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季节的绿,由浅至深,越来越浓,一路闷热,雨季蜚长,三两天徘徊一次,关于扇子的诗词歌赋,预报夏季的短句长诗……炎夏的诗意已经顺着暮春的热风静静边立,薄衫浅笑,摇扇生姿。
扇始制,扮演一种治国态度、象征地位和身份、是威仪道具、是一种朝仪。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唐·杜甫《秋兴》
青青之竹形兆直,妙华长秆纷实翼。
杳筱丛生于水泽,疾风时纷纷萧飒。
削为扇翣成器美,托御君王供时有。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2. 关于扇子的诗句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度量异好有圆方,来风辟暑致清凉。
安体定神达消息,百王传之赖功力,寿考康宁累万亿。
——汉·班固《竹扇赋》
西汉才女班婕妤,取团扇左右对称,形若满月的特点将其唤做“合欢扇”。从此千古秋节无人盼,多少情寄一扇中。
关于扇子的诗句有《秋夕》。出自唐代诗人杜牧之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宫怨诗。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汉·班婕妤《怨歌行》
杜牧“轻罗小扇扑流萤”,可谓是歌咏纨扇中最脍炙人口的诗句了。纨扇竹木为骨、白绢作面,轻盈雅致,闺阁喜爱,唐宋古诗词中时有描绘,“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借团扇刻画出少女种种情态或愁思,扇子的功能又得以铺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家。
——唐·杜牧《秋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35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 2. 关于扇子的诗句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称相对。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唐·白居易《白羽扇》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1、《咏扇》唐 徐夤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 道契时来忽自扬。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2、《悲纨扇》唐 韦应物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
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金·完颜璟《蝶恋花·聚骨扇》
红树黄芳野老家,日高小犬吠篱笆。
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人来借看花。
——明·唐寅《山房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