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一作枕着高的枕头。
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历日:指日历。
下句是:非俗人也。原文:俗,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非俗人也。释义:人间的五谷杂粮是俗气的东西,不吃人间饭食的仙子,乃非俗人也。《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
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插画作者:高斯涵
太上隐者,唐代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题目为“答人”,就是回答别人的意思。据《古今诗话》记载这位太上隐者的确是个闲适的真隐士,有好事者跟着他想要问他的姓名,他不回答,不食人间烟火如何幽默回复,留下绝句诗一首。隐者为人豁达率性的样子,让人可以想见。诗歌说,他信步游山玩水,偶尔会来到松树下。看一看、坐一坐,累了的时候便就地枕着松树下的石头睡上一觉。松树和石头仿佛才是自己的老朋友,可以倾听、可以依靠。深山中是没有日历用来记录年月的,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是到底现在哪年哪月了。
题目为“答人”,就是回答别人的意思。据《古今诗话》记载这位太上隐者的确是个闲适的真隐士,有好事者跟着他想要问他的姓名,他不回答,留下绝句诗一首。隐者为人豁达率性的样子,让人可以想见。诗歌说,他信步游山玩水,偶尔会来到松树下。看一看、坐一坐,累了的时候便就地枕着松树下的石头睡上一觉。松树和石头仿佛才是自己的老朋友,可以倾听、可以依靠。深山中是没有日历用来记录年月的,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是到底现在哪年哪月了。
下一句是非俗人也。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原文:俗 ,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 非俗人也。译文:俗人,吃的是人世间的五谷杂粮,不吃五谷杂粮的人,是不平凡的人。
诗歌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也完成了一幅自画像,向世人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形象。
“不食人间烟火”下一句是“非俗人也”。出自《庄子·逍遥游》:“俗,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非俗人也。”译文:人间的五谷杂粮是俗气的东西,不吃人间饭食的仙子,不是俗世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