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自治下一句,医不自医,人不渡己意思

“医不叩门”这句俗语指的是在医者没有接到邀请,即便有再高的医术,也是不能主动去叩病人家的门为病人施治的,难道是医生清高、冷漠、还是怕承担责任......,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古以来,古人就有医者

“医不叩门”这句俗语指的是在医者没有接到邀请,即便有再高的医术,也是不能主动去叩病人家的门为病人施治的,难道是医生清高、冷漠、还是怕承担责任...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医不自治下一句

自古以来,古人就有医者三戒,分别是:医不自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

医人不自医,渡人不渡己,没有下一句。“医者难自医,渡人难渡己”,大致意思是指医生能给别人治病,但难给自己医治疾病,能渡化他人,但很难渡化自己。医者对疾病、医理、药理都比较明白,给人医病时能根据病情客观进行辨。

其中“医不叩门”是指:医者不能主动上门,医不自医,人不渡己意思,不论是朋友还是邻居,这里面有两个道理:一、责任主体划分;二、求医者要有尊敬之心。

其中在《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中就直接反映出在古代人们也是很忌讳医者上门去指出自己身上的疾病,即“医不叩门”。而这种风俗一直保持到现今社会。

“医不叩门”这一句俗语,说的是医生不能主动地去叩开病人的家门,也就是医生不要主动送医上门。

有的人则会理解为即使医生发现或知道别人得了病,只要人家不请你去医治的话,自己不要主动上门毛遂自荐,不论朋友或邻居也是一样,甚至有的时候也包括对自己的至亲。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要求医不叩门?如果自己有很好的技术,又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帮助其他人呢?很多人纷纷对此表示不解,而事实上从古至今,在一般情况下,医者是不能自己主动送医上门的,这既有责任方面问题;也有医者与患者之间的心理意识方面问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1.习俗

如果情况反过来的话别人就会认为这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外出行医的“游医”也会有行为规矩,例如民间过年时医药行业最忌讳出诊,因为怕“触霉头”,除非是给了双份诊费破灾才行。平时出诊,也忌讳敲病人家的门,故俗有“医不叩门,有请才行”的说法。

2.送医上门,另有所图

“医不叩门”既不能强拉病人,如果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去强拉病人的话就更不对了,“医不叩门”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要太主动了,你自己跑到患者那里,冲患者说,我来给你治治吧,这样患者就会觉得你特别的不靠谱,而且还会颇为反感,他绝对会拒绝你甚至还会迁怒于你。

然后凌晨的时候在跑到大医院去排大队挂号,看看你说的是虚还是实,这就是患者通常有的一个心理,一来是患者忌讳,二来是患者未必认为自己有病,三来患者未必领情。另外就是患者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急也无用,甚至让患者觉得送医上门者会另有所图的。

俗话说“医不自医,人不渡己。”有时候,人在劝朋友或者听朋友诉苦的时候,总能给出很多适当的建议或者给予许多心灵的安慰,但是当自己遇到难题或者没法度过的事儿,总会自己一个孤孤独独的过着生活,没法给自己提出合理的建。

还有现在的保健养生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令人心有余悸,从广大人民的心理来讲,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动求医问药,是很难接受医生治疗的,特别是现在的医患关系不太协调,更容易引起诸多误会。

3.疗效与依从性

医不自治下一句

从中医角度来说治病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病人对医生的信任直观重要,《素问·五脏别论》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其中有些病,病人并不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像对气血阴阳毫无认识,不信任中医的诊断和辨证,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取得治疗效果或者说是做无用功。

皇甫谧所著《甲乙经》序:汉有华佗,张仲景,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於畏恶,治之而瘥。云:“后九年季琰病应发,发当有感,仍本於畏恶,病动必死。”终如其言。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仲景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

如果叩门治病,即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病人的期望值可能会更高,心情会更加急迫,反而会影响其治疗计划,如果效果不好,病人反生怒气,于病人和医生都极为不利。

“医不自医,人不渡己”,本是一条成语,说的是医生在给陌生的患者诊治的时候因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顾虑和负担减少而更能心无旁骛地迅速做出各种医疗决策并对症下药;而在给自已或亲人看病时,反而因为过份的关注而往往会。

医不自治下一句

另外,治疗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变化,病情也在变化,治疗方案也需要随之调整。绝大多数医生都不是神医,奢求药到病除是不现实的。如果病人病人对医生没有起码的信任与尊重,就不可能很好地配合,甚至中途放弃治疗。

当然医生也有责任每次将诊断结果和基本病理给病人讲解清楚,达成良好的医患沟通,如果医生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也是难免的。

医不叩门,就医看病,注意事项:

就医看病时,请遵循以下几点,医患配合好,疾病康复快。

1.请挂号排队就诊:挂号是对医生价值的尊重,排队是对其他候诊病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自己才会受人尊重。

2.如果你是看病的患者,医生一定会根据诊断确定最好的治疗方案:如果你是熟人,医生一定只是讲解疾病,建议治疗,甚至会推荐你去其他医院治疗。因为“医不叩门”。你如果信任,就应该请他为您制定最好方案。

3.在吃饭喝茶时候,请不要让医生给你看病号脉:找医生号脉,不要坐在沙发上让给你号脉。你尊重别人,你尊重自己,就应该在诊脉桌前看病。

1、“医不自医,人不渡己”,本是一条成语,说的是医生在给陌生的患者诊治的时候因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顾虑和负担减少而更能心无旁骛地迅速做出各种医疗决策并对症下药。 2、而在给自已或亲人看病时,反而因为过份的关注而往往会出现。

你懒惰不想动,想图省事,医生即使给你号脉也是敷衍一下,简单说说。绝对不会那样认真的确定治疗方案。看病是个严肃的事情,你认真对待,才是对的。

不要怪医生,“医不叩门”自古有之。

尊重医生,就是尊重自己!

医不叩门,是一句俗语,说的是医生不能主动去叩开患者的家门,即医生不要去主动送医上门。有人理解为即使医生发现或知道别人有了病,只要人家不请你诊治,自己不要主动上门去毛遂自荐。朋友或邻居也是一样,有时候也包括对。

上一篇 2023年05月31 09:38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13:45

相关推荐

  • 高中物理第四单元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曲线运动例题

    高中物理2019-06-25今天带来的是必修二第五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章节知识梳理一、曲线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企业回洁

    2023年04月20 233
  • 元曲大吕是什么意思,元曲双调是什么意思

    第三讲“曲调、曲牌,以及《天净沙》的写作要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体式特点了解了词与曲的区别。介绍了曲律及中原音韵。简单回答词曲内容上的特点及在形式上的同异?上周的作业,我们试写了《越调·天净沙》,

    2023年04月13 208
  • 形容心已死的诗句,形容心已死的句子古诗词

    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即使他是皇帝,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晚年也追求长生之术。每一个人,形容心已死的句子古诗词,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生物寿终而死,不一定是悲剧。那是自然的事情,回忆永远温暖心头。在这趟人生中能遇

    2023年04月24 275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下一句,故不积跬步下一句是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路的,没有小河的集聚,故不积跬步下一句是啥,就不会有大海。,一个在怎么成功的伟人,也抖经历过失败。爱迪生发明电灯,做实

    2023年05月23 253
  • 元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元曲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2023年04月10 272
  • 形容手指漂亮的诗句,古人对手指的赞美

    微信公众号“诗会”(shihui-01),请打开微信搜索“诗会”,与董卿做朋友。纤纤玉手在古诗词的阵地上,始终焕发着迷人的光彩。古代女子的素手藏于深深水袖中,一刹那的一抖水袖,便抖出了一对暖玉般的妙手

    2023年05月02 289
  • 写愁的诗句,表达愁绪的最经典诗句

    [微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第①首出自北宋至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同学。花独自地飘零着,水自顾地流淌着。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微风]人面不知何处

    2023年04月22 205
  • 抚琴的诗句,抚琴的七绝诗

    ①《琴诗》(宋)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②《夜筝》(唐)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③《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魏晋

    2023年05月18 248
  • 表示思念家乡的诗句,思念家乡的诗句100首

    故乡渺远(诗歌六首)张新贵故乡渺远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阴雨》 唐·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2023年05月19 284
  • 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会当凌绝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了登上泰山而万物皆小的凌云壮志。登山如此,会当凌绝顶,治国理政亦当如此。“登高望远”有助于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大家好,欢迎来到

    2023年04月24 300
  • 红尘的诗句,关于红尘的唯美诗句

    人生的道路上,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没人知道,已经渐行渐远的两个灵魂,曾经是那么亲密无间。村上春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关于红尘的唯美诗句,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

    2023年06月04 202
  • 沧海月明珠有泪下一句

    以上解析纯属一家之言。

    2023年04月24 2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