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唐教坊曲,来源甚广。初双调小令,用作词调。
三更酒醒残灯在,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临江仙》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可谓“曲中多少恨,唱不尽临江仙”
《临江仙》
【明】 杨慎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词为千古名篇,流传甚广。它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临江仙》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是一首送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词的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临江仙》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篷. 陆 游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 甫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查慎行 如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查为仁 未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 风一更。
【南唐】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南渡以后,清照词风,从清新俊逸,变为苍凉沉郁,这首《临江仙》是她南渡以后的第一首能准确编年的词作。
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笔法来表达。少女时代的清纯,中年时代的忧郁,一化而为老年时期的沉隐悲怆。
《临江仙》
【宋】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 ●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宋·晁端礼)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宋·郑里肖)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临江仙》
【五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全词最为独特之处当在下阕,在于虚境实写,化虚为实,而又虚中浸实,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词人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写离愁却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的意思:三更时候从醉酒中醒来,只见残灯还在,人就躺卧在那儿静静地聆听着船外的夜雨,潇潇地落打着船篷。这句诗出自陆游的《东关》全诗:烟水苍茫西复东,扁舟又系柳阴中。三更酒醒残灯。
词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处处反衬出词人的内心世界。
《临江仙》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 ●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宋·晁端礼)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宋·郑里肖)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