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句子长短有什么特点,元曲形式上的特点

第二讲“元曲的体式特点及“曲律”“中原音韵”介绍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请朋友们回答几个小问题;1、什么是曲?元曲包括几类文体分别是什么?2、元曲中科白分别指什

第二讲“元曲的体式特点及“曲律”“中原音韵”介绍

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请朋友们回答几个小问题;

1、什么是曲?元曲包括几类文体分别是什么?

2、元曲中科 白分别指什么?小令在曲中别名是什么?散曲套曲简称散套在曲中还有个别名是什么?

3、九儒十丐为汉语成语,意思指什么?

元曲的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3、深刻性.元曲。

4、元曲产生分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那些?

这节课,与大家交流元曲的体式特点。

一、元曲的体式特点

要了解曲,首先我们来看曲与词的关系。 曲与词有何区别? 其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二者的名称往往混淆不清,也容易引起误会。学过词的人都知道,宋把词叫做乐府,元人把曲也叫做乐府,宋词、元曲实际上都是乐府歌词。元人所谓的词,就是后代所指的曲;还有人认为词是诗之余,曲又是词之余,因此也有把曲称为“词余”的。诗之余为词、词之余为曲,各相争雄,我们暂且不去争辩。从文学史上所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文体。唐诗基本上是五七言诗,词、曲则都是长短句。我们就词与曲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上进行比较:

(1)、内容上的特点: 词一般反映了: 一是爱国的激情和抗敌的壮志 二是都市繁荣和个人的享乐 三是世情的感伤和归隐的清高 四是丧国的悲恸和庶民的痛苦 曲则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明代王骥德曲律说“词之异于诗也,曲之异于词也,道炯不侔móu也” 由于“主旨”、“作意”的不等、不同,才导致诗词往往讲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元散曲则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2)、在形式上同异 曲和词同属于长短句,但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词和曲在当时都是合乐能唱的歌词,其句式从1---7字至8--12字不等;但一字句到七字句是基本句式,而八字句不是四加四成句,便是三加五成句,这是词和曲在形式上相同的地方。

但同为长短句式,也有相异之处:

1)曲通常只有一段

词分为一段(或片、遍、阕)二段、三段、四段,而以二段为最多,曲通常只有一段,如《满庭芳》。词有这个词牌,曲中有这曲牌,词曲名是相同的。此调词、曲名同,实则异,遇到这样的词曲如何区别呢? 如果没标宫调,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区别: 若是两段的,即是词;若是一段的,即是曲。满庭芳;晏几道 (宋)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汉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年光还少味,开残槛 jiàn菊,落尽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满庭芳·张可久(元)逋仙旧冢,西施淡抹,坡老衰翁。香云一枕繁华梦,流水光中。暮霭钟声故宫,夕阳塔影高峰。桃源洞,花开乱红,无树著春风。

2)曲有衬字,词一般没有衬字

曲有衬字,即正格(正字)之外。而加衬字可多可少,大抵散曲加衬字较少,剧曲加衬字较多,散曲中,北曲加衬字多些,元曲形式上的特点,南曲加衬字相对少些。甚至使一支曲衬字多于正文。,

如: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中将原有的两句14字,加衬字后增至53字。 我是当当一粒铜豌豆。千层锦套头。加衬字后的变化。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nèn]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这里面的:“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恁[nèn]子弟每谁教你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均为衬字。衬字越多,音节就越急促,有助于增强感情抒发的力度。这个我们以后会细学。

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二)宋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

3)用韵不同

4)词不能加句子,而部分曲可以加句子

曲不但有衬字,而且有些曲调本身可以增加句子字数,有些套数还可以增减调数,这是曲律的规定。可增句的共有十四调: 《正宫 端正好》《正宫 货郎儿》、《正宫 煞尾》;《仙吕 混江龙》、《仙吕 后庭花》、《仙吕 青哥几》;《南吕 草池春》、《南吕 鹌鹑儿》、《南吕 黄钟尾》;《中吕 道和》;《双调 新水令》、《双调 折桂令》、《双调 梅花酒》、《双调 川拨棹》等。以正宫 端正好为例,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作者: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作者:刘时中众生灵遭磨障[一],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二],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窦娥冤》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大家看看这三首曲,均为正宫端正好字数是不是不相同呢?那么字数不同调式能相同吗?散曲在字数、句数和调数方面的上述特点,既增加了曲子的生动灵活,又可扩大曲体所表达的内容,体现出散曲比词在体制方面的长足进步。

5)、句式长短与音乐情调有关系

词的句子从一字句可至十字句(甚至有11字句之说),九、十字句如辛弃疾的《粉蝶儿》: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zhòu],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曲的句子则更长,特别表现在套曲中。二十字十几字句在曲中是较常见的。如王廷秀的【粉蝶儿怨别】“愁的是雨声儿淅零零落滴滴点点碧碧卜卜洒芭蕉,则见那梧叶儿滴溜溜飘悠悠荡荡纷纷扬扬下溪桥,见一个宿鸟儿忒楞楞腾出出律律忽忽闪闪窜过花梢。不觉的泪珠儿浸淋淋漉漉扑扑簌簌揾湿鲛绡。今宵,今宵睡不着,辗转伤怀抱。”一般说句式的或长或短反映了音乐上情调,短句连属韵位密集拍节急促,易表达激越感情,长句呢则调式沉缓,气势平和。再看元朝·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曼脸脑儿乜niè斜。侧着头叫一声行者,阁着泪说一句听者⑴,得官时先报期程⑵,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看看这两句的字数 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曼脸脑儿乜niè斜。分别为12字和十字。

6)方言俚语的大量运用,是散曲与词区分俗雅的特征之一

元曲的句子长短有什么特点

散曲中大胆运用俗语是和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的,为后世非正统文学的发展,在语言上做了必要的准备。

曲子的特点:来自民间,有配乐形式是长短句的,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1、表现的内容广泛且丰富。有抒情写景、有反映社会的、描写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歌曲的等;2、音乐新颖且富有生气,形式自由。节奏活泼歌词接近口语。曲子的。

(3)、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概括地说:

1)、词贵雅,曲尚俗。词多用雅言,曲多用俗语,这是词和曲在语言上的区别。就语言特色来说“曲尚俗”实际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说选词造句要尽量口语化,不要像诗词那样过于浓缩、过分雕琢。另一方面允许甚至提倡方言俗语入曲,这样就使散曲在文学情态上与诗词有了明显区别,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生活化一些。例如以下的词与曲同是抒写思念征夫,而手法有别: 贺铸的词《捣练子•杵[chǔ]声齐》 砧zhēn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shù人犹在玉关西! 再看: 姚燧[suì]的曲《凭栏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贺铸词里的“泪墨题”,题了些什么?作者并没说,意在言外,全靠读者透过字句的表面,调动起丰富的联想,去细心体味,这里包含有比玉关还远的情思,可谓深情犹在不言中了。 姚燧[suì]曲里主人公的相思处一点也不遮掩,将其内心的矛盾,寄与不寄的矛盾,敞开让你看:寄吗,怕影响归期;不寄吗,又怕挨冻受寒。正因她敞开了心扉,才使读者直接看到了一个女子的思想斗争激烈,感受到了一派天然俗趣。而这正是建立在诚挚、率真情感之上的。

2)、词贵含蓄,曲尚显露词注重意境,贵含蓄、内蕴、凝练、雅丽、讲究格律,比较规范,以文雅为主,带文人书卷气。手法多用比兴象征,因而以此作为词在表达方法上的一个基本要求。曲则不然,它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市民色彩,而又在当时普遍传唱的新诗体。它是唱给读书人(文人学士)和不读书人(所谓“村夫俗子”)听的。曲崇尚趣味,贵显露尖新,表达灵活自由,追求淋漓酣畅,以直率俚俗为主。多用赋的手法,喜欢白描、直陈胸臆。我们举两个作品例子来说明,都是表现闲适生活的作品《满江红•山居即事》辛弃疾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更何处、一双鸂[xī]鶒[chì],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五千斛[hú]。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dú]。 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cù。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鸂鶒 xī chì 水鸟名,大于鸳鸯,色多紫,水上偶游,故又名紫鸳鸯。斛hú 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枇杷pí pá 枇杷果,就是枇杷树结的果实,味道甘美,形如黄杏 关汉卿散曲(小令)代表作 《四塊[kuài]玉•閑[xián]适》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pēi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备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我们应该仅从字面上一看便知词曲的用语确有雅俗之别了;但是,宋词的含蓄婉转与元曲的显露畅达、宋词的文雅与元曲的通俗,并无孰高孰低之分,也并非是绝对排斥的关系。就是说,元曲中也并非一味直露通俗而毫无含蓄文雅,不过就整体倾向而言罢了。总之不管哪种体裁,都应该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让读者感到既有高超立意,又有艺术魅力。

下面我们用简单而直观一幅图来说明,词与曲的区别:

元曲的句子长短有什么特点

二、简单介绍下曲律

曲律是明代王骥jì德创作戏曲论著 《曲律》是一部戏曲论著,一共四十章,开首两章&34;和&34;属绪论性质;第三章至第十二章为声律论,包括&34;、&34;、&34;、&34;、&34;、&34;、&34;、&34;、&34;和&34;;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一章为曲的修辞论,包括&34;、&34;、&34;、&34;、&34;论字法&34;论衬字&34;论对偶&34;论用事&34;论过搭&34;论曲禁&34;论散套&34;论小令&34;论咏物&34;论俳谐&34;论险韵&34;论巧体&34;论剧戏&34;论引子&34;论过曲&34;论尾声&34;论宾白&34;论科诨&34;论落诗&34;论部色&34;论讹字&34;杂论&34;论曲屯"似为附录占全书论述全面,组织严密,自成系统。《曲律》的理论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涉戏曲、散曲创作的多种方面,既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又有技巧法则的揭示。

《曲律》的理论思想主要有:

1、对于戏曲艺术的本体特性作了深入的探讨。《论剧戏》曰:&34;又云:&34;这个观念表明了王骥德对戏曲艺术的舞台性和文学性关系的认识,&34;的提出说明《曲律》对戏曲本体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

2、在《杂论》中,王骥德更提出了戏曲艺术&34;的戏曲形态论,并认为,成熟的戏曲艺术还须有&34;作为基础,有着&34;的相对稳定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曲律》在理论研究上与以前的戏曲论著相比有了明显的拓展,除&34;和&34;等研究对象外,戏曲结构、戏曲人物、戏曲科诨、宾白等也在《曲律》中作出了探讨;

3、《曲律》对&34;也作出了颇为公允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曲律》是对这场争论的一个理论性总结,既有对沈、汤之争的直接评述,又有相对超脱的科学论断。

三、中原音韵

就像唐诗一样,它是古韵人物的精髓。词的节奏优美而生动。元曲,则继承了诗词的婉转清丽具有广泛的意境,新颖而丰富的内容,灵活自由的形式。区别之一唐诗诞生于中国古代空前繁荣的唐朝。那时的唐朝一片昌盛,百姓生活富足且开放。

1、什么是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元代周德清在其创作实践和对北曲的研究过程中,深感一般北曲作者和演唱者在语言、声韵、格律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周德清对曲韵的归纳主要以元曲四大家的作品为依据,他认为他们的作品“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同时也扬弃了他们用韵不规范的地方。于是在泰定元年(1324年)秋,写成《中原音韵》,后又作了多次修订。《中原音韵》无论是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中原音韵的内容

3、《中原音韵》的运用

《中原音韵》把“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作了适当调整,并归为十九个韵部,它们是: 1、东冬 2、江阳 3、支思 4、齐微 5、鱼模 6、皆来 7、真文 8、寒山 9、桓欢 10、先天 11、萧豪 12、歌戈 13、家麻 14、车遮 15、庚青 16、尤侯 17、侵寻 18、监咸 19、廉纤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

在这个十九个韵部中,以“齐微”、“鱼模 ”、“尤侯”、“萧豪”、“先天”等韵部较常用,可以算作“宽韵”;以“寒山”、“监咸”、“支思”等韵部较罕用,可算作“窄韵”。周德清的曲韵体例清晰,归类严谨,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也是我们今后常用的工具书。

看朋友作业多数人都喜欢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下面就以天净沙曲为例; 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韵押家麻韵脚字( 鸦 家 马 下 涯 )且每句入韵,平仄混押。大家看,“瘦”“马”二字去上声用得很妙吧?上声字的发音颇具下搭之感,去声字则有送音之效果,若二者相互配合,演唱运行相应有转折起伏之韵律,获得抑扬动听之美感。曲辩平、仄,兼辩仄之上、去声;曲家以去为送音,以上为顿音,辩上、去尤以煞尾句为重,煞尾句,以末一字为重。 注意:调中如有数句连用仄声者,宜一上、一去隔用。 再分析下白朴越调《天净沙·春》白朴 〔元代〕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首《天净沙·春》通过选择了早春时节富有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和煦、暖阳明媚、风物润泽的春景图。在写法上,词人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春山暖日和风”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交代了时令背景,为我们清晰描绘了一幅远山绿林,明媚暖阳,春风和煦,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读着词句,仿佛跟着词人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在这一句里,词人白朴重点突出春天已经来到了的实境,令人无比舒畅。“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词人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春山”推移至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花在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我们再看一首;越调·天净沙·即事作者:乔吉莺莺燕燕春春⑴,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⑶。此曲系叠字小曲,二十八字全都用叠字,真可谓妙语天成,自然通俗,作者全用白描手法,写出久别重逢后喜悦的心情,也写出了心上人的娇柔可爱。前四句用春天的莺燕双双飞舞、花柳婆娑多姿来形容两情相悦和女子的美好。后三句赞美女子言谈举止事事都很有风度,富于韵致,又是那么娇美年轻,一切都恰到好处,端端正正。全曲音韵和谐,语带双关,言简意丰,极具特色。 以上为今天的学习内容谢谢朋友们的聆听。

下面布置作业。

1、有条件的朋友建议阅读明代王骥jì德曲律、了解中原音韵各韵部。回答什么为宽韵、什么为窄韵。

2、复制韵表:第六部 皆来分出阴平 阳平上声 去声韵字,找出此韵部中,入声做平声,入声做上声,入声做去声的韵字。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

3、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自拟题目。注意韵字的运用。参照曲牌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曲谱 平平上去平平(平韵), 仄平平上平平(平韵), 仄去平平去上(协仄韵), 平平平去(协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平韵)。

上一篇 2023年05月13 14:15
下一篇 2023年05月30 12:40

相关推荐

  • 关于节约用水的诗句,节约用水的古诗10首

    《叹水别白二十二》【唐】刘禹锡水。至清,尽美。从一勺,至千里。手关于节约水诗句1.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

    2023年05月30 213
  • 描写金陵的诗句,金陵最著名的诗句

    南京,旧称金陵、建邺、建康、江宁、应天等,从三国鼎立时期的东吴,到后来的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在此地定都。所以,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古往今来,金陵最著名的诗句,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诗吟咏

    2023年06月01 246
  • 元曲里的马来牛故事,马来牛歌曲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马来牛歌曲,零落山丘。,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当元好问饱尝流离之苦,回到阔别20余

    2023年04月12 221
  • 一动不如一静下一句,一动不如一静出自哪里

    【点击关注,所有人都在看的齐家治企之道】静静能生慧。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谚语说:“一动不如一静。”静能培养人的内心定力。“人定胜天”的“定”字应做定力讲,人的内心有了定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

    2023年05月20 213
  •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下一句是什么,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这里是百期经典文化传播系列《诗行天下》,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上有

    2023年04月11 237
  • 诗歌元曲阅读,宋词元曲属于诗歌吗

    【元朝】(1271—1368年),又称大元,宋词元曲属于诗歌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

    2023年04月13 305
  • 禽兽不是人的下一句,人有时候不是人下一句是什么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我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教他们背陶行知的这首儿歌,并经常启发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事物,大胆提出疑

    2023年05月14 293
  • 现代相思的诗句大全,现代思念相思苦的诗句

    相思,原意为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两汉佚名《有所思》:“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云:“海上

    2023年05月24 260
  • 仓央嘉措最美的诗句,仓央嘉措最扎心的句子

    1.犹如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2.情人丢了,只能去梦中寻找。3.腰股内一阵阵颤栗,来自初消的冰床。4.为了今生遇见你,我在前世,早已留有余地。1、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2023年06月04 295
  • 形容东江湖的诗句,赞美东江湖的诗句古诗

    东江湖镜无穷碧,山岭环林葱密。云蒸霞蔚,烟波浩渺,升腾雾气。绿的仿佛一块完整无暇的翡翠.东江湖分为四个岛,有猴岛、蛇岛、锁岛、还有鄂鱼岛,第一个另我喜欢去的就是蛇岛,那里有千万只蛇,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2023年04月26 241
  • 关于元曲的趣事大全,元曲曲牌格律大全

    一片飞花杜甫《曲江二首》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迷眼,莫厌愁多酒入唇在元曲中引用非常多,他写的是暮春初始的景象。这首诗写的颇有意境,元曲曲牌格律大全,每一片落叶每一片飞花都是春天在离

    2023年04月13 275
  • 用诗句骂人,骂人骂得很文雅的诗句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殊不知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佛陀也有怒目之时。古文人骂起人来了,那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虚伪《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

    2023年05月10 29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