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第①首出自北宋至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同学。
花独自地飘零着,水自顾地流淌着。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微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②首是出自晚唐时期的诗人写的《题都城南庄》。这首诗是在他参加完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的南郊偶遇了一位美丽的少女,第二年清明节重访此地时却没有遇到。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珍贵、充满感情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今日故地重游,那美丽的姑娘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在春风之中。
[微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第③首出自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词人同学的《木兰花》;这句诗主要表达两个非常要好的人如果能一直保持当初见面时的美好感觉,哪里还会有秋风怜悯画扇的悲凉呢。
如果人生都如初次见面时的那般美好,又怎么会有现在的相离相弃之苦呢?
[微风]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微风]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第④首出自南宋时期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的同学,也是著名的将领、文学家;此诗是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后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望远。喜欢登高望远。为做新词而勉强说愁。
而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微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⑤首出自五代十国时的南唐末代国君君主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虞美人》,堪称“绝命词”。把思愁比喻为一江春水,最贴切连绵不断的忧愁。作为国君,李煜无疑是失败的,是平庸的,但是作为词人,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个哀愁,就像这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微风]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灌入愁肠,就当化作相思的眼泪。
愁的诗句 1、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兰陵王》 2、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3、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 4。
[微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2、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4、一曲阳关。
花儿总要凋零让人无可奈何,时光流转,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一人在小园的花香小径里徘徊。
[微风]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万点愁如海
[微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第⑨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同学写的《踏莎行》。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仅这一句就表达了自己很是想念深爱的人。
仕途迷茫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宋之问)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乡愁。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微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第⑩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好友王昌龄所写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的一句。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这首诗抒写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志同道合的友情。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