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梦华录》。
小伙伴看了吗?
没有的话,一定要吃下这颗安利!
这可不是简单地给大家推剧~
因为
剧情、人设、颜值、画面构图
不仅统统在线
剧里的艺术考研高频考点
简直不要太多!
快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壹 ·【元曲】
《梦华录》根据关汉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
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刊行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元曲选》。
元曲是指由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这句话是正确的。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
[玫瑰]考点链接:
元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元曲占有重要地位。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人。元曲发展的鼎盛时代是在元代,一般我们认为元曲代表元杂剧和元散曲。但是。
(1).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梧桐雨》《墙头马上》
(2).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之下,形成一种以北曲来演唱故事的形式;因其音乐基础是北曲,故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杂剧。
元杂剧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涉及家庭伦理、清官断狱、男女爱情、历史故事、神话仙话等多个方面,奠定了中国戏曲题材的规模。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没有唱曲的任务,只能念白。凡是由正末唱曲的杂剧,称“末本”,如《汉宫秋》;凡是由正旦唱曲的,称“旦本”,元曲是什么和什么的合称,如《窦娥冤》,
·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
·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西厢记》
贰 ·【宋代美学】
《梦华录》以宋朝为背景进行叙事,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历史上的宋代,极具视觉和精神上的美感,有些历史学家将之比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全民搞艺术,官方和民间均擅长“美“,士大夫阶层的雅文化和市井阶层的俗文化并存,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可以说没有一个朝代,比宋人更懂得美;正如没有一个人,比宋人更懂得生活。
[玫瑰]考点链接:
(1). 宋画:
真正让中国传统绘画大放异彩,走向成熟并影响至今的辉煌时代,当属两宋。宋代画家偏爱山水,不再仅是追求技术,更追求画中意境,少了矫饰之气,多了份自然平和。
既有展现文人含蓄内敛气息的《潇湘奇观图》,也有气势恢宏的《千里江山图》,范宽《谿山行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同时,宋代打破坊市限制,商品经济繁荣,因此展示喧嚣市井的风俗画也十分流行,比如《清明上河图》就展示了汴梁城的繁华。
· 北宋山水名家:
李成、范宽、郭熙、米友仁、王希孟。
· 宋代人物画成就较高,有表现帝王、百姓生活、历史人物等题材。绘画技法上,有写实、白描、简笔写意等人物画。
· 宋代风俗画打破了坊市制度,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因此表现百姓生活的风俗画题材在此时期十分流行。
· 宋代花鸟画在继承继承了五代时期花鸟画“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特点上,也出现了新的风格,比如崔白,改变院体花鸟,笔法写实,但表现题材具有野情野趣,代表作《双喜图》。此外,以梅兰竹菊为代表的君子画在此时也开始出现,比如文同的《墨竹图》。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
(2). 宋词:
最早的词是文人写给歌伎传唱的曲子,后来就形成长短不齐的固定句式,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述,表达复杂的心境。
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
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3). 宋茶:
《梦华录》中赵盼儿经营了一家赵氏茶铺,还秀了一手宋朝时非常流行的茶百戏,让大家大开眼界。中国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所以,在宋代饮茶之风盛行,开茶坊、茶肆、茶铺,确是一门好生意,城市中茶坊到处可见,就如今日的咖啡馆。“斗茶”成为一种全民活动。
·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始见于唐代,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采用“下汤运匕”即汤瓶注汤或用茶匙加水,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独特技艺。(是不是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咖啡拉花)
(4). 宋瓷:
宋代是瓷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数量和质量都堪称一流。宋瓷与元瓷相比,多了分细腻;与明清瓷相比,又少了些柔媚,更多的体现出内敛而清澈的质感。
· 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钧窑、定窑。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
①官窑:黑胎厚釉,釉层浓稠,形成“紫口铁足”;
②汝窑:天青色或月白色釉,云破天青(存世极少);
③哥窑:开片;白胎厚釉,有出筋效果;
④钧窑:窑变——氧化铜作着色剂,呈现玫瑰紫、海棠红;
⑤定窑:白瓷。象牙白瓷器是其精品之作。代表作“定窑孩儿枕”。
叁 ·【勾栏瓦舍】
北宋中、后期,汴京等都市中出现了表演“说话”的大型固定场所——勾栏瓦舍。
[玫瑰]考点链接:
元曲 ,又被称为散曲。元曲起源于“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2). 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的最初形态,其出现奠定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基础。话本的崛起和民间“说话”(即讲说故事)这一艺术形式的兴盛关系密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宋代“勾栏瓦舍”的出现,开创了中国式剧院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和元曲的区别是:1、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2、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
肆 ·【北宋东京】
北宋东京又称汴京、汴梁,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由唐汴州宣武军改。北宋先后共设有东、西、南、北四京,以东京为首都。
[玫瑰]考点链接:
· 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出自宋代画院画家张择端。
作品以长卷形式,将画面内容分为三段:郊区农村风光、虹桥及汴河两岸风光、城内外街巷市井风光。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初春时节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对研究北宋历史有很高的价值。
大家还发现了哪些考点
快来评论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