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元代背景的元曲,元曲的代表人物是

元代戏曲艺术有很大发展,元曲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杂剧和南戏),而杂剧以其艺术上的创造性、内容上的现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一、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体裁。小

元代戏曲艺术有很大发展,元曲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杂剧和南戏),而杂剧以其艺术上的创造性、内容上的现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代表。

一、散曲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体裁。小令源于唐末五代。通常以一只曲子为一首,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但可以将这只曲子再重复一遍,也可采用“带过曲”的方式,即续写一二个宫调相同而音律衔接的曲调。每句用韵,并加衬字,形成腔格固定、表达自由的特色。由不同曲牌同一宫调的若干支小曲联缀成套,称为套数或散套。散曲共有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小石调、南平调、般涉调、歇指调、商角调、双调、商调、角调、宫调、越调。散曲曲调来源很广泛,有来自民间的“里巷之曲”,又有北方、西域少数民族的“胡夷之曲”。明人徐渭云:“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春,壮伟狠戾。武夫上马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徐渭《南词叙录》)明人王世贞则云:“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者,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王世贞《曲藻序》)可见,元散曲是继承宋金人词,吸引民间俗曲和少数民族乐曲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新体文艺。

代表元代背景的元曲

元人杨朝英编《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和《阳春白雪》,选录元人散曲,传世至今。明人朱权编《太和正音谱》,收录元散曲家187人,另有“词林英杰”150人,除董解元为金人外,共336人。前期曲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卢挚、王和卿等人,后期曲家有刘致、张可久、乔吉等人。元代少数民族曲家人才辈出,见于记载的有畏兀儿人贯云石、全子仁,回回人马九皋(马昂夫、薛昂夫)、萨都剌、丁野夫、兰楚芳、赛景初、沐仲易、虎伯恭、王元鼎、阿里西英、阿里耀卿、大食惟寅等,康里人不忽木、金元素、金云石等,女真人奥敦周卿、王景榆、李直夫等,蒙古人阿鲁威、杨讷等。其中不忽木之词,朱权评为如“闲云出岫”,马九皋之词如“松阴鸣鹤”。而贯云石尤以散曲闻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收其作品甚多,其号酸斋,与号甜斋的曲家徐再思齐名。后人将他们的作品合辑为《酸甜乐府》。朱权评其词如“天马脱羁”,姚桐寿称其“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可彻云汉”(姚桐寿《乐郊私语》)。

二、戏剧元代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两大系统。

杂剧是我国历代歌舞艺术、讲唱伎艺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戏曲形式。

我国戏剧产生于唐代。自宋开始,一些大城市就曾建立勾栏、瓦舍,许多民间艺人在里面进行说唱表演。金中都的院本,就是宋代市民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四大元曲的由来:“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

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它以(唱)为主,唱词由同一宫调的套曲组成,句尾入韵,并有科(动作)、白(念白)相配合表述剧情。每一出剧通常分为四折,剧前或两折之间可加“楔子”。演出时由一个演员(正末或正旦)演唱到底,其他演员只作配合的科白。杂剧初盛于山西、河北,大都(今北京)是前期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玉京书会等是大都创作剧本和唱本的团体。据《录鬼簿》、《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等书记载,元代杂剧作家约有二百多人,剧目六百余种,现在一百五十余种。最著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被誉为“编修师首”、“杂剧班头”,自称“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通五音,六音滑熟”(关汉卿《石伏志》)。

明代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中说他“躬战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他共创作了63个杂剧剧本,现存曲目俱全的12个,科目残阙的3个。其中《窦娥冤》、《单刀会》、《拜月亭》等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王实甫的《西厢记》,《录鬼簿》中称之为“天下夺魁”。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名剧。关、马、郑、白,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代还涌现了不少成就卓著的少数民族杂剧家,女真人李直夫(蒲察李五)编有《虎头牌》等12种,蒙古人杨讷编有《刘行首》等18种,回回人丁野夫编有《赏西湖》等5种。也有反映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剧本,如吴昌龄等编有《老回回探狐洞》等多种。著名杂剧演员有朱帘秀等,回回女演员米里哈歌喉清婉,亦负盛名。

南戏又称“戏文”,原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剧,宋徽宗宣和年间开始流行,到南宋时已很兴盛。明祝允明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祝允明《猥谈》)入元后,“南戏”被当作“亡国之音”而遭受歧视。元中期后,由于杂剧转衰,南戏得到发展。南戏也由唱词和科诨组成。唱词多采自宋词和里巷歌谣,其曲调除民间曲调外,还有大曲、曲破、佛曲、舞队、影戏、鼓板、唱赚等,但不限宫调,不限折数,一剧演唱也不限一人,比较自由灵活。同时,它的声腔也有了发展,“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昆山腔是元末形成的,“善发南曲之奥”的昆山人顾坚起了很大作用(魏良辅《南词引正》)。海盐腔的首创者是畏兀儿人贯云石,“今世俗所谓海盐腔,实发于贯酸斋,源流远矣”。

1、关汉卿,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2、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等。3、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4、白朴:《天籁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

现存宋元南戏剧本残本十余种,元曲的代表人物是,见于记载的存目约170种。南戏作家也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

诗词和民歌元代诗词。后人评论说:“元诗尤繁富观,诸作者多宗温(庭筠)、李(商隐),间学长吉(李贺),其病为纤浓,为繁缛。”“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丽,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

元初诗坛,北方以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等为代表,风格淳朴;南方如方回,宗江西诗法,戴表元力主变宋代静细清新句法。

元朝后期的诗坛以杨维桢最著名,其诗号称“铁崖体”,其七古歌行追求新异,竹枝词清新通俗。作品中不乏现实主义作品,如反映盐民悲惨生活和揭露盐商骄奢淫逸的《盐商行》等,又有讽刺张士诚一伙新生地主分子的不少诗篇。王冕的诗也有不少揭露元末社会矛盾的,如《伤亭户》、《江南妇》等。哈剌鲁人乃贤、回回人丁鹤年等也有许多很好的诗篇。民歌。元代民歌丰富多彩,流传至今的有一百多首。民歌的作者大多没有留下姓氏,但他们仇视封建压迫的心情十分强烈,对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却加以同情和赞颂。元代劳动人民创作的民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贪官污吏是人民最直接的掠夺者和压迫者。元代民歌中相当一部分是讽刺贪官污吏的。按元朝惯例,廉访司官员巡视州县时用金鼓迎送,其音节是二声鼓一声锣;起解杀人盗也用金鼓,其音节是一声鼓一声锣。由于官吏“赃污狼藉”,在老白姓看来官与盗一个样。有民歌云: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迎人与贼不争多。有些民歌把矛头直指当时的最高当权者。后至元初“太师丞相伯颜专权蠹政,贪恶无比”。其侄脱脱发动政变,将伯颜贬到南恩州(今广东阳江),途至南昌卒,寄棺驿舍,有人题诗于壁云: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

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脱脱上台后,力图通过“更化”政策挽救时局,但社会矛盾已无法缓和,农民起义即将爆发。浙江温台地区流行一首民谣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在广大群众看来,脱脱主持的“开河”、“变钞”,是元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在一首《醉太平小令》说“开河变钞祸根源”;另一首诗则说:“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民歌也是起义军用来动员群众的工具。众所周知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就是韩山童、刘福通等农民领袖散布的。起义爆发后,人民群众则通过民歌来表达他们对起义军的热爱。至正十五年(1356)松江流行的一首民歌极其生动地描绘了起义军占领松江时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的心情: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书画元代没有画院,画家多是士人,因而摆脱了南宋画院形式主义的习气,逐渐形成写意的画风。写意,这是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抒写孤傲清高的情趣。开一代风气的大画家赵孟頫就主张“不求形似”。

一、著名元曲有:(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

元末画家倪瓒在自题画墨竹中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种写胸中逸气而不求形似的风格,正是元代绘画的特征。赵孟頫是元代书画的巨匠。元代陶宗仪称:“孟頫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他提倡人物画要继承唐人技法,山水画要学五代人董源、巨然。他作画精于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并以书法笔调写竹,用“飞石”法画石,自成清腴华润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圆转流美,骨力秀劲,世称“赵体”,“篆、籀、分、录、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史·赵孟頫传》)。他的书画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

在赵孟頫、高克恭之后,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称“元四家”。黄公望善画山水,设色以浅绛居多,气势雄伟。吴镇善画山水竹木,笔力劲爽,墨气淋漓,能画出山川林木峥嵘郁茂景气。倪瓒之画常有很多题跋,抒发画家的胸中逸气。王蒙为赵孟頫之甥,山水画融各家之长而独创一格。此外,钱选善人物花鸟,任仁发善人物鞍马,王冕善梅竹,著有《梅谱》一卷。书法与赵孟頫齐名的是康里人巎巎,“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元史·巎巎传》)。畏兀儿人边鲁、的颜不花,回回人丁野夫、萨都剌亦善画。畏兀儿贯云石、边鲁、沙剌班、盛熙明善书法,盛熙明有《书法考》八卷;回回人瞻思、赛景初,钦察人泰不华善书法。

1、《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白话翻译: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07:22
下一篇 2023年04月09 22:20

相关推荐

  • 写景最美宋词元曲,最美宋词元曲十首

    阳春曲·春景胡祗遹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2023年04月16 211
  • 唯美的爱情诗句,最美的爱情古诗

    三十句唯美浪漫的神仙诗句,请大家分享。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二、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1、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023年06月01 263
  • 元曲名家1300篇,元曲的四大名家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

    2023年04月19 287
  • 三更酒醒残更在下一句,三更酒醒残灯在

    《临江仙》,唐教坊曲,来源甚广。初双调小令,用作词调。三更酒醒残灯在,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临江仙》唱时

    2023年04月20 262
  • 描写快乐的诗句,古人表达快乐的诗句

    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表达快乐的诗句如下: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朝辞白帝彩去间,千

    2023年04月24 233
  • 白朴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

    2023年04月18 299
  • 描写友谊深厚的诗句,表达真挚友情的古诗

    人生在世,有人幸会知心人,有人重逢旧时友。纷纷扰扰,痴痴念念,离不开一个字:情。今年,经历疫情,很多人更加懂得朋友的珍贵,更会珍惜友情。今天送上7首古诗,带你看古人如何表达真挚友谊!《送别》唐·王维下

    2023年05月24 248
  • 元曲里有哪些词,十里春风不如你元曲

    元曲和唐诗宋词齐名。是我国文学史中的一束奇葩。元曲包含两类文体,一类是散曲,包括小令、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另一类就是包括对白、专为表演的杂剧,名篇包括《窦娥冤》、《西厢记》等。元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

    2023年04月20 272
  • 怎得梅花扑鼻香上一句,梅花三弄歌曲赞美说说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习近平在参观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时,用这句古诗词勉励高三学子,2011年8月21日原文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上堂开示

    2023年06月05 306
  • 哪有元曲赏析,元曲名篇欣赏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0 266
  • 古诗宋词元曲合集,除了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什么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

    2023年04月11 207
  • 坐地起价下一句是什么,坐地起价的幽默句子

    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过一个英雄梦:青衣白衫,行侠仗义,持剑闯天涯,成为一名逍遥自在的大英雄。曹操曾说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坐地起价的幽默句子,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

    2023年05月13 29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