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近70年奋斗,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茁壮成长,胜日寻芳四海滨下一句,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借春日之万紫千红、欣欣向荣,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春潮涌动的芳华和新征程劈波前行的力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春日》中所作,用以形容百花齐放的春日盛景。旖旎春色里,诗人外出踏青,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春风吹得万紫千红、鸟语花香,到处都是春的气息,心情愉悦至极,不由吟出了对此情此景的喜爱之情:“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的下一句是:无边光景一时新。这句话的意思是: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出处:宋·朱熹《春日》。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春天是世间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中国人历来爱恋春天、珍惜春天、憧憬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句诗词,以生花妙笔,描绘出春的色彩缤纷,生机盎然。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是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出自《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诗作。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诗人于。
2018年3月20日,春分的前一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伴着春风,于神州大地漾出春意。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再次看到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决心与斗志:大会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审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审议通过监察法……改革攻坚策略酝酿于此,国计民生起步于此——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万众瞩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故事,要用奋斗书写。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唯有奋斗才能攻坚克难,唯有奋斗才是实现一切美好的“打开方式”。新时代的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到跨越高质量发展必经的“娄山关”,再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无不面临着新的风险、新的挑战、新的困难,必须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面对崭新的春天,忆往昔、看今朝,做敢想敢干的奋斗者,才是无愧于时代的选择。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
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春色倍还人。2018年的这个春天,让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负春光再出发,用实干谱写万紫千红、十里春风的主旋律,用奋斗书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