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名句的诞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1山。羌笛2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
完全读懂名句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1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2羌笛:古羌族的管乐器。
从西望去,黄河的水源源而来,姜笛何须杨柳下一句,仿佛直上那苍天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这万仞高山之侧。胡地的笛音何必吹着《折杨柳》寄怨呢?温暖的春风是不会吹过玉门关的。
从西望去,黄河的水源源而来,仿佛直上那苍天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这万仞高山之侧。胡地的笛音何必吹着《折杨柳》寄怨呢?温暖的春风是不会吹过玉门关的。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白话译文: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
名句的故事
历久弥新说名句
这句话出自《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白话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
边塞诗中写到的“关”往往是慷慨悲壮的。就拿玉门关来说,这里不仅是个连春风也吹拂不到的边远之地,更是生离死别的终点,自古就是西行旅人心理上的关隘。他们把这里视为远离东土的生死界地,不知是否能得生还。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下一句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于《凉州词二首·其二》。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后汉书·班超传》中记载,班超在41岁时随军西出玉门关,北征匈奴,在西域大显身手,花了20多年时间,使西域50国全部归顺了汉朝,从此匈奴不敢南下。班超镇守西域近30载,直到老病交加,思乡心切,上书恳请告老还乡的语气却近乎绝望:“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最后才在妹妹班昭恳切上书之后勉强得到汉和帝的批准,拖着71岁老迈身躯回到洛阳。他在洛阳受到人们的崇敬,但仅一个月,便因常年艰苦的军旅生涯积劳成疾,猝然而逝。也难怪元代的张可久要为他发出“将军空老玉门关”(《卖花声·怀古》)的不平之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