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游山玩水时多是拍照拍照拍照,更多的是到此一游,一山一水一风景的诗句,而古代的诗人们游山玩水的心境跟我们却相差甚远。或悲或喜,或赞美大好河山,或感伤自己境遇,绝对够文艺!不知道你游山玩水拍完照之后,会不会也有所感想?
这十首山水诗首首孤独寂寞悲情,让大好河山黯然失色!当然,还是希望大家游玩的时候开开心心的!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年代:宋作者: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生查子独游雨岩》年。
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名诗。
游山玩水的诗句美句 1.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这句诗出自南朝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富阳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有山有水。夕阳西照,烟霭四起,山间渐渐弥漫的浓雾吞没了树色。落日的余晖照耀在江面上,金碧。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山涧中青草萋萋。幽草,深树,透出幽冷的境界。
这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写的。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1.写游山玩水的经典诗句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
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长相思.汴水流——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2、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4、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5、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6、山头有路。
朦胧月色下的山容水态本是清幽雅致,而倚楼人的眼里却充满了哀愁。含思含恨,都是人于明月下、倚楼时的心事,人仍未归,恨亦难休,就像那滔滔江水,绵绵的山峦。
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景是幽景,情亦幽情,幽情中自有暗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的壮志雄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深山里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这首《登岳阳楼》被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杜甫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点绛唇.醉漾轻舟——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章惇上台掌权,大肆打击元祐党人,秦观先被贬杭州通判,途中接旨再贬为处州酒税,绍圣三年(1096年),又被贬郴州。这一连串打击使他陷入受压抑而不能自拔的悲哀之中。假如自己不出来求仕为宦,就不至于有此时的迁谪之祸。
为了排忧遣恨,不得不借酒解愁,醉眼朦胧之中,仿佛觉得自己划起了小舟,正轻松自如地随着溪流浮泛,朝桃花源进发。然而,那始终是梦境,不禁黯然感伤。"抽身退步悔已迟""世外桃源不可得",唯有满纸的悲苦愁绪。
1、《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
上三峡——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关于游山玩水的诗(一)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关于游山玩水的诗(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写于李白流放途中,当时李白59岁。他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巫山险峻,巴水纡曲,但孤身一人,舟行迟迟,愁令发白,逆境难熬,心情愤懑,壮丽风光为之减色。
巫山高——汉.佚名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
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
临水远望,泣下沾衣。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山是巫山,水是淮水,水深山高,道路险阻。淮水奔流不惜,而要回家却必须渡淮水,过河没有桥,渡水没有船,满心希望全化作泡影。水天的尽头,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此时可望而不可即。怀乡而欲归不得,阻山隔水,绝望之中,感极下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