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元曲大家中,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他说:“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元曲大家中,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他说:“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豪放者学关卿,工锻炼者宗实甫,尚轻俊者号东篱。”

元四大家元曲四大家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没有以“四大家”称呼四人。这些说法表明,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是逐渐形成的。最终统一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代表作《窦娥冤》。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最大,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极强烈的现实揭发性,同时具有十分鲜明的反抗精神。他不满于当时社会动荡中激烈的阶级矛盾,表现了对上层腐败黑暗现象的揭示和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下层人民的同情和感伤。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1、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2。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其代表作《梧桐雨》,在元代杂剧的文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嗣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如今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与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人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白朴的翩作,所著作的内容,多源于历史传说,剧情多为佳人才子的风流韵事。比如记录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爱情故事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再比如写李千金冲破世俗礼教,自择配偶的《鸳鸯间墙头马上》。

元曲四大家分别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出生于1219年,死于1301年,被称为元代杂剧代言人,元代戏剧作家,他是“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整体风格充满忧郁,文章内容。

马致远,晚号“东篱”,以此来效仿陶渊明之志,他比关汉卿、白朴等人稍晚,其代表作为《汉宫秋》。马致远著有杂剧十六种,但是饮食时代变迂,多有遗失,现在存世的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江州司马青衫泪》《半夜雷轰荐福碑》《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西华山陈抟高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七种。其散曲作品辑车《东篱乐府》,其中收录小令104首,套数17套。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风。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又若神风飞于九宵,岂叮与凡马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元曲四大家 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白朴: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梧桐。

元四大家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在当时的元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时演唱元曲的伶人,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的作品被广泛地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饱含对陶渊明的歌颂,以景抒情,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赞郑光祖为“大美”颇具明德光辉之才能,名不虚传。而钟嗣成在《录鬼簿》中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满腹的锦绣文章和才学,才能写出这样惊人的字句来,今古相交,简直可以称之为“词坛老将伏枥”。而王国维也在《宋元戏曲史》给予了他“清丽芊绵,自成馨逸”“均不失为第一流”的评价。

上一篇 2023年05月21 05:37
下一篇 2023年04月10 14:22

相关推荐

  • 写元曲的歌视频,马致远写的元曲

    元·姚燧《醉高歌·感怀》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晚景。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2023年04月19 278
  • 小心驶得万年船下一句,小心驶得万年船全诗

    1、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

    2023年05月14 219
  • 有关立冬的诗句,10首最美立冬诗词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又是一年秋冬的交替,岁月的年轮又增加了一道痕迹。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10首最美立冬诗词,是冬季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伏

    2023年05月03 235
  • 描写头发的诗句,赞美长发飘飘的诗七绝

    今天是全国爱发日没想到吧头发也有专属的节日我国有超2.5亿人脱发平均每6人当中就有1人饱受脱发困扰且26—30岁是脱发的“高发”年龄段看到这个数据是不是感觉又掉了几根头发……与头发作伴的九种状态描写头

    2023年05月14 228
  • 形容环境优美的诗句,形容风景如画的唯美诗词

    7首描写景色的古诗,风景美如画,美得让人心醉。1、《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形容风景如画的唯美诗词,《浓似春云淡似烟》是一首写景诗,夕阳

    2023年04月12 248
  • 关于成语的诗句,含有成语的诗句100首

    1、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2、春意阑珊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古诗1、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23年05月18 235
  • 一片孤城万仞山全诗,《凉州词》古诗的译文

    在文人词出现之前,词作为一种新兴诗体,已于唐代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民间曲词,或因浮艳淫靡,或因粗俗直露,或因其他,而后渐渐式微,乃至失传近千年。直到1900年,考古探险家发现了敦煌石窟,民间曲子词才重

    2023年05月29 233
  • 穷则独善其身的下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常常,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会感激,在我们失败时激励我们的人;我们会感恩,在我们苦难时帮助过我们的人。但我认为,需要我们感恩的,不仅仅是某些人,还有这个世界。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来自这个世界。

    2023年05月10 264
  • 元曲名句摘抄句子作文开头,名言名句作文的好开头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诗词君要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023年04月10 289
  • 青山诗句,青山不语仍自在,微水无痕亦从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青山不语仍自在,微水无痕亦从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诗人杜牧描写深秋山林景色的一首七言绝句。除了杜牧的山行外,还有其他诗人写的有关山行的诗词。古诗

    2023年06月05 239
  • 关于诗歌的诗句,关于诗歌的诗句名言

    诗言志,语言情。诗词是生命的一道风景,如花摇曳在风雨中,却盛开在心间……1、《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

    2023年04月23 281
  • 赞美人的诗句,称赞对方很优秀的诗句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女人如缤纷花朵,装点和芬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许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也许是一个优雅的姿式,称赞对方很优秀的诗句,也许是一个浅浅的笑意,也许是一句淡淡的问候,也许是一个无言的关怀,也许

    2023年05月26 25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