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元曲大家中,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他说:“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元曲大家中,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他说:“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豪放者学关卿,工锻炼者宗实甫,尚轻俊者号东篱。”

元四大家元曲四大家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没有以“四大家”称呼四人。这些说法表明,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是逐渐形成的。最终统一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代表作《窦娥冤》。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最大,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极强烈的现实揭发性,同时具有十分鲜明的反抗精神。他不满于当时社会动荡中激烈的阶级矛盾,表现了对上层腐败黑暗现象的揭示和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下层人民的同情和感伤。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1、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2。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其代表作《梧桐雨》,在元代杂剧的文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嗣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如今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与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人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白朴的翩作,所著作的内容,多源于历史传说,剧情多为佳人才子的风流韵事。比如记录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爱情故事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再比如写李千金冲破世俗礼教,自择配偶的《鸳鸯间墙头马上》。

元曲四大家分别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出生于1219年,死于1301年,被称为元代杂剧代言人,元代戏剧作家,他是“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整体风格充满忧郁,文章内容。

马致远,晚号“东篱”,以此来效仿陶渊明之志,他比关汉卿、白朴等人稍晚,其代表作为《汉宫秋》。马致远著有杂剧十六种,但是饮食时代变迂,多有遗失,现在存世的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江州司马青衫泪》《半夜雷轰荐福碑》《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西华山陈抟高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七种。其散曲作品辑车《东篱乐府》,其中收录小令104首,套数17套。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风。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又若神风飞于九宵,岂叮与凡马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元曲四大家 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白朴: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梧桐。

元四大家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在当时的元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时演唱元曲的伶人,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的作品被广泛地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饱含对陶渊明的歌颂,以景抒情,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赞郑光祖为“大美”颇具明德光辉之才能,名不虚传。而钟嗣成在《录鬼簿》中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满腹的锦绣文章和才学,才能写出这样惊人的字句来,今古相交,简直可以称之为“词坛老将伏枥”。而王国维也在《宋元戏曲史》给予了他“清丽芊绵,自成馨逸”“均不失为第一流”的评价。

上一篇 2023年04月22 04:00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10:42

相关推荐

  • 体现亲情的诗句,表现亲情最为重要的诗句

    在诗意的生活中,表现亲情最为重要的诗句,从来都不缺少亲情。古代的很多诗人,都把他们对养育之恩的感激,身为游子对家、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写进了诗里。亲情,是人世间不求回报的关爱。亲情如雨露,让人学会爱和感

    2023年04月22 286
  • 关于天涯的诗句,有天涯有情怀的诗句

    01、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02、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03、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李商隐《天涯》04、翻被

    2023年05月23 304
  • 关于关羽的诗句,关羽最霸气的一首诗

    就三国这段历史而言,它距离我们有这将近两千年的距离,关羽最霸气的一首诗,在时光的长河中有着也众多先贤都对这段历史十分感兴趣。本篇来聊聊诗词中的关羽。,写在前面,本篇只统计了“关羽”这个关键词,共计18

    2023年05月19 244
  • 雪景的诗句,形容雪很美的诗句

    多地初雪已至,我们为大家准备了100句关于雪的诗、词、文,就在赏雪中领略诗人那浓浓的雪中情意吧。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查辛香《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3年05月28 242
  • 写兰的诗句,描写兰花的古诗

    古人咏兰诗词集萃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赠友人(咏兰花)唐·李白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

    2023年05月14 223
  • 听其方下一句是什么,任何成就都是下一句是什么

    拥有预警机是中国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20世纪90年代初,预警机研究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要捍卫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以及47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疆域,研制预警机成为我国国防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们不但要研制

    2023年04月10 254
  • 残月的诗句,残月人生感悟诗句

    残月人生感悟诗句,那时江南戏游,曲径清幽,谁一场邂逅,一生等候;那时残月如勾,浊酒入喉,谁人比花瘦,皆因离愁;那时国土难收,敌犯九州,谁一夜白头,满城皆忧;那时亭台阁楼,弦声清悠,谁持萧伴奏,似水温柔

    2023年04月12 235
  • 明灭可见上一句

    小石潭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景、记人等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重点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青葱的树枝,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

    2023年05月27 300
  • 红掌拨清波的上一句,哦哦哦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朝著名诗人,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7岁能诗,据说《咏鹅》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后曾跟随徐敬业公开反对武则天,失败后不知所终,代表作品有《在狱咏蝉》、《讨武氏檄》、《帝京篇》等。1.野昏边气合,烽迥

    2023年04月12 232
  • 造化钟神秀的下一句,造化钟神秀用来形容什么

    提起杜甫,我们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个愁容满面的中年人。他会在战乱时痛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亦会在乱世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会在茅屋憧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在

    2023年05月14 242
  • 未来可期上一句是什么,未来可期的全句

    比如“大禹治水”,它让我们相信人定胜天,只要不惧艰难、智慧应对,最终定能征服困难。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决定着我们的发展和治理一定比其他国家更有难度。不管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矛盾,

    2023年05月11 306
  • 最奇特的河水的诗句,关于关于最奇特的江河的诗句

    曹世清1926年4月生于安徽贵池县山村,幼年求学国文成绩名列前茅,颇喜诗词散文绘画,关于关于最奇特的江河的诗句,长期从业公司财务工作,虽职业与爱好不对口,仍自修不辍。解放后曾从龙榆生先生学习诗词。夕照

    2023年06月05 29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