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名句的诞生
国破1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2,恨别鸟惊心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4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完全读懂名句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1.国破:指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恨别鸟惊心怎么解释,安史叛军攻陷长安。2.花溅泪:见到花朵而掉下眼泪。或以拟人法解为,花因感伤时事而掉下泪来。3.鸟惊心:听到鸟叫而感到心惊不安。或以拟人法解为,鸟因怨恨离别而感到心惊不安。4.浑:简直。
国家遭战火破坏,但山河依旧存在,暮春的长安城草木丛生。感时伤事,看着满城春花,掉下眼泪;怨恨离别,听见鸟声啼鸣,也感到心惊不已。战火接连三个月还没有停歇,此时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愈抓愈稀疏,简直无法插上束发的发簪。
名句的故事
《春望》为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是杜甫在暮春三月困于长安所作。当时京城已陷入叛军手中,山河虽然依旧,但早已物是人非,满城荒凉。诗人面对破碎河山,睹物思怀,眼前美好春景,反衬其心中巨大悲苦,想念因战乱阻绝的亲人,却迟迟等不到一封珍贵家书,如今自己年衰发稀,又该如何力挽这样颓势家国。
恨别鸟惊心的上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上一句:感时花溅泪。诗词名称:《春望》。本名:杜甫。别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字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
历久弥新说名句
杜审言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其五言律诗《赋得贱薄命》写道:“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全诗描写一被冷落的女子,居住在幽深宫院,但依然对将她抛弃的男子充满无限期待,其中“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写出女子在梦中正与男子相会,却被一声鸟啼惊醒,梦醒之后,她望着满院落花,想着自己不幸遭遇,不禁涌上翻乱愁思。诗人以柔和的“啼鸟”、“飞花”,搭配强力的“惊”、“搅”字语,呈现出刚柔并济的诗境,此乃杜审言借女子失宠寄托自己官场遭受贬谪,并通过对女子的心理刻画,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彷徨。
清人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作者借小说人物林黛玉之手写了一首《桃花行》,诗末写道:“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林黛玉是小说中的悲剧人物,自幼体弱多病,熟读诗书,能写一手好诗,个性多愁善感,经常感物伤时地落泪。《桃花行》写其春日赏花,眼前桃花娇媚盛开,但林黛玉却已想到此春之后,桃花残败不堪的景象,忍不住自怜自艾地悲花伤春,当她听闻杜鹃叫啼时,表示今年春天已过,桃花不再,只留下寂寞空月的痕迹。此诗与杜甫《春望》同样将人心悲凄,寄寓在花、鸟之中,不同的是杜诗表现国破家亡之沉痛,《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则是借桃花开谢、杜鹃啼声,抒发少女惜花伤春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