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来的下一句,盛年不重来的下三句

篱花蟋蟀(中国画)任伯年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

篱花蟋蟀(中国画) 任伯年

盛年不重来的下一句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下一句:一日难再晨。意思: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出自:《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 〔魏晋〕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 《诗经·唐风·蟋蟀》

《蟋蟀》一诗格调忧郁悲凉,作者既有人生易老,要及时行乐的思想;也有行乐有度,要做贤士的志向。这首诗反映了东周时期唐地的风情,十五国风中“唐风”指晋国之诗文,同时指先秦时代唐地民歌,因为周朝时晋国始封地位于“唐尧故地” ,在当时被称为唐国。 《毛诗序》说:“ 《蟋蟀》 ,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望及时采纳!

盛年不重来的下三句,此诗首句感慨“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过完了” 。聿:作语助。莫:古“暮”字。接下来说“贤者懂得要约束”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瞿瞿” (jù)指警惕瞻顾貌,有收敛之意。

盛年不重来的下一句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准……

这首诗是有人生的大智慧在里面的, 《蟋蟀》以诗的语言讲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本诗的基调是中正平和,既不高调也不消沉,从生命的常态里总结出生存的哲理。最难能可贵的是此诗体现出来的最早的生命意识的萌发,这体现在诗中对生命有限性的感叹和对体现个人价值的渴望,开启了中国文学的生命意识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蟋蟀》一诗所表达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向来为人们所称许,并以之为教诚。 《左传·鲁襄公二十七年》记,郑伯享晋国大臣赵文子于垂陇,郑国大夫们赋诗,其中印段赋了《蟋蟀》一诗。赵文子听后赞叹道:“真是好啊。印段可谓保家之主啊。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希望。 ”赵文子通过印段赋《蟋蟀》 ,断定印段家族将来会兴盛很久。

不管是古人还是今天,人们都希望能过得祥和快乐,如何调节身心平衡便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中最吊诡的是时间,最可怕的也是时间,一方面是古人的谆谆教诲“逝者如斯夫”“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后世又有诗人吟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另一方面也是古人的劝诫中的自我宽慰“行乐须少年,尊前看取衰翁”“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这两种人生态度其实并不矛盾,人生需要激进的奋斗,也需要舒缓和停顿。 《诗经》时代的人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最适宜的活法,既要保证人生有享受的快乐,又不能因此而荒废了事业。 《蟋蟀》的生活智慧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蟋蟀作为秋虫的代表,从《诗经》时代开始就进入了文学的视野,并且一度作为重要的物候特征而被记载史册。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不仅用蟋蟀来抒发悲秋之情、离愁别绪、空闺幽怨,还将蟋蟀看作谴责时弊的工具,元明之际更是被用来讥刺社会,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与尊重。这说明以蟋蟀为代表的“昆虫文学”逐步有了自己的认知模式,不再仅仅只有依靠外表、声音、姿态,来对四时之景进行锦上添花的功能,而是有了文学书写的灵魂表达,能让人通过它们联想到更加深远的意义,这是昆虫意象发展阶段的重要突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译文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

后来的咏虫诗中,有不少吟咏蟋蟀,如晋代卢谌的《蟋蟀赋》 :“何兹虫之资生,亦灵智之攸授。享神气之么眇,体形容之微陋。 ”唐代张随有《蟋蟀鸣西堂赋》 :“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 ”王醇《促织》诗写小儿夜捉蟋蟀的稚态:“风露渐凄紧,家家促织声。墙根童夜伏,草际火低明。 ”小小蟋蟀引起了文人的广泛关注。古代文人喜爱蟋蟀,总结出它有“五德” : “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即斗,勇也;重伤不降,忠也;败则哀鸣,知耻也;寒则归宇,识时务也。 ”“知耻”与“识时务”显然已抵达哲学认知层面。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02:44
下一篇 2023年05月03 09:26

相关推荐

  • 元曲根据字数排序,元曲字数

    知诗人解诗题《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所写的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点明了时间和主题。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套曲和小令,套曲由几支曲子构成,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023年04月16 289
  • 赞美人多才多艺的诗句,赞美多才多艺的句子

    才高八斗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

    2023年04月26 221
  • 老来得子下一句,老来得子谚语

    2008年7月25日,王刚的第三任妻子郑艳东在北京诞下一个健康男婴。这时王刚已是60岁的花甲之年,看着儿子的脸型、耳朵轮廓、眼睛酷似自己,他忍不住落泪了。11月5日,丁丁满一百天,王刚和郑艳东宴请亲朋

    2023年05月03 242
  • 曾经的年少轻狂下一句是,曾经年少轻狂已不在下一句

    80后的我们喜欢隐身了,不怎么爱在群里发言了­不论和多少人在一块,手机总挂着QQ,一堆人聚在一块,一人一台手机,各玩各的­­同学聚会必修的两个项目:吃饭,KTV­­小孩都开始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了­随着

    2023年05月31 226
  •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全诗,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是哪首诗的内容

    331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情歌》“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仓央嘉措的诗《情歌》中的句子,全诗是: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住进布达拉宫》是仓央嘉措本人写的。

    2023年04月16 266
  • 明月诗句,关于明月的古诗词100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

    2023年05月02 267
  • 枇杷的诗句,古人赞美枇杷的诗句

    摘尽枇杷一树金!枇杷已青黄,关于枇杷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古人赞美枇杷的诗句,今已亭亭如盖矣。”,充满了伤感凄凉。枇杷,古称无忧扇,又名金丸,别名卢橘,因状如民族乐

    2023年04月21 290
  • 思想诗句,表达有思想的诗句

    此时,很多人都已经踏上了离家的路。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望极天涯不见家”还是“明月何时照我还”。千般情丝,万般乡愁。尽在不言中。思乡诗句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徐

    2023年06月04 285
  • 小学时候学的元曲,小学啥时候放假

    国学常识典藏版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只有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情况下,积累的课外知识越来越多,孩子的成绩就会越好!随着近年的教育改革,语文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啥时候放假,对语文考察的范围也是越来越

    2023年04月17 284
  •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上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前面句

    当代作家如果想要身后留名,至少要有一本让人记得住的书。然而在大诗人辈出的唐代,仅有一首好诗也能让人留名。王绩的诗在隋末唐初是突出的,但至今让人念念不忘的只有一首《野望》。王绩对五言律诗的贡献可能更值得

    2023年05月11 290
  • 天有不测之风云下一句,今有不测风云下一句

    人生风雨路泥泞坎坷风雨人生路艰难曲折天有不测风云,下一句是人有旦夕祸福。是民间的俗语,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出自北宋,吕蒙正《破窑赋》宋·吕蒙正《张协状元·胜

    2023年06月04 312
  • 天山共色上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意思

    一句经典读懂华夏富春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天山共色上一句:风烟俱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023年05月03 29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