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三家村 张石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它以固定的形式为基础,无字开头七字诗句,主要由5、7、5构成的17个音节组成,一般要求其中有一个表现写作当下季节的季语。从历史上看,它并不是作为一首孤立的短诗而确立的,而是俳谐连歌的首句—“发句”,也就是连歌的第一句。连歌是一种多人连续吟咏的诗歌, 江户时代,著名俳人松尾芭蕉将“发句”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发句成了后世独立的俳句的源泉,现代的俳句创作主要用十七音节来吟咏。
江户时代诗人、画家与谢芜村的画与自题俳句。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有人说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诗歌,由于俳句只有十七个字,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最短的诗句获得最大的表现空间。它有时没有主语,有时没有谓语,有时没有宾语,它不是一种完整的诉说,也不是一种完整的描写,有时它会拒绝叙述所必须的语言成分,它常常是一种比喻,但是喻体的后面没有喻本,它有时是一种象征,但是却从鲜活的具象中抽象不出寓意,它有时是一段的自然精彩的剪裁,有时是一种情绪的寄托。它因缺失而获得无限,因短暂而通往永恒。它有时像一幅剪纸,单薄而美丽的形象在雕空了的环境中延宕,有时像一朵落花,在单薄的季语中流失得无影无踪……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处乡音尝谓我,哪般明月照人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无人可招。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二十四则·含蓄》中说:
无字开头的七字句子 1、无边落木萧萧下 ——唐· 杜甫《登高》 2、无花无酒过清明 ——宋· 王禹偁《清明》 3、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4、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1.求以无字开头和尘字开头的诗句 要押韵 以无字开头的诗句: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无处乡音尝谓我,哪般明月照人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5。.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日本的俳句因为只有十七个音节,因此经常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如日本现代俳人稻垣菊野(稲垣きくの)如下的俳句:
那本旧日历中 有相逢的日子 不能去扔
无诸东海上,有国在秦先。无限香云不断霞,凤凰台下谪仙家。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无成西别秦,返驾江南春。无利无名一老翁,笔床茶灶任西东。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无能。
逢ひし日のこの古暦捨てられず
稲垣きくの
这首俳句没有主语,而所说的事情是不能扔掉陈旧的日历,因为那里有相逢的日子,虽然没有一个字言及谁和谁相逢,但作为读者的我们马上就可以体会到,这是一首爱情诗,也许是一首失恋的诗,也许是一首回忆往昔爱情的诗,但是我们在这十七个文字中无法确定这些,只知道这是一首爱情诗。那与恋人见面的日子,使古旧的日历中所记载的日期刻心铭骨,也许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但是这翻过的日历仍然存在,不忍抛弃。流失的是岁月,永恒的是心情;泛黄的是纸叶,鲜明的是记忆。
明治时代著名俳人正冈子规。摄影者不明
再看现代俳人村越化石的下面的俳句:
有一种温柔的告知 说雪花正飘
痕赤天涯独把酒笑傲 这个主要是表现你的傲气,说的是英雄纵横一世找不到佳人的无奈和高傲 还有抒情一点的:快凌花挽,离人泪 剑雨落追,红尘序 无言诗对,苍生情 痕赤壁诉,浩荡愁 这是说你对迁客骚人的看法 快字和无字不好。
風花を言葉やさしく告げらる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