亭、江声阁、多景楼、祭江亭等。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