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哪首诗,完整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李白第一次游览庐山。望着飞流直泻、雄伟奇丽的庐山瀑布,李白心潮澎湃,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原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李白第一次游览庐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哪首诗

望着飞流直泻、雄伟奇丽的庐山瀑布,李白心潮澎湃,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原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别看这首诗只有短短28字,却算得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许多读者的唐诗启蒙之作,是它。

一提到庐山,人们最先想到的诗歌,也是它。

一转眼,1200余年的时光过去了。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全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翻译: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

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也第一次登上了庐山。

他立足峰巅,极目远眺,但见庐山雄伟高耸,满目苍翠。

其雄、奇、险、秀,无限风光,一时尽入眼帘。

一首《七律·登庐山》,就此横空出世。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傅抱石《登庐山诗意图》 1965年作

诗前有一段小序: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企业回舍井酒代理加盟当选大品牌舍井白酒加盟免费退换货!舍井酒代理加盟舍井酱酒利润高,免费退换货,上千家门店,一对一扶持,小投资!滞销包退,专业酱酒多年,白酒创业加盟大品牌!白酒加盟更有保障!

诗句开头,便极富动态感。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于长江边,我乘着汽车跃上百回千转的盘山公路。

飞峙,写庐山之突兀凌空般的雄姿;跃上,则写登上庐山这一行人,昂扬豪迈、一往无前的心胸。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有人联系当时国内外现实,把这两句理解为:

冷眼,指冷静冷淡地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热风,则喻指当时如火如荼的大跃进运动。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在诗词君看来,更愿意不带政治意图地去理解这两句诗。

▲谢稚柳《热风吹雨洒江天》 1964年作

冷眼,冷静理智的眼光。

如“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再如“平生独知命,冷眼看人痴”。

它是冷漠冷淡,是冷静冷清,更是带了几分不屑与孤高的理智与审视。

毛泽东说:

我以冷静理智的眼光面向大洋展望世界,热风吹来了雨丝洒落江天。

脑海中仿佛浮现这样一幅动人画面:

庐山峰巅之上,一位老人腰背挺直,面向长江。

热风拂面,细雨敲肩。

老人的心神,却早已穿山越海,恢弘的世界在他面前如画卷般一一展开。

这是怎样一幅磅礴大气的画面,又是怎样一种壮志凌云的豪情。

诗句一冷一热,冷的是眼光,热的却是心胸。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九派”,指的是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紧接着,诗人借着想象的翅膀,开始放怀驰骋于古今。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文如下: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意: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

白云横亘在长江中游一带的上空,如黄鹤遨游天宇;东眺三吴,波翻浪涌,江上弥漫着袅袅烟雾。

昔年东晋诗人陶渊明弃官归隐,在家乡浔阳柴桑(隶属江西省九江市)躬耕田园,书写着自己的桃源梦。

而今千年时光悠悠过去,陶渊明不知去了何方天地?

那桃花源里寂寂寥寥,可还能够播种耕田?

水色山光,尽收眼底。古今中外,神驰目极。雄健笔力,昂扬意气。

不同于李白笔下庐山瀑布的潇洒奇丽,毛泽东笔下的庐山,可谓豪迈振奋已极。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毛泽东再登庐山,写下了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说:

于苍茫的暮色中,你看那青松挺拔,任凭云雾翻腾,仍旧泰然从容。

仙人洞自然天成,它无限美好的风光,都在险峻的山峰之上。

人呐,要想看到最好的风光,就必要登上最险要的山峰。

要想成为刚劲的青松,就必要不屈不挠,经受住无数的磨难与考验。

时隔两年,庐山还是那样一个庐山,毛泽东诗里的豪迈昂扬,也仍旧一如从前。

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

作为著名的“人文圣山”。

数千年来,关于它的诗句佳篇。

可谓数不胜数。

那么问题来了: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

李白与毛泽东笔下的庐山。

你更喜欢谁的?

或者。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庐山的诗词?

上一篇 2023年04月21 01:59
下一篇 2023年04月23 23:38

相关推荐

  • 逝去亲人的诗句,思念去世的亲人诗句

    欢迎关注陇上诗书,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

    2023年04月17 304
  • 今夕为何夕下一句,今夕是何夕他乡说故乡

    喜欢宋词。喜欢柳永“晓风残月”的柔美。喜欢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伤怀。……总有一句宋词,动人心怀。想不想亲笔填一阙宋词。《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填词。说起念奴娇,几乎所有人都会想起苏轼的那一

    2023年04月12 286
  •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全诗,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全诗

    在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折柳寄情是令人难忘的一幕。伴随着《送别》那动情的音乐,一群姑娘手捧随风摇曳的发光柳枝,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全诗,漫天柳絮飞舞。诗情画意的场景,使人沉醉不已。折柳送别是中国古老的民间

    2023年04月24 261
  • 有关的诗句,有关物候的古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孩提时代,这首诗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咏鹅》。现在很多家庭从小就教孩子学习古诗词:第一,因为这些是老祖宗传承

    2023年04月13 230
  • 乐善好施下一句是什么,乐善好施求下联

    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造福万物而不争名利。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乐善好施求下联,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

    2023年05月27 279
  • 元曲大吕是什么意思,元曲双调是什么意思

    第三讲“曲调、曲牌,以及《天净沙》的写作要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体式特点了解了词与曲的区别。介绍了曲律及中原音韵。简单回答词曲内容上的特点及在形式上的同异?上周的作业,我们试写了《越调·天净沙》,

    2023年04月13 210
  • 元曲高考题锦集,数学高考题题型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数学高考题题型,又不失对仗。,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对

    2023年04月13 227
  • 优美的诗句摘抄,优美的段落摘抄带有诗句

    有些人,相处虽短,却影响深远;有些话,虽然简短,却意味深长;有些诗词,虽然短小,却让人念念不忘。1、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23年05月26 230
  • 有关相思的诗句,相思入骨的经典诗句子

    爱情是世间最美的情感。相思是世间最醉人的心情。人人盼相思,人人又怕相思。要问相思有多深。且用一生来丈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

    2023年05月15 264
  • 夜晚的诗句,描写夜晚的优美古诗

    秋天是万紫千红的,红叶、白水、青山,赏不尽的美景。秋天美,秋夜亦美。秋月夜,花影扶疏,星光点点,耳畔萦绕的一阵“啾啾”秋虫浅浅的吟唱。使人犹如身处静谧的夜色之中,在这伴着微弱虫鸣声的微风中,秋的韵味已

    2023年05月09 294
  • 描写紫云英的诗句,开满紫云英的田野诗句

    路遇一大片紫云英目光与一地紫色怀香对视我嘴角上翘,像个得到奖赏的学生大片细密紧紧包裹着寂静的河床仿佛母亲怀抱着熟睡的孩子一头牛在低头啃草,温顺、壮实3、苕(tiáo):紫云英,豆科植物,嫩叶可食。一说

    2023年05月30 286
  • 十指不沾阳春水下一句,十指不沾阳春水全诗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滋味。就像一杯茶,品尝清苦、回味清香,最终归于平淡。品尝清苦人生如茶,也许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一个人,能吃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人要成长,必有原因。下一句是今来

    2023年04月17 24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