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得胜令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
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①,一雨足沾濡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
诗歌选择题答题模板,【注释】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②沾濡(rú):润湿,润泽。③和余:连同我。一说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试题分析:小题1: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情感态度。作答时要明白第一问是建立在第二问基础之上的,抓住元曲中的景象“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由景物的色彩,我们自然可以明确作者对秋天的态度。
A. 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从侧面写出了降雨前后诗人的不同心情。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最著名的杂剧作品。 B.“赋”这种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
B. 三四句,作者以纤细的笔触,通过对天地、风云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的重大意义。
C. “农夫,舞破蓑衣绿”描写了农夫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欢乐情景。
D. “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E. “无是处”是说没办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现了作者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
2.这首小令的诗眼是什么?全曲是如何来表现诗眼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与解析
【答案】
1.BD
【解析】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眼”及手法分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诗眼”。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雨后大地又有了生机、一切在风云突起中变得壮观雄奇,寄寓喜悦之情。通过写农夫起舞和诗人自己的欢喜直接表现诗眼“喜”。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 望洞庭·刘禹锡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
微信公众号:壮壮爸爸
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工作室
原创作者简介:
壮壮爸爸 | 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17年,历任省重点高中、私立高中、知名国际高中教学及社团管理,教育集团运营高管,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国际金奖,擅长通过家校互动助力学生全面成功成才。指导3000余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毕业生遍及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多篇教学及运营管理类干货被15万校长关注的某知名校长社区评为“2017年最具价值的办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