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喜元曲胡演奏曲剧,曲剧的曲胡表演

捐书现场前排右四宋喜元、右五王秀玲彭忠彦/文陈素贞/图乡音袅袅、乡韵悠悠、乡情绵绵——5月14日上午,在汝州市曲剧团演播大厅,耄耋之年的曲胡大师宋喜元和曲剧大师王秀玲——一对艺术伉俪饱含对家乡的一腔真

捐书现场 前排右四宋喜元、右五王秀玲

彭忠彦/文 陈素贞/图

乡音袅袅、乡韵悠悠、乡情绵绵——5月14日上午,在汝州市曲剧团演播大厅,耄耋之年的曲胡大师宋喜元和曲剧大师王秀玲——一对艺术伉俪饱含对家乡的一腔真情,把凝结一生艺术心血和精华的《河南曲剧调门150首》《王秀玲艺术选粹》捐给家乡的曲剧团、档案馆和图书馆等部门,然后打开话匣子说出了一串的地道家乡话。

宋喜元指导汝州市曲剧团青年琴师伴奏

“老乡见老乡,话儿流水长。我是哼着家乡的曲子从圪料(寄料)镇走出的农家娃……”

“俺是汝州的儿媳妇。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汝州是曲剧的根……”

王秀玲指导汝州市曲剧团青年演员学艺

这暖心暖肺的时刻,我忽然就想起了唐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宋喜元和王秀玲虽然也是少小离家,但因一生痴情曲剧的缘故,每每总是和故乡会面,加之夫妻都是曲剧艺术的大师级人物,亮相舞台,荣耀故土,因而他们回归故里的境况和贺老夫子当年就大不一样了!遂斗胆偷梁换柱改诗曰:“少小离家岁岁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俱相识,笑迎大师唱曲来”

是《秦雪梅》。曲剧李小双演唱的秦雪梅哭灵的曲胡伴凑也是秦雪梅,是由李小双所演唱,可以有效的提高更好的体验感受。

张付中指导弟子伴奏

汝州曲胡王娇娇是漯河市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汝州市曲剧团青年曲胡演奏员,曲胡大师宋喜元再传弟子,师从于曲胡名家,国家一级琴师。

老来倍思乡,年年传佳音。每年的曲剧节前夕,我总要接到曲胡大师宋喜元先生的电话,暖心的乡音,幽默的话语,真挚的感情表达中道出了他和老伴要为曲剧节做些实事的初衷。今年的5月18日是曲剧登台第95个年头,4月下旬就又接到了宋老的电话,告诉我他主编的《王秀玲曲剧艺术选粹》和《河南曲剧调门150首》出版发行,特地从出版社购买100多本,送给家乡的曲剧团、档案馆和图书馆等部门。我放下电话满腔感动和激动,思潮翻涌。

刘艳丽手把手指导青年演员

李白曰:“长江波涛连天涌,不及汪伦送我情”我曰“汝海波涛连天

作家彭忠彦(左一)摄影家陈素贞与大师合影

宋喜元曲胡演奏曲剧

涌,不及曲剧乡情浓”是曲剧把年近期颐的艺术伉俪浓浓的乡情传递给了家乡,乡亲也把引以为荣的游子盛名镌刻在心灵的丰碑上,代代传颂!

曲胡小女孩是河北的,根据曲胡小女孩个人社交账号简介中写到自己是河北邯郸曲剧团的成员。曲胡小女孩是一个热爱中国戏剧的小女孩,自学的二胡为了演奏戏剧。

与曲剧团班子合影

宋喜元曲胡演奏曲剧

汝州有句古老的俚语:“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还有讥讽现代某些农家娃忘本丢根的经典:“有的人红薯屁还没放净,就忘了家乡和祖宗”而曲胡大师宋喜元、曲剧大师王秀玲从艺70多年来,声名显赫,时刻不忘故土,反哺家乡。这次捐书活动二位大师可是颇费了一番苦心。原定5月10日回来,可是王老感冒输液推迟到了14日。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二位大师要带上他们的弟子青年曲胡演奏家张付中和当今曲剧舞台第一旦刘艳丽同往,共同观看和指导汝州曲剧团演员们的演出。汝州曲剧团演出后,刘艳丽走上舞台手把手教授青年演员技艺,张付中伴奏,刘艳丽演唱示范,让基层剧团演员受益匪浅。时过中午,宋喜元和王秀玲兴趣正浓,宋老战巍巍走上高台,指导为家乡剧团琴师伴奏。台下的王秀玲大师为曲剧演员一一点评。二位大师在一招一式中谆谆教诲,殷殷之情令人感动。

王秀玲传艺

刘艳丽传艺

宋喜元曲胡演奏曲剧

张付中伴奏演出

2021年5月15日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18:19
下一篇 2023年05月18 14:37

相关推荐

  • 古诗句励志,描写心情高兴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23年04月26 269
  • 关于梨花带雨的诗句,最经典的梨花带雨诗词

    文|李保才一借雪七分一抹寒,匀霜满树似生烟。茕茕带泪婵娟醉,楚楚勾魂骚客怜。不掩清芬入禅境,犹怀高雅列仙班。无情最是东风落,唯恐俗尘蚀玉颜。二临山一顾忘年龄,片片勾魂如梦中。嫩蕊枝枝犹带雨,冰心点点正

    2023年05月31 288
  • 宋词元曲杰出人物,杰出人物的出现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唐代盛行诗,宋代流行词。到了元代,产生了元曲。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元曲大大丰富了元代人的精神生活。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和宋词比较像的。我们见得最多的是散曲。今天,诗词君

    2023年04月12 226
  • 升米恩斗米仇下一句是什么,大恩之后必有大仇

    小的时候,经常听妈妈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时候,对这句话颇为不屑。认为是大人的刻板印象,并不定很正确。可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才明白:妈妈说的话,都非常用道理。儒风君总结了10句妈妈常说的名

    2023年04月11 224
  • 描写乡村美景的元曲,描写乡村美景的诗句

    元曲是兴盛于元朝时期的一种文艺形式,其历史地位足以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三者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

    2023年04月21 241
  • 表示有缘分的诗句,感叹人生缘分的诗句

    “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所有的相遇,便如张爱玲所说的那样: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感叹人生缘分的诗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

    2023年05月03 253
  • 笑而不语下一句是什么,苦而不言笑而不语的图片

    红尘的历练,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着人生的境界人生,都要经历从稚嫩到成熟,从青涩到老练,从张扬到内敛,从浓烈到淡雅的过程。我觉得这句话特别的有道理。我可以具体解释一下。笑而不语是一种成长,也就说你在心理层

    2023年05月20 253
  • 独在异乡为异客下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解释

    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华山以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023年04月24 294
  • 关于文化传承的诗句,传承优秀文化的古诗词

    中国诗词,堪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国粹,古代的文人墨客用精妙绝伦的文字,描述凄美的文字,传承优秀文化的古诗词,李清照的“黄花廋”绝美,柳永“晓风残月”的别离情愫,下面整理了50首凄美绝伦的诗句,是否能打动

    2023年05月10 284
  • 关于家温馨的诗句,家庭幸福的经典古诗

    冬天来了,天寒地冻,喝热热的汤,去身体里的寒气。想和你一起坐在红泥小火炉旁煮一壶绿蚁新醅酒,看那窗外纷飞的雪落在梅花枝头。冬天了,更要读一读温暖的诗词,去一去心里的寒气。30个温暖的冬日诗词,天气转冷

    2023年04月17 264
  • 元曲选外编校注,校注注意什么

    《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蒋星煜主编齐森华叶长海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一唐诗、宋词、元曲,中国韵文的三个高峰,留下了三份丰厚的遗产。但是,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唐代是相当繁荣富强的皇朝,疆土辽阔,历史绵长,

    2023年04月19 252
  • 八仙过海下一句,各显神通下一句

    一拂尘甩出故事的太上老君1985年香港亚视制作的《八仙过海》一定是我看过的最早的仙侠剧吧?那时候还没有仙侠这个说法,应该说是一部神话剧。歇后语故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原指八位仙人法力无边,在过东海

    2023年04月14 3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