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待我下一句是什么,时不我待的精辟句子

图为《群书治要》刻本书影。(资料图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

图为《群书治要》刻本书影。(资料图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之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诗经》中蕴含着温柔敦厚的质朴、本真力量,因而能穿透千年,对现代人修身养德仍有启发意义。

回顾经典可知,德性修养并非纯粹的思辨过程,而是发乎自然性情之中,生长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之间,形成和内化于对社会关系的协调融润之中。党员干部读《诗经》,可汲取其中修身养德的智慧,崇德向善、修炼品性,自检自省、切磋琢磨,约束言行、立己达人。

时不待我没有下一句,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近义词:时不再来、争分夺秒。出洎《论语:阳货》,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唯。

孝思不匮 心存感恩

时不待我完整诗句是:时不待我,只争朝夕时不待我。时不待我出自《论语·阳货》中的名句“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这是阳货劝说孔子从政时所说的话。共三句,句句递进,语势磅礴,这是最后一句。只争朝夕,出自《满江。

时不待我下一句是什么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深层、最持久的道德情感,也是德行养成的起点。《小雅·蓼莪》中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从感念父母的生养、抚育与眷顾,生发出报答父母无边恩德的淳朴情感,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基于血脉亲情的明德,奠定了中华文明道德体系的不朽基石。

时不待我完整诗句如下: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现代人谈到“孝”,经常会将其局限于家庭代际关系,甚至认为现代社会倡导个人自由,孝这种德性不再重要。其实不然,在中华文明道德体系中,正是孝的美德,构筑了利人利他、担当责任等道德观念的价值基础。在修养德性、立德树人、化风成俗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孝道的力量。

《秦风·渭阳》云:“我送舅氏,悠悠我思。”秦康公在送别舅舅晋文公时,想到母亲已亡、无法尽孝而作此诗,寄托悠悠无尽的孝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则亲不待”是每个人生命中巨大的遗憾。党员干部若能感念父母之恩,常怀尽孝之心,在工作、生活中面对诱惑、面临困难之时,就会有更加坚实的心理支撑。试想,若在工作履职中违背原则,丧失道德,触碰纪法红线而受到惩处,则不仅不能尽孝,更会使父母蒙羞。孝心具足的人,自然会常怀警惕之心,严防此类情况发生。

中华文明中,“孝”的德性并不止步于尊亲孝老,而是推而广之,不仅孝敬自家父母,更能大孝天下父母,进而忠于职守、敬业乐群、服务人民,为父母争光,为国家做贡献。修养孝德,核心在于常怀感恩之心,少想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多思考自己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什么。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感念党恩、感念人民之恩,牢记自己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时时记在心上,以报恩之心忠诚履职,努力作出最大贡献。

琴瑟和鸣 温情和睦

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在《诗经》中,修身与齐家紧密联系,和合统一。自身修养提高,能够引领良好家风;同时淳朴和谐的家风,也是个人提高修养的基础和保障。家风不正,个人修养很难不受影响、不被带偏。

《国风·关雎》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强调选择配偶要注重对方德行的美善。夫妇因德行相互吸引,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才能长久幸福。夫妇和谐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共同勤勉,同心同德,共同缔造良好的家风。同理,党员干部主动与家人互相激励,勤勉修身,才能铸就良好家风,如此,面对外部诱惑和不正之风,方能有更强的抵御能力。

《邶风·谷风》斥责违背夫妇之道的行为,提出夫妻相处应当“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夫妇共同修养德性,应当虚心接受对方劝勉,不能因为对方的劝告不合自己心意就发怒,时不我待的精辟句子,而要虚心看待对方观点,寻找共识,琴瑟和鸣,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进而实现自身修养的持续进步。反观当下,一些落马官员失节失守,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家庭失和,夫妻之间互不信任、缺乏沟通,失去对彼此的恩义、道义和情义。试想,若对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或丈夫都不能信任、尊重、爱护,又怎么会保持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忠诚呢?而这些导致家庭失和的因素往往成为违纪、越界的内生原由。

时不待我下一句是什么

夙夜在公 兢兢业业

《召南·甘棠》记载,“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西周召伯教化百姓,实行德政,巡行乡邑时,为不耽误百姓农耕,曾在甘棠树下决断狱事,百姓思其德行而不愿砍伐甘棠树。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事出公心、胸怀大局,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拥戴,这才是真正的有德。

配下面这两种词都可以:时不我待,岁不我与,意思是时间是不会等待我们,年岁是不等人的;或者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意思是时间是不会等我们,我们要把握好每一天。希望对你有帮助!

提高道德修养,应明辨是非、不信谗言。《小雅·巧言》中言:“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意思是,追溯祸乱的源头,往往是面对伪言,无法分辨,进而听信谗言,造成损失。领导干部面临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如果自身政治判断力不足,在重大关头就无法准确决策、妥善应对,只能靠小聪明、“歪招”来应付,久而久之,就会养成错误习惯。领导干部平时自觉注重修身养德,在关键时刻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时不待我完整诗句是“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出自《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原文如下图。不过最早其实是出自《论语·阳货》,应当是“时不我待”,原句为“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这。

修身养德,需心怀公平正义,克制过分的物质欲望。《魏风·伐檀》讽刺身在其位,贪心不足,没有功劳却空享俸禄的人。诗中发出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不耕种也不收割,却能拥有几百捆稻谷?结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即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是不会尸位素餐空享俸禄的。这一点,党员干部尤要引以为戒。坚守公正、不搞特权、不谋私利,威望就会提升,人们就会信服他、爱戴他、学习他;反之,行事偏颇、追逐私利,自然是上行下效、如法炮制,人人损公肥私,最终败坏政治生态。

时不待我完整诗句:时不待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意思:"只争朝夕”。朝是指早晨,夕是指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只争朝夕”,就是要争分夺秒、力争在。

志同道合 尊礼守义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并不是称兄道弟、江湖义气,而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切磋勉励、互相成就。《小雅·伐木》中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劝诫君子寻求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拥有崇高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贤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回顾历史,致力于修身养德的人,往往友爱贤者、广交益友,一起切磋学习、互相勉励、修养德行,和朋友们共同成长提升。

领导干部身为公仆,掌握权力,在如何交友方面,面临的考验也比一般人要多。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关系到自身德行修养和人生道路选择。古人指出,应与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而不是和走邪道、善于阿谀奉承、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与德性修养高的人交朋友,可以互相勉励、相互成就,共同走向光明。反之,若和品质低劣、贪求物欲、见利忘义的人交友,便会不自觉受其影响、沆瀣一气,最终坠入深渊。

如琢如磨 博学慎思

修身养德应保持怎样的态度,采用什么途径,《诗经》也作出了回答。《卫风·淇澳》称赞卫武公修身养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是治骨角、象牙、玉、石的方法,由于其硬度很高就需要反复切磋琢磨,方能形成可供观赏、使用的器物。

诗中赞美卫武公能够像雕琢美玉一般日日精进、精益求精。可见,美好德行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时刻自警、自省、自励、自律。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务必心怀敬畏、慎行勤勉、夙夜匪懈,长久地坚持下去。

孔子曾以“六言六蔽”教授弟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应当修养的美德,但如果不通过学习明白事理,不深入思考来掌握这些品德的实质精髓,就会偏执一隅,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反而造成伤害。

《诗经》以兴发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为起点,启迪人们彰显“明德”、回归本性,自然而然地提升道德修养。它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和律令教条,所以能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对现代人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仍然深具启发意义,值得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借鉴。(邢梦潺)

上一篇 2023年05月29 09:35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22:27

相关推荐

  • 关于夏至的诗句,关于夏至的古诗20首

    看着树间闪动的阳光,闻着荷花醉人的芬芳,夏至走到了我们面前。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阳光最充足,天气最热,却是最好的生长的季节。诗人们也爱夏天,歌咏着夏日,10

    2023年04月18 210
  • 篱落疏疏一径深全诗,篱落疏疏一径全诗解释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全诗原文如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

    2023年05月30 275
  • 知音难觅的经典诗句,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千金易得,知己难觅,34句知己诗,令人感同身受』1、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2、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3、浮云一别后,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

    2023年05月30 303
  • 静夜思这首诗的意思,静夜思古诗解释意思

    静夜思〔唐〕李白一、静夜思全诗: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译文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三、全文赏析这是写远客

    2023年06月05 272
  • 跟动物有关的诗句,动物古诗10首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天冥冥,云蒙蒙,动物古诗10首,白兔捣药姮娥宫”“宁知彼非太阴魄,凤凰麒麟亦郊薮”……兔子在国人眼中是天降祥瑞的使者,民间常有“玉兔呈祥”一说,在有关嫦娥的神话传说

    2023年05月09 228
  • 读书明理下一句是啥,读书要明理后一句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读书要明理后一句,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好学善思,学问渊博,除儒家经传以外,诸子百家皆得其要领。他

    2023年05月01 210
  • 描写冬日里彩虹的宋词元曲,描写寒冬的宋词

    在诗词中,四季皆美。春天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景,夏天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畅快。秋天是“枫叶红于二月花”静美,冬天是“飞雪迎春到”的欣喜。1.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2.——出处:李白《下寻阳城泛彭

    2023年04月10 236
  • 元曲的意识形式,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9 268
  • 形容南京最经典诗句,南京我的南京朗诵稿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南京我的南京朗诵稿件,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宁,应天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关于南

    2023年05月08 265
  • 描写秋天的唯美诗句,秋天的诗词唯美的句子

    季节交替,岁月轮回。酷暑渐渐远去,清秋缓缓归来。秋天有多美?飘落的红叶,盛开的菊花,赏心悦目。秋天的和风与落叶,诉说着草木的枯荣;秋天的明月与夜晚,诉说着亘古不变的思念佳话,明月千里寄相思,仲秋之夜,

    2023年05月01 273
  • 早春枫叶元曲,元曲

    3800.送徐君玉元代:倪瓒闽江之水清涟漪,隔江名园多荔枝。闽中女儿天下白,越波飞桨逐凫珝。棹歌清绝洲渚阔,荡桨落日令人悲。蛮烟怪雨忽冥密,蒋芽蒲叶相参差。此中胜事不为少,徐郎远游牵我思。居竹轩元代:

    2023年04月16 294
  • 扇子的诗句,经典扇面诗十句

    这季节的绿,由浅至深,越来越浓,一路闷热,雨季蜚长,三两天徘徊一次,预报夏季的短句长诗……炎夏的诗意已经顺着暮春的热风静静边立,薄衫浅笑,经典扇面诗十句,摇扇生姿。,扇始制,扮演一种治国态度、象征地位

    2023年05月30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