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茱萸花与桃花的花期,差不时间。四月初,正是桃红柳绿的人间四月天,不去茱萸湾看一次茱萸花开吗?去!
茱萸湾的鹤鸣湖中,百鸟争鸣,惊起一池春水。成年黑天鹅妈妈的身后,已经有灰色的“丑小鸭”紧紧跟随。鸳鸯们躲在一隅,说着悄悄的甜言蜜语。各种鸭子,带了不一样色彩的尾羽,时而游弋而过,时而掠水飞行。惊起一行行鸥鹭,一声声惊叫,一句句赞叹!
穿过鹤鸣湖,沿大路前行,目标茱萸邨。更多的人来茱萸湾,为了各种可爱的动物。我却更喜欢看看不同的植物。翠绿的大草坪,实在养眼。秋天红艳的卫矛,这时候绿得像染过一般。草坪中间一个童话小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前,挤满了小朋友。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
到红药园了。芍药早已经从地底钻了出来,将芍药园那片地面,装点出独有的风情。少数性急的枝头,有了小小的花苞。有没有可能,今年的芍药中,出现风华绝代的祥瑞之花“金带围”?估计芍药园中的所有芍药,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毕竟,能找到或看到金带围,不负好春光的唯美诗句,是小概率事情。,
心中疑疑惑惑地,放慢了脚步。因为天空有点雾嘟嘟的,视野不太好,影响了判断吗?随着距离茱萸林越来越近,心中的疑问愈发地多了。不止一个春天到茱萸湾,只为欣赏茱萸花。茱萸花不艳丽,不娇艳,可是很耐看。值得看了又看。蓬蓬勃勃盛开的茱萸花,像深闺美人偶尔的出现,其笑晏晏地在灯火阑珊处惊鸿一瞥般。今年,美人遮住了面纱?
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一直走到了茱萸林中央。这花儿,为什么如此奇怪?仔细看了才知道,开过了!神奇的是,整个茱萸林,居然凋落得一朵花不剩,一个花瓣不剩。可是每一朵开过的花,都留下了痕迹。花瓣没了,花蕊还在,几乎一个不少。
5.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春光好·苹叶软》五代 和凝 译文:春光,轻灵摇荡,明媚可人!水,好在无风无浪;天,好在半雨半晴。在疏淡的暮霭中,伴一二红粉知已泛舟南浦,更多了几分含蕴不露的情意!
如粗粗的丝,似细细的针。这就是花蕊,花的心。忽然,耳边响起了周华健的《花心》:“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轻易让人懂……”今年的茱萸花,茱萸花蕊,没有忘记季节,在花儿盛开后,展露了全部。《金缕衣》中“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用在这里,好像不对了。还有花蕊呢!
4、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译文: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裴图南》一诗用在这里,倒是颇为应景。相比《芙蓉楼送辛渐》的潇洒,这首诗多了离情别绪和缠绵。那不正是茱萸花蕊丝丝缕缕的缠绵?
到茱萸林那边,看看其他品种的茱萸花。同样都谢了。今年暖春的力量,真是强大无比。“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太白豪迈,曾经以为是酒后的诗情。其实更多是人生的感悟。尤其对如今的我而言,更是如此。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