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下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含义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只有看破,人生才能真正放下,获得从容自在。看破【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含义,本来不可取不可说,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下一句

只有看破,人生才能真正放下,获得从容自在。

看 破

【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含义,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

人生如闪电、似露水,纵然精彩,也不过是转瞬即逝,什么也留不下。

所有人都会老去,都会死亡。

再多的财富也带不走,再大的权位也只能留给后来人。

我们的喜怒哀乐,聚散成败,随着时间这条单行线一闪而过,再不复返。

李白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无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佛家讲: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就是空,所以是与非都不重要。

人生也是空,所以所有的执迷都没有意义。

宣鉴禅师说:佛是臭狗屎。

不是大不敬,只是他已经看破,既然是空,那么冠冕狗屎,对佛都没有意义。

这段话出自《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里的句子。所谓"无所住",就是叫人不要执着,要坦然,缘来则应,去而不留,要超脱。所谓"生其心",就是生清净心,达到心无杂念,纤尘不染的境地。简介。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破,不懂人生的悲凉,每日为所得所失斤斤计较,到头来,不知道到底在忙碌什么。

一切终将失去,所以要懂得珍惜。

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不要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你的家人、爱人、朋友。

对财富的聚散尽量淡然,不执著,平安是福,知足就好。

放 下

佛经上有这样的故事:

梵志拿了两株花要供佛。

佛曰:“放下”。

梵志放下两手中的花。

佛更曰:“放下”。

梵志说:“两手皆空,更放下什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去祈求结果,但要有认真去做的心。 放在俗世简单来说:就是你只管按你的本意去做,不要去担心做出来的结果。 这样就没有困忧了。指的是人对世俗、对复物质的留恋程制度;。

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到了没有可以舍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

千难万难,放下最难。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纵然知道一切都是虚妄,一切都将化为尘土,现世人的无明和妄念也依然很难摆脱。

唐朝的大臣鱼朝恩拜见国师,问曰:“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时起?”

慧忠国师不客气地说:“佛法衰相今现,奴也解问佛法!”(佛法快要衰败了,像你这样的人也懂得问佛法!)

鱼朝恩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立刻勃然变色,正要发作,国师说“此是无明,无明从此起。”(这就是蒙蔽心性的无明,心性的蒙蔽就是这开始的。)

鱼朝恩当即有省,从此对慧忠国师更为钦敬。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

不是放下你的事业和家庭,而是放下你的虚荣、放下你的贪欲、放下你的愤怒。

对于别人的冒犯不会耿耿于怀,对于不明的财富不会贪心大动,对于曾经怨恨的人,不会暴跳如雷。

放下心灵的负累,人生才能往前看,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自 在

【译文】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执着在物质现象上,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感觉、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

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常谈的这两句话,勉强来描写,就是此心无事,像个镜子,心如明镜台,有境界来就照,用过了就没有。《金刚经》解释:《金刚经》提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

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

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心一动,妄念就升起,人生也就失去了自在清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保持心灵的平静和清净,人生才能真正自在。

渔夫在岸边晒太阳,有个企业家诱惑他,让他贷款买条船,这样下去几年就能还完贷款,再过几年公司就能初具规模,老了退休的时候,就能在岸边晒太阳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留恋,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它的下一句是:须菩。

渔夫回他,那我现在在干啥。

没有妄念,坚持本我,心不随外部环境的牵引,不随其转就是清净自在。

心即世界,心里清净无碍,世界自然也会变得干净起来。

所以我们要学会以清净看世界,欢喜过生活。

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妄想分别,对境界引发的相续心;心,指的是离开了事物的相续心,已不住,突破了无明的干预。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这样的人生,才自由自在,足够精彩。

水木然两本新书

《价值规律》+《世界在变软》

正式上市!

两本书很便宜,但字字如金

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四个字购买!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05:46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19:55

相关推荐

  • 元曲唱腔的演化史,地球的演化史知识体系

    提到“唐诗宋词”,会很顺口接“元曲”。既然是“曲”,是怎么唱的呢?(图片来自东方IC)元曲其实就是北曲,属于早期的戏曲声腔之一。(图片来自东方IC)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

    2023年04月13 262
  • 关于爱情的诗句伤感,对爱情伤心失望的诗句

    听音乐,效果更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百花绣尽皆鲜巧,唯有鸳鸯

    2023年05月23 236
  • 元曲曲谱工具书推荐,关于元曲曲谱的书有哪些

    普天乐,曲牌名。南北曲皆有此曲牌,而所属的宫调不同。南曲属正宫,北曲属中吕宫,均可入词演唱。据王来庆、王永杰《论唐代燕乐大曲》,唐代燕乐大曲中曾用过的曲名有《梁州第一》《小梁州》《六幺遍》《伊州遍》《

    2023年04月17 213
  • 唐诗元曲六级翻译,元曲宋词唐诗诗经后面有什么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抒情方式,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其艺术

    2023年04月13 255
  • 关于阴天的诗句,阴天意境很美的诗句

    白居易曾经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写道:“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这是他晚年半隐居洛阳时,与刘禹锡等人宴饮,回忆早年在苏州为官时的情景。当时是夏至节气,阴天意境很美的诗句,中原洛阳一带正在麦

    2023年05月18 256
  • 归的诗句,含有归字的诗句飞花令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一句话,含有归字的诗句飞花令,出自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其寓意为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或者小路上的花儿都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隐意:春天都到

    2023年05月04 250
  • 夕阳西下下一句,日落配一句话发朋友圈

    这个炎热的夏天碧空如洗夕阳西下云彩的涟漪令人惊喜上周五的互动话题征集了绿城园区的晚霞美图这几天绿小城收到了一大波绿粉投稿官微后台被绝美晚霞刷了屏△乌镇蘭园(摄影:绿粉-八千里路)△衢州兰园(摄影:绿粉

    2023年05月31 303
  • 道别的诗句,道别珍重的诗句

    世间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固然是欢乐的,可离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感伤。欧阳修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是人生常态。可诗词君还是喜欢李白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要分别了,就让我们饮中杯中的酒,最

    2023年04月26 261
  • 关于形容秋风的诗句,关于秋风的词语诗句

    我所能想到的最美的秋天都在唐诗宋词里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喜悦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疏旷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情致是“丛菊两开他日泪”的悲凉就让我们。走进这个金色的季节聆听诗人们的秋日心曲《山居秋暝》

    2023年05月04 263
  • 空天猎岁月静好下一句,岁月如此静好下一句

    团中央微博截图PGone的事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在舆论一片道德指责声中,岁月如此静好下一句,团中央亲自下场,独辟蹊径,以“教唆青少年吸毒”的理由,给了PGone致命一击,随手紫光阁、新华社等各大官媒转发

    2023年04月23 260
  • 关于太行山诗句,关于太行山的现代诗词

    绝句四首——咏太行一南北一纵八百里。万壑千峰天下脊。苦寒行里车轮累。魏武诗中肠路急。二南望中原北风烈。东接燕赵艳阳斜。八陉险道绵延处。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校。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2023年04月26 264
  • 妈的智障下一句对什么,宛如一个智障下一句

    从被判定为“不能走路”到独立行走;“站”在大学的讲堂上演讲;用颤颤巍巍的单指敲出了36万字的小说……这些或许看起来很容易办到,但是对于患有先天性小脑偏瘫的陈媛来说,要做到这些,背后的辛酸与付出了多大的

    2023年05月15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