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1.《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如。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宛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首诗写的是在一个清晨,零露未干,男子与女子在田野的蔓草。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春归何处音频:00:0006:31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1,晋.陆机《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2,秦.赵整《酒德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3,宋.晁补之《行香子·梅》前岁栽桃,今。
译文
春天归去何处了?只剩下寂寞的“我”,找不到寻春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请唤取它归来与我们一起同住。
春天走远了,有谁知道它的踪迹?人既然未知,就去问一问黄鹂吧。它在春归时出现,整日里千回百啭歌唱,那么能说,一定知道春天去哪里了。只可惜无人能听懂它的话语,一阵风起,它轻轻地飞过了盛开的蔷薇花。
注释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1.简单四字古诗大全.四字古诗大全.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
唤取:唤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百啭:形容黄鹂婉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的一首惜春词。
这首词就是黄庭坚被新党赵挺之贬谪宜州时所作。宜州,位于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在当时属于南荒知所。“一代词宗”、同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被贬广西横州,最后不堪贬谪生涯,死于广西藤州。黄庭坚要比秦观乐观,在被贬四川黔州(今四川彭水)六年后,途经岳阳楼,就写下了豁达乐观的诗句,“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春归何处”,开篇一句发问,便提纲挈领,统领全词,紧紧围绕“春归”主题展开,层层递进,回味无穷。
1、《四字令·情深意真》宋代:刘过 情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译文:她情调高雅意真切,眉毛修长双鬓黑。小楼中,明月下,玉手弄筝声清冽,铿。
“寂寞”二字,可作全词词眼,亦奠定了全词感情基调,表达了春归后词人寂寞失落的心情。
“无行路”,就是无法找到抵达春天的道路,暗含着词人失落的心情。
“若有”,假如有。“春去”,呼应开头“春归”。“唤取”二字,颇有情趣,把词人迫不及待的心情表达出来了。假如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就赶紧告诉“我”吧,喊回来一起住在春天里。词人对于春天的留恋与不舍,跃然纸上,打动人心。
我们看见的是黄鹂“因风飞过蔷薇”,看不见的是春天倏忽一下如黄鹂一般飞走了,以及热闹的人生一下子飞走了,只留下寂寞孤独的背影。
纵览全词,小切口,大背景,一下子就将春天的寂寞写尽了,人生的寂寞写尽了,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