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此诗出自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全文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大意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出自刘禹锡的组诗《秋词二首》。全诗内容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翻译: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
岂如春色嗾人狂。
——唐 · 刘禹锡
全诗原文是:《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首仅八十一字的《陋室铭》可谓是中国最有名的古文之一。朗朗上口的词句一气呵成,我们念着它,古诗《秋日》,不仅领略到古代汉语之美,也认识了其作者——唐代“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本人的性格如他所描绘的秋天一样豁达爽朗。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曾共同进退。他和白居易是同龄人,多有酬和之作。在从和州(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返回洛阳时,他特地到扬州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感叹他命运蹉跎,在荒凉之地枉费了多年岁月,因此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出自《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之句,而刘禹锡却在酬诗中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名句来回答,显示出年过半百的自己仍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了热情和希望。怀有这样的心境,何止是在秋天,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体味出生活的美丽吧。刘禹锡六十四岁时与老友白居易一起留居洛阳安度晚年,两人常有诗歌唱和,共同笑对老病之境。刘禹锡当时写有“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出自《赠乐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酬乐天咏老见示》)等诗句,难怪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难怪后人赞其“英迈之气,老而不衰”(出自瞿佑《归田诗话》)。
刘禹锡眼里的秋天,高峻宏达而又绚烂多姿,是人间的收获季,也是人生的至高点。有谁能不喜欢刘郎笔下的秋天呢?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前一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中的诗句。全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