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身体的不适
1991年,我在沈阳某企业当采购员,经常外出联系业务,时常要走很多路。
一天晚上洗脚时,感觉左脚面中部位置有些不适,用手一摸,鼓出一块豆粒大小的包块,隐约地有些疼痛,妻说:“你去医院看看吧。”
一天晚上朋友聚会,一位朋友的朋友是名外科医生,我便把脚疼的事说了。朋友的朋友看了看说:“没事,脚这个部位不爱生病。”听后,我心里顿感轻松,像卸下了一个包袱。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脚疼时好时坏,我也没在意,索性不去管它。后来不知不觉中脚疼居然好了,“豆粒”也消失了。如今我已年近六十,能跑能跳,多亏了那次聚会遇到了那位朋友的朋友,使我免去了手术之苦,这事过去二十多年了,我始终念念不忘。
当天晚上,妻同我商量:“要不,明天咱去省医院再看看。”母亲心疼钱,听说要花三千元,执意不肯再去医院。
第二天,在我们一再劝说下,去了省医院,得到的结果和市医院一样。说要手术,交五千元住院押金,比市医院多了两千元钱。
母亲没有工作,看病花钱要自费。那时,我的月工资不足百元,还有一个念初中的女儿,这五千元住院押金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我把母亲生病的事情,打电话告诉了远在山东的二姐,二姐连夜坐火车赶来沈阳。
二姐来沈后问我:“沈阳还有哪家大医院?”妻说:“还有(解放军)陆军总院。”二姐说:“我们去陆军总院看看。”
第二天上午,我们早早地来到陆军总院。挂号、排队、候诊,十点钟来到外科诊室。我们说明了情况,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医生接过片子看了看,十分肯定的说:“(胸腔)没水。”拿起听诊器听了听说:“有点肺气肿,不要紧,不用住院,开点药回去吃吃看,不好再来。”嘱咐我们老人家年龄大了要好生照顾。老医生说的很自信,我们则将信将疑,同时我们又都希望医生说的是真的。母亲听说不用住院,省下了五千元钱,脸色好看多了,也有了精神。对我们说:“我没事,咱回家吧。”我和二姐交换了一下眼色,以示征求二姐的意见。二姐说:“好吧,咱回家。”我们取了药,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到了家中。
在二姐和妻的细心照料下,吃了医生开的药,没过多久,母亲的病真的奇迹般的好了。真得感谢那位白头发的老医生,真神了,老医生的一句话,使母亲免除了手术,我们也省下了一笔不小的住院费用。
记得看过的一本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也许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隐患。当隐患浮出水面,你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它便如洪水猛兽般侵蚀你的健康。而如果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和以往一样、乐观生活,它或许就知难而退,还你一个完美的人生。这话不无道理。
人生在世没有不生病的。人吃五谷杂粮有个大病小灾在所难免,就看我们怎样去对待它。
庸医误人,良医救命。
医生的水平良莠不齐。再先进的医疗设备也不一定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面对身体的不适,在看病时,既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也要相信人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要慎重起见,切忌小病大医,浪费了钱财又伤害了身体。三思而后行,方为上上策。
愿天下人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