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下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含义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只有看破,人生才能真正放下,获得从容自在。看破【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含义,本来不可取不可说,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下一句

只有看破,人生才能真正放下,获得从容自在。

看 破

【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含义,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

人生如闪电、似露水,纵然精彩,也不过是转瞬即逝,什么也留不下。

所有人都会老去,都会死亡。

再多的财富也带不走,再大的权位也只能留给后来人。

我们的喜怒哀乐,聚散成败,随着时间这条单行线一闪而过,再不复返。

李白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无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佛家讲: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就是空,所以是与非都不重要。

人生也是空,所以所有的执迷都没有意义。

宣鉴禅师说:佛是臭狗屎。

不是大不敬,只是他已经看破,既然是空,那么冠冕狗屎,对佛都没有意义。

这段话出自《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里的句子。所谓"无所住",就是叫人不要执着,要坦然,缘来则应,去而不留,要超脱。所谓"生其心",就是生清净心,达到心无杂念,纤尘不染的境地。简介。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破,不懂人生的悲凉,每日为所得所失斤斤计较,到头来,不知道到底在忙碌什么。

一切终将失去,所以要懂得珍惜。

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不要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你的家人、爱人、朋友。

对财富的聚散尽量淡然,不执著,平安是福,知足就好。

放 下

佛经上有这样的故事:

梵志拿了两株花要供佛。

佛曰:“放下”。

梵志放下两手中的花。

佛更曰:“放下”。

梵志说:“两手皆空,更放下什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去祈求结果,但要有认真去做的心。 放在俗世简单来说:就是你只管按你的本意去做,不要去担心做出来的结果。 这样就没有困忧了。指的是人对世俗、对复物质的留恋程制度;。

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到了没有可以舍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

千难万难,放下最难。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纵然知道一切都是虚妄,一切都将化为尘土,现世人的无明和妄念也依然很难摆脱。

唐朝的大臣鱼朝恩拜见国师,问曰:“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时起?”

慧忠国师不客气地说:“佛法衰相今现,奴也解问佛法!”(佛法快要衰败了,像你这样的人也懂得问佛法!)

鱼朝恩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立刻勃然变色,正要发作,国师说“此是无明,无明从此起。”(这就是蒙蔽心性的无明,心性的蒙蔽就是这开始的。)

鱼朝恩当即有省,从此对慧忠国师更为钦敬。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

不是放下你的事业和家庭,而是放下你的虚荣、放下你的贪欲、放下你的愤怒。

对于别人的冒犯不会耿耿于怀,对于不明的财富不会贪心大动,对于曾经怨恨的人,不会暴跳如雷。

放下心灵的负累,人生才能往前看,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自 在

【译文】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执着在物质现象上,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感觉、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

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常谈的这两句话,勉强来描写,就是此心无事,像个镜子,心如明镜台,有境界来就照,用过了就没有。《金刚经》解释:《金刚经》提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

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

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心一动,妄念就升起,人生也就失去了自在清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保持心灵的平静和清净,人生才能真正自在。

渔夫在岸边晒太阳,有个企业家诱惑他,让他贷款买条船,这样下去几年就能还完贷款,再过几年公司就能初具规模,老了退休的时候,就能在岸边晒太阳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留恋,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它的下一句是:须菩。

渔夫回他,那我现在在干啥。

没有妄念,坚持本我,心不随外部环境的牵引,不随其转就是清净自在。

心即世界,心里清净无碍,世界自然也会变得干净起来。

所以我们要学会以清净看世界,欢喜过生活。

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妄想分别,对境界引发的相续心;心,指的是离开了事物的相续心,已不住,突破了无明的干预。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这样的人生,才自由自在,足够精彩。

水木然两本新书

《价值规律》+《世界在变软》

正式上市!

两本书很便宜,但字字如金

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四个字购买!

上一篇 2023年05月26 22:36
下一篇 2023年05月08 21:22

相关推荐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最佳10首古诗

    伴随着浓郁的粽香,伴随着激烈的龙舟赛鼓,又到一年端午时。端午,又称端阳、重午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相传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随即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有很多习俗,端

    2023年05月30 272
  • 有关雪的诗句,飞花令雪的诗句100首

    前几天,迎来了2019年的第一场雪,树枝上、房顶上都铺上了一层银白了,飞花令雪的诗句100首,不知道你哪里有没有下雪,你有出去玩雪吗?如果你那边没有下雪,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关于写雪的十首诗词。长相思

    2023年04月13 253
  • 诗句名言,诗名言

    有人说,如果你迷茫,就去传统典籍中寻找力量吧!在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养分,诗名言,迷茫时,读到其中的哲理,让人豁然开朗。隐娘今天要推荐古诗文名言警句101句,让你每天状态“满格”。1、天行健,君子以自

    2023年05月01 247
  • 形容榴莲美味的诗句,形容榴莲美味的比喻句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的动力!微信公众号每日更新,这里内容会延迟!!!拼多多果园答题题库九十一每周我们都会做一个总和的题库;后续还有其它栏目。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鲜榨国学!“何不食肉糜”是晋朝哪位皇

    2023年05月02 281
  • 蚍蜉撼树歇后语下一句,蚍蜉撼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每单元后面都会有日积月累,蚍蜉撼树的下一句是什么,其侧面体现了小学教学大纲,说明要想语文成绩优秀重点就在于平日积累!日积月累中有一块内容是歇后语,比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竹篮子

    2023年05月20 309
  • 倚窗听雨的诗句李清照,句句不提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可以说是他一生的

    2023年05月23 259
  • 己亥杂诗意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品简介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

    2023年04月22 248
  • 按季节分的诗句,关于季节的诗句

    《红楼梦》里有一副很妙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并不难懂,说的是,人情世故处处都有学问。在日常生活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子女之间等等各种关系,都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

    2023年04月30 232
  • 行路难全诗,行路难其一其二其三

    译典2021.7.26第463期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2023年04月25 225
  • 云开头的诗句,云开头的诗句唯美

    插画师|吉村诚司云彩之美,在于色彩。随着太阳的西移,瞬息之间,便转化千万种色彩,且色彩之巧,连画家都难以调和出来。云彩之美,在于形状。随着清风的吹拂,在天地间悄然变化,千姿百态,映入眼帘,则可开启人们

    2023年05月30 209
  • 世事洞明皆学问下一句,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全诗

    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全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2014

    2023年05月18 294
  • 空有一副好皮囊下一句,说女人空有一副皮囊啥意思

    面如冠玉。秦末汉初,说女人空有一副皮囊啥意思,杨武县护乡。有一个人叫陈平,他身材魁梧高大,长得清秀英俊,相貌堂堂,是当地有名的美男子。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人肯把女儿嫁给他。当地有一个叫张负的富人,他的

    2023年05月02 27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