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396首古诗词
《菊花》唐寅
从这两首出自著名诗人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菊花的诗意就是: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傲绝寒霜,还象征着长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古诗今译: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注释解说:
(1)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2)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3)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4)玄露:清露。(5)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品鉴鉴赏:
壹
菊花古诗中的每个字的意思如下:菊花 唐代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字词解释:秋丛:指丛丛秋菊 绕:缠绕 舍:指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篱边:篱笆四周。
贰
黄巢所作《菊花》的意思是: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原文:《菊花》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
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
1、译文 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2、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⑷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叁
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