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的另一位主演,唐明皇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钱振荣也表示了他对“陨玉”一折戏的喜爱,元曲,“还有最后一场‘听雨’,在杨贵妃死了以后,唐明皇终日深陷在失去杨贵妃的痛苦回忆中,不管是风声还是余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折磨。”钱振荣表示,唐明皇让出皇位,也失却了爱情,他有无上的权力而保不住爱情,又为权力而失去了爱情。他懊恼、愁郁、追悔、思念等诸多情思,在剧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梧桐雨》力图在文本、音乐、表演等多方面,元杂剧,糅合元杂剧与昆曲二者优势。该剧在整体结构上,保留了原著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基本体例;在内容上,增加上表现盛唐繁华的“霓裳羽衣曲”;在唱词上保留、沿用了白朴的华丽辞藻;在念白上做了一定幅度的修改再创,更为简洁流畅。
《梧桐雨》力图在文本、音乐、表演等多方面,糅合元杂剧与昆曲二者优势。该剧在整体结构上,保留了原著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基本体例;在内容上,增加上表现盛唐繁华的“霓裳羽衣曲”;在唱词上保留、沿用了白朴的华丽辞藻;在念白上做了一定幅度的修改再创,更为简洁流畅。
元曲是指元杂剧和元散曲一起的合称。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这是一种。
昆剧《梧桐雨》成功的在当代昆曲舞台上复活了700年前的珍贵戏曲遗存,但该剧编剧罗周表示。《梧桐雨》今番搬上昆曲舞台的最高价值,倒并不是它塑造了怎样独特的帝妃形象,或者它对李杨爱情做了怎样不同寻常的演绎。而是,“我们寻找到了一种推开元杂剧宝库大门的方法,以此为端点尝试,我们就有可能激活已经消失舞台数百年、其历史比昆曲更为久远的元杂剧,使仅留下文本,而且是大量文本的它们复现于舞台,对我们古典戏曲之传统精髓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我们现当代的戏曲创作,产生积极的指导引领借鉴作用。”
元曲分为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元杂剧):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