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白诗,时而欢快,时而豪迈;读李清照词,多是愁思;读苏轼词,时而大笑,时而感慨……
每位诗人、每首诗,其特点都不尽相同,读后的感觉也不同。
雄心壮志的诗句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在诗词中,最能引人情感波动的,当属豪放诗词,每每读来,如一股热血贯注其中,荡气回肠。
今天,诗词君推荐12首豪放诗词,一起体会这万丈豪情吧!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们在边塞,不畏苦寒,顽强战斗,他们许下誓言:不打败进犯的敌人,我们誓不还乡。
盛唐的边塞诗是豪迈的,摆脱了以往的低沉伤感,边塞诗变得雄壮有力,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的诗句,为了保卫国家,将士们付出生命,依然苦之如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雄心壮志是失败最后的避难所。 2. 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 3. 青年人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 4. 他满怀雄心壮志,要成为班上最好的学生。 5. 促使他到大主教公馆的,是他的雄心壮志。 6。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位忠勇无双的将军,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梦里又传来了战斗的号角,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辛弃疾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将军的豪情,将军的壮志未酬,在这首《破阵子》中已然十分动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玄宗召李白入京,李白的狂喜可想而知。
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见其得意的神态,自负的心理,李白是那么的踌躇满志。
雄心壮志的诗句1 1、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2、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3、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4、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5、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6、人生贵得意,不必恨枯槁。 7、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每每读这一句,只觉全身都充满了热情,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态势。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雄心壮志的诗句如下: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鹧鸪天》辛弃疾 壮岁旌旗。
把菊花写出万千豪气的,唯有黄巢。
“冲天香阵透长安”,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黄巢借咏菊以抒抱负,全诗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
《狱中题壁》
近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首诗格调悲壮激越,风格刚健道劲。面对人头落地的血的现实,诗人没有颤栗,没有悲伤,他从容不迫,昂首向天,临危不惧,纵声大笑。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关于雄心壮志的诗句: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面对山河沦陷,岳飞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他“怒发冲冠”、“仰天长啸”。“收复山河”成为他心里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
这首岳飞的抒怀之作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秋天的词都是伤感、萧瑟的,唯有刘禹锡写出秋的豪情。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38岁时所作,年近不惑的苏轼依然有着冲天的豪气。
词中写出猎之行,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六州歌头》
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这是张孝祥的名作,上片写沦陷区的凄凉景象,下片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沦陷区的百姓日日盼着朝廷来收复失地,可南宋朝廷一味求和,诗人悲愤不已,他将一腔悲愤融入词中,愈转愈深,有力地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全词格局阔大,声情激壮,笔饱墨酣,淋漓痛快,为南宋初期爱国词中的名篇。
《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童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
三国·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六州歌头》
宋·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少年时代是最热血的时代,遇不平之事,便怒发冲冠。年长后,一腔热血为报国,一展大志。
“笳鼓动”以下六句,是全词的高潮,极写报国无门的悲愤,爱国之情,感人至深。
全词风格苍凉悲壮,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笔力雄健劲拔,神采飞扬,而且格律谨严,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用石灰托物言志。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不怕烈火焚烧,不惧千锤万凿,只愿将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全诗风格豪迈,气势坦荡、铿锵有力,让人读一遍就铭记在脑海中。
每一首豪情的诗词背后,都有一位豪情的诗,都有一种豪迈的情感,如若我们也能感觉到这种豪情,生活,一定也多一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