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下一句是什么,以德服人怎么怼回去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孟子提出的王道精神,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大原则。自孟子提出这个观念以后,中国历代的政治思想均以此作为政治的大原则。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权势及武力为手段,而又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孟子提出的王道精神,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大原则。自孟子提出这个观念以后,中国历代的政治思想均以此作为政治的大原则。

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权势及武力为手段,而又假借仁义为口号的,这种政治就是“霸道”。中国历史自尧、舜、禹三代以后,政治路线变了,所行的差不多都是霸道。而行霸道的先决条件,必须自己先能为一个大国,也就是说国家本身的军事力量要强大,经济力量要雄厚,人民要众多,领土要广阔,等等。必须先具备这些厚实的国力,霸道才能行得通,所以孔子、孟子都认为,自周朝以来,王道就开始逐渐衰微了。

孔子在《礼记》的《礼运篇》中,以德服人怎么怼回去,说到人类文化衰微的演变,就感叹后世已失去了王道。世界大同思想体现于《礼运篇》中的一段,描写王道政治普遍实施以后理想的社会状况。他说,中国在上古时候的人类社会,就是这种大同世界的“太平”盛世;等而下之,王道的精神变了,王道的政治也没有了,但还可以致“升平”的社会;再等而下之,便是衰乱之世了。

而孟子在这里,就更加强调失去大同世界理想、失去王道精神以后的政治,都只是假借仁义的“霸道”而已。但是他为霸业下了一个定义——霸业必须具备一个强大的力量来行使治权。然而,纵使是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政权,要想图强称霸,还是要假借仁义之名,利用仁义做它的号召。换言之,霸道的政权、霸道的君主、霸道的大国,如果不借仁义为名,还是不行,不能成为霸。历史上这类事例很多,一定要两者掺和来用,虽然有政权、有实力,但也还要借助仁义这块招牌。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孝为先 以德服人 以礼相待 以功为赏以人为本 1、"百行孝为先"出自:《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著2、附原文:“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

孟子再为王道下一个定义,“以德行仁者王”,以最高的道德政治为中心来施行仁政,就是“王道”。而以道德为基础的仁政,则不在乎土地是否广大,人民是否众多,武力是否强大,经济是否雄厚等问题了。他并且举出历史的例子作说明。这里要注意,引申孟子的思想,姑且裁定尧、舜、禹三代是上古最纯粹的、不着意的、本然而行的王道。他在这里所举的,是后世所称道的吊民伐罪——有所为而为的王道的代表。然而这一典型,也往往被后世假借而利用。

下一句是: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意思是,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原文: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他说,像商汤开始起来的时候,领土只有七十里;而周文王在开始建国的时候,领土也不过百里而已。幅员如此之小,他们却能够实行仁政,因为他们实行之初并不是企图扩大领土,成为大国,也没有其他的野心。那是以一个道德的政治思想做原动力,所以不需要假借一个大国的力量去行使仁政。

以德服人下一句是什么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你比别人狠,比别人能干,比别人有钱有势,别人只有听你的,只好对你好了。譬如说你是一个有钱的老板,你公司里的职员因为要向你领薪水,只好听你的,但是他心里不服你,也不一定佩服你。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又提出另一面:“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凡是以道德来服人的,是使别人内心高兴、心甘情愿去服从他,这就是王道。像孔子,只是一个平民老百姓,既无财又无势,什么都没有,自己还一度落魄到没有饭吃。可是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这些忠诚耿耿的学生,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跟着这位老师,连饿饭的时候都跟着老师一起饿饭。因为孔子的修养、道德使他们衷心地敬仰,故而服从他,这就是以德服人的道德精神。

孔子也因此成为“素王”。这个“素王”是非常崇高的尊称,也就是千秋万世的王,等于佛教尊称释迦牟尼佛为“空王”一样。空王的含义则更为豁达,什么都不要,他并不是想坐大殿里垂目而称王。你来烧香也是如此。所以空王、素王,都是一样的极端高明。

孟子这一段画龙点睛就在“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这一句,点出孔子“以德服人”而成就千秋素王之业。素王不是争取一时的功名富贵,不是要富有四海或保有天下的一代王业。换句话说,真正的王道德业有两种,一种是实际的行为,见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表达的,如尧、舜、禹、汤、文、武;另一种便如孔子一样地有素王之尊,永垂万古。我们拿西方文化的名词来说,这是精神文化的王国,永远属于孔子的天下。

——整理自《孟子与公孙丑》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说,以无事而取天下是最高的道德,就是做事业也要以之为最高道德标准。这也就是最高的政治哲学,也是最高的谋略。

中国的历史,是讲究无事取天下的,尧、舜、禹可以说是如此,禹以后商汤、文、武、周公、孔子,历代的圣王,差不多都是如此。说到孔子,虽然他没有取天下,不过他取了另一个天下,就是空的天下,所以被称为素王。素王是没有土地的皇帝,换言之,他是文化王国的帝王,在文化王国中,他号令数千年,甚至可以号令万代。这样取天下,是历史上取天下的标准,也就是以无事来取天下。

“无事”就是只要求自己行为的功德成就,道德的成就;不是以谋略,不是以手段,不是以有为的功业来取天下。所要求的,仅是自己内在的圣人之道。虽众望之所归,那是余事,不是本事;本事就是本分的事,就是学道,学习如何完成一个圣人之道。

以德服人下一句是什么

所谓学道,学圣人之道,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打坐的修道;打坐修道是修道的一种而已。而修圣人之道,则是道德行为内外的成就。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以力量功业打下来的天下,是有事取得的天下。所以,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而言,都是有事取天下。因此,我们在历史哲学上,可以用两个观点来看,三代以上所谓的公天下,是以道德治天下,不是以战功取天下。秦汉以后必须有功在人间,尤其是战功,这也就是以武功取天下的。所以,秦汉以后取天下,就是老子所讲的有事取天下。

有事取得了天下,也是成功,当时也有了天下,但是老子为什么又说这样是“不足以取天下”呢?这就是我们中国历史哲学的特点,正如孟子所提过的“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假人者霸”。到秦汉以后,以战功而统一国家天下的,都不是以德取人,表面上以王道做号召,实际上是霸道。“以力假人者霸”,就是以战功使人不能不服从。老子所讲的道理,加以引申,提出一个王道,就是道德政治的哲学,也就是政治道德。

——整理自《老子他说》

-----------------------------

中国有句古话,“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假仁者霸”。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就把中国历史文化“王道”和“霸道”的界别说得一清二楚了。假定三代以上,在唐尧、虞舜时代的政治。是“以德服人”的“王道”。三代以下,尤其在东周以后,都是“以力假仁”的“霸道”治权。在古汉语中的“假”字,不完全当作真假的假,假当作“借”字用。所谓“以力假仁”的意思,是说,虽然都是用权力来统治,但也必须借重仁义之道来作号召。

*****

《大学》一再强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明德”之教,是阐扬文治与武功的政治行为。虽然从表面看来,只有现实的利害关系,并无绝对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但其中始终有一个不可逃避的无形原则,那便是循环反复的因果定律,正如《易经》泰卦爻辞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为政’果然如此,做人做事,何尝不是如此。这也就是曾子所说“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

上古之时,用“道”、“德”来理天下,战国以后,历代帝王以“霸”和“术”来治天下或争天下。所谓“霸”就是武力和权威,而“术”就是方法、手段。如果以“明明德”、“亲民”为出发点,那就可以成为历史上的“民君”了,正如西方马丁·路德所说的,不择手段,以达到最高道德目的。但说起来简单,古往今来,做到的又有几人呢?所以玩弄手段、自欺欺人毕竟是很危险的。

*****

就以历史的事实为证明,中华民族从来不肯侵略他人,不是以强权当公理的民族,只有“忍辱谦让”,化解其他民族的非礼侵凌,加以感化而融归于整体“人道”之中。所以在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武帝的时代,印度佛教的禅宗达摩祖师,决定要“东渡”中国传法。别人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去中国,他说:“震旦有大乘气象。”换言之,所谓“大乘气象”,就正如佛说的“娑婆”世界中的中国,确然具有慈悲(仁义)的精神。“娑婆”是梵音,它的意义,是说“难忍能忍”的“堪忍”的精神。

——整理自《原本大学微言》

以理服人,则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使国力强大。以德服人,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说:“靠武力称霸必须要以国富民强为基础,是武力压服而非心悦诚服,而以仁道称霸,以理服人,则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使国力强大。”。

上一篇 2023年05月03 04:11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14:49

相关推荐

  •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上一句是什么,雪却输梅一段香上一句是什么意思

    玉门关既是丝路重要关隘,雪却输梅一段香上一句是什么意思,也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题材和各种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唐代有关玉门关题材的诗歌达百余首,这些诗作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玉门关将民族自信刻入中国

    2023年05月24 310
  • 元曲形容人美,美得令人心醉的元曲

    史上最美的一首元曲,题目美,作者美,第一句美,最后一句更美!游弋于唐诗宋词的国度,看惯了柔情春花秋月,美得令人心醉的元曲,趟过了大好山河湖泊,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尝过了无数去日苦多,有时候就会不可避免

    2023年04月14 239
  • 写中秋的诗句

    最近好多读者给诗词君留言希望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中秋节诗词诗词君当然是爱你们的呀~今天给大家准备了96首中秋节诗词开不开心~中秋月二首李峤其一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其二圆魄上寒空

    2023年05月14 303
  • 草原诗句,赞美草原的优美诗句

    5月8日《检察日报》第4版吆喝他一声声吆喝,声音洪亮有时候感冒受风寒,声音嘶哑他的吆喝,是羊群唯一能听懂的他斜躺在山坡上山坡俨然成了他的姿势有时候阳光和露珠给他一轮虚构吆喝也有了弹性间或,羊群少了只羊

    2023年06月06 249
  • 元曲中描写冬天的生活场景,描写冬天的元曲

    天净沙·冬白朴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梅雪是冬天的主角,经常有人会争论:梅花好还是雪花好。王旭用这首诗告诉大家:花开两朵,两朵俱美。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

    2023年04月21 215
  • 缅怀逝去亲人的诗句,缅怀逝去的亲人的句子的诗句

    记忆,是忘川的河。回忆,是奈何的桥。思忆,是彼岸的花。忘川河上,奈何桥边,我可曾见过你?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

    2023年05月01 234
  • 狗改不了吃屎的下一句,狗改不了屎的骂老公的句子

    1、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几千年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骨子里的是根深蒂固的。只要你能够深刻理解他的含义,相信你就不会再上当受骗。那些贪小便宜抱着侥幸投机心理的人,那些自以为得到运气眷顾的人还需要深深的体会。

    2023年05月25 309
  •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全诗,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全诗

    在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折柳寄情是令人难忘的一幕。伴随着《送别》那动情的音乐,一群姑娘手捧随风摇曳的发光柳枝,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全诗,漫天柳絮飞舞。诗情画意的场景,使人沉醉不已。折柳送别是中国古老的民间

    2023年04月24 262
  • 铁打的汉子下一句是什么,铁打的女人下一句

    47岁的巨石强森结婚,已经从硬汉转为可爱风,COS大力水手惹人喜欢巨石强森应该是目前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票房巨星,每年光大片资源就要接手五六个,像之前的《摩天营救》,《狂暴巨兽》还有火热的《速度与激情》

    2023年04月24 271
  • 萌妹二次元曲子,化身二次元萌妹

    好久没和大家分享音乐了,今天分享一下来自二次元萌妹子双笙的作品​中文歌词:1、《恋爱循环》《恋爱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恋爱circulation)是《化物语》第10集开始的片头曲,千石抚子的角色歌,演

    2023年04月21 282
  • 诗行怎么读,诗行读音是什么意思

    有一个词叫诗语,意思是诗的语言。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诗语【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

    2023年04月22 260
  • 元曲必背300首,元曲大全300首

    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元代: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23年04月18 22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