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朴《双调·得胜乐·红日晚》
紅日晚,殘霞在,秋水共長天一色,寒雁兒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帶個字兒來?
巴不得天晚了也,我如今与小姐赴期去来。(下)(正旦同梅香上,云)今日因去后园中看花,墙头见了那生,四目相视,各有此心,将一个简帖儿约今夜来赴期。我回到绣房中,梅香,不知夫人睡去也不曾?(梅香云)我去看来。(下)(正旦做睡。
【注释】
白朴(公元1226~1306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真定(今山西河曲县)人,元代著名戏剧家。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墙头马上》是白朴的重要作品。写尚书裴行俭的儿子裴少俊与总管李世隆的女。
①"秋水"句: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
②"寒雁"句:古代有鸿雁传书之说。此句一本作"寒雁儿呀呀的叫天外"。
【翻译】
秋日傍晚,墙头马上元曲,水天一色,红日西坠,残霞满天,孤独的大雁在远处凄凉地鸣叫。凄清冷落的秋暮,听寒雁鸣叫,大雁呀怎不把 亲人的书信带来。
【作品简介】
墙头马上的故事保留得最完整的,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这个剧本不但比其原型《井底引银瓶》在故事情节上有了很大的丰富,而且在主题思想与人物性格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一个以私奔的悲剧结局作为鉴戒的主题,变成了。
【创作背景】
【赏析】
这首曲子写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幅绝妙的秋景图:红日照着西天的彩霞,灿 烂了半边天,远处水天相接,构成一片动人的绚丽。一行寒雁从空中掠过,呀呀的叫着向遥远的南方飞去。为什么它一个字 的消息也不给我捎来呢?这最后一句更加浓了整篇作品的凄苦悲凉。夕阳、残霞、秋水、寒雁,这些冷色调的意象与作者凄 凉的心情相呼应,虽也化用前人诗句却也了无痕迹。
谁能告诉我元曲《墙头马上》的原文。作者是白朴。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此剧的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 《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 四大爱情元杂剧之一 《墙头马上》的故事来源。
【作者简介】
【赛大家书法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