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接下一句是什么,青黄不接四月天下一句

【拿八人轿也抬不出去】(惯)八人轿:八个轿夫抬的大轿子。比喻打定主意,坚决不走。《红楼梦》一九回:“袭人笑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拿别人当梯子往上爬】(惯)踩着别人往上爬。

【拿八人轿也抬不出去】(惯)

八人轿:八个轿夫抬的大轿子。比喻打定主意,坚决不走。《红楼梦》一九回:“袭人笑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

【拿别人当梯子往上爬】(惯)

踩着别人往上爬。比喻利用或损害他人,以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浩然《艳阳天》一八章:“我劝你赶快把野心收收,你往泥里踩别人行,踩我马连福可不行;你想拿别人当梯子往上爬呀,那是妄想!”

【拿别人的鞭子抽自己】(惯)

比喻拿别人制定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来惩罚自己。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三部一章:“黑子拍着桌子说,‘你写上“要对资产阶级专政”,只怕你这一辈子也要打光棍!人家会说,你他妈老老实实改造就完了呗,还结个啥婚?你们这些“臭老九”哇,尽会拿别人的鞭子抽自己!’”

【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惯)

比喻自己找死。《红楼梦》四六回:“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

【拿到桌面上】(惯)见“摆到桌面上”。

【拿得起,放得下】(惯)

①指人有本领、有技能。浩然《艳阳天》一一章:“他算是庄稼地里的科班出身。他的活路全,什么都拿得起,放得下。”张贤亮《绿化树》三二章:“那女子可是针线锅灶都拿得起,放得下,田里的活也能干。跟了你,只怕还亏了她哩!”②指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李準《黄河东流去》三一章一:“她毕竟拿得起放得下。晚上不管再别扭,早上眼泪一擦就是笑容。”金庸《书剑恩仇录》五回:“韩文冲心中一寒……说道:‘一切全凭公子吩咐。’陈家洛道:‘这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③指处理问题果断、灵活,有能力承担,也舍得放弃。张恨水《巴山夜雨》八章:“石太太这一着棋下得是非常之好,这个家,随时可以拿得起,随时也可以放得下。”

【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谚)

手能抓住,嘴却无法掩住。偏指人人都有传播消息的自由,不论采取什么严密的措施,也禁不住信息的交流。《平妖传》一四回:“常言道:‘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家主恁般吩咐了,一般又有忍嘴不牢的,做新闻异事说将出去。”

【拿豆包不当干粮】(惯)

豆包:包有豆馅儿的包子。比喻小看了有本事的人。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恼》九:“我坐谁的车都得敲锣打鼓欢迎,就你小子拿豆包不当干粮,想坏我,蹾我。”

【拿斧的得柴火,张网的得鱼虾】(谚)

青黄不接四月天下一句,手里有斧,就能砍得柴火;河里张网,就能捞到鱼虾。指在哪方面投入,就会在哪方面得到回报。陆地《瀑布》一部三章:“凡是为学堂立过功、出过力的,都不会被漏掉。‘拿斧的得柴火,张网的得鱼虾’。”

【拿狗屎往人脸上抹】(惯)

比喻给人栽赃,坏人名声。孔厥等《新儿女英雄传》五回:“张金龙火了,猛的坐起来:‘你说什么!谁当汉奸去?你别拿狗屎往人脸上抹!’”

【拿孩子喂狼】(惯)

比喻讨好仇人,把好处拱手相让。冯德英《山菊花》下卷一章:“独眼龙孔显急了,气愤地说:‘这不明明是拿孩子喂狼!’”

【拿话当经念】(惯)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比喻把他人说的话当作行为准则。浩然《艳阳天》三章:“那几户老中农都信服他,马连福更拿他的话当经念。”

【拿鸡蛋往鹅卵石上碰】(惯)

比喻以弱犯强,不自量力,自取灭亡。《龙图耳录》四四回:“他见军汉谦恭和蔼,又是外乡之人,可以欺负,竟敢拿鸡蛋往鹅卵石上碰,登时把脸一翻,喝了一声:‘好狗才!谁要你多管闲事!’”

〇也作①〔拿着鸡蛋打石头〕。《东欧女豪杰》二回:“到底还是做工的吃亏。俗语说得好:拿着鸡蛋去打那石头,这是拼得赢他的吗?”②〔拿鸡蛋往墙壁上碰〕。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一八:“你跟你父亲商量,就像拿鸡蛋往墙壁上碰,不过毁了你自己。我们的事情就这样不是很好吗?”

【拿鸡毛去试火】(惯)

【拿架子】(惯)见“摆架子”。

【拿了鸡毛当令箭】(惯)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这个下联对得是颇有意思的。黑白对的是上联的青黄,南北对的上联的东西,不但工整而且也是在讽刺对方黑白不分、不知好歹,对得十分解气。民间的对联就是这样,为了让它流传得更广、更久,一定会。

令箭:古时军中发布命令时用作凭据的东西,形状似箭。本指假借名义,发号施令。比喻把别人不重要的话当作命令来执行。《糊涂世界》一一回:“外省的官场最会扯弄,拿了鸡毛当令箭,不要理他,只管挡驾罢了。”艾明之《火种》一部一九章:“算了,算了,犯不着跟他们吵!这些人现在都是拿了鸡毛当令箭,骨头轻得很。”

〇也作①〔拿着鸡毛当令箭〕。刘绍棠《青藤巷插曲》八:“谁想,蔡椿井抓住我的一句话,便拿着鸡毛当令箭,公开行动了。”②〔鸡毛当了令箭〕。《宦海》一八回:“那位总办听了制军的命令,便鸡毛当了令箭的起动起来,立刻提了那位武弁老爷来问。”③〔拾到鸡毛当令箭〕。李良杰《人生》九:“批评他主观主义,就是反党言论吗?他就代表党吗?你不要拾到鸡毛当令箭,把他的话当圣旨。”

【拿了蚂蚁顶缸——小题大做】(歇)见“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做”。

【拿柳条当棒槌】(惯)

比喻轻信别人,把别人随便说说的话当成真的。李满天《水向东流》七章:“你别拿柳条当棒槌!叫我啊,闲呆着也不闹这个。亏你上民校学政治,连心窍都没开哩!”

【拿碌碡打月亮——不知轻重】(歇)

碌碡:又叫石磙,一种用来轧谷物、平场地的圆柱形农具,用石头制成,很重。本指不知重量大小,转指不知道掌握行为的分寸,乱来蛮干。贾平凹《白夜》:“那人拿眼瞪着老头,呼呼出气,从口袋掏出一沓钱来,数过了,数出是三千二百元,抽回二百,说:‘算你发财,拿走吧。我可警告你,你要再敢说一个字儿,啥下场你会明白的!’老头说:‘我是猪狗啦,拿碌碡打月亮,不知轻重呀?!’”

【拿芦席比天,小鬼比神仙】(惯)

形容两者差距太大。陈登科《风雷》一章:“他和你比?拿芦席比天,小鬼比神仙。你家女儿,买了头十担小麦囤在你家;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三翻两滚,够他四爪落地,苦上大半辈子。”

【拿屁股当脸】(惯)

骂人不知有羞耻之心。高缨《山高水远》:“你们硬是拿屁股当脸哟!”

【拿钱往水里打漂漂】(惯)

比喻白糟蹋钱。毕方等《千重浪》一章:“洪长岭还待问他:大队要买拖拉机怎么是拿钱往水里打漂漂,这风是从哪里乔出来的?可胡乱搅已经从人群中溜了。”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谚)见“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〇也作〔拿着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李準《黄河东流去》五一章二:“你刚才说的话算什么!真是自己作贱自己,拿着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

青黄不接: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拿头套枷戴】(惯)

比喻自投罗网或自找罪受。《三刻拍案惊奇》二七回:“妇人道:‘我叫你不要做这事,如今咱伊?还是你侬同我将这多呵物件,到陈衙出首便罢!’钱公布道:‘这拿头套枷戴,勿可!勿可!’”

【拿鸭子上架】(惯)见“赶鸭子上架”。

【拿银子当铜钱花】(惯)

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钱没有节制,任意挥霍。丁玲《母亲》一:“我们三老爷平日在世,那个不来搅着玩,他手头松,拿银子当铜钱花,哼,亲兄弟还没有那么好。”

青黄不接下一句是什么

【拿鱼先拿头,刨树要刨根】(谚)

捉鱼要抓紧鱼头,鱼就无法溜走;刨树要从根刨起,树才能彻底挖掉。比喻做事必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必须抓住根本。郭澄清《大刀记》二卷一〇章:“拿鱼先拿头,刨树要刨根。我们对敌斗争,也得集中力量,首先打击坏中之坏。现在,我们引着伪军们各处乱转,等把鬼子引出来,狠狠地揍他们!”

【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歇)

扣:本指朝下覆盖在锅上,转喻给人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声。指没有根据地给人安上某种罪名或不好的名声。张一弓《赵镢头的遗嘱》四:“‘钱老大,在西山沟废砖窑里开赌博场的就是你吗?’‘同志,你可不能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帽子,我啥时候干过这?’”许特生《边塞风啸》五章二二:“‘连长,’舒玉望着远处那闪电,‘总之,既要抓羊头,也要抓人头,只想三连一时的荣耀,就不想千秋万代!’‘你就会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石虎笑呵呵地说。”

【拿着大炮打麻雀——大材小用】(歇)见“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拿着灯草杆儿作金箍棒耍】(惯)

比喻拿不值钱的东西当宝贝。张恨水《夜深沉》三六回:“要说到杨月容,我是一脉清知。也是坤角里面真缺人才,大家会这样拿着灯草杆儿作金箍棒耍。”

【拿着赶狗棒儿骂皇帝——贵贱也不自量】(歇)

【拿着黄金当生铜,拿着珍珠当绿豆】(惯)

形容人眼力差,不认识好东西。姜树茂《渔港之春》六章:“钱掌柜,你是个老生意人,可别拿着黄金当生铜,拿着珍珠当绿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看看我这虾,我这蟹子,不是我夸口,码头上谁的货能比得上?”

【拿着黄牛便当马】(惯)

比喻随便拉人来替罪。也比喻拿不合格的来顶替。《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为这一路的人,众恶所归,官打见在,正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又道是‘拿着黄牛便当马’。”

〇也作〔拿了黄牛当马骑〕。马忆湘《朝阳花》五章四:“柳莹瞪了瞪眼睛说:‘什么洋学生,还不是拿了黄牛当马骑?’”

【拿着蚂蚱喂老虎】(惯)

比喻东西太少,满足不了需求。姜树茂《渔港之春》四章:“‘这不是拿着蚂蚱喂老虎,连牙缝还塞不过来,能充啥饥?’韩宝根说,‘你也不宽裕,先放着吧,实在凑不起来再说。’”

【拿着皮肉往外人身上贴】(惯)

比喻把好处白白送给外人。《红楼梦》一六回:“你从小儿奶的儿子,你还有什么不知他那脾气的?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可是现放着奶哥哥,那一个不比人强?”

【拿着一把汗】(惯)见“捏一把汗”。【拿着银碗讨饭吃】(惯)

比喻自己有极好的条件不知利用,却伸手乞求别人施舍。《醒世姻缘传》七一回:“童奶奶道:‘还说哩!他可不每日只待卖那房子,说:“为甚么拿着银碗讨饭吃?”’”

〇也作〔捧着金碗讨饭吃〕。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四六:“我们是捧着金碗讨饭吃的叫化子,有这许多的优秀工人不去培养,却叫干部不够。”

【拿猪头送错了庙门】(惯)

比喻巴结、投靠错了人。郭明伦等《冀鲁春秋》一部七章:“往后跟谁走,自己心里得打个谱,别拿猪头送错了庙门。”

【哪边炕热往哪边挤】(惯)

指人钻营取巧,哪儿有好处就往哪儿钻。刘江《太行风云》七:“你李敬怀见便宜就逮,哪边炕热往哪边挤。”

青黄不接下一句是什么

【哪处田园不歇马】(谚)

歇马:下马休歇。没有哪一处田园不可下马休歇的。指天下到处都可容人落脚安身,不必发愁无处去。王占君《保安司令》二回:“阔商一拉韦明华的衣袖,‘急什么,既来之,则安之嘛,哪处田园不歇马呢!’”

【哪个猫儿不吃腥】(谚)

指凡是猫就没有不贪吃鱼肉荤腥的。比喻有贪财好色等恶习的人,任何时候都改变不了本性。《水浒全传》二一回:“做公人的,‘哪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前须没放回的鬼,你待瞒谁?”

〇也作①〔哪个猫儿不吃荤〕。《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哪个猫儿不吃荤’,多在我老人家肚里。大娘不要认真,落得便快活快活,等那个人菩萨也似敬你,宝贝也似待你,有何不可。”②〔哪个猫儿不偷食〕。《警世通言》卷三七:“便做我拿了你三五十钱,你只不使我便了,‘哪个猫儿不偷食’,直吩咐尽一襄阳府开茶坊的教不使我,致令我而今没讨饭吃处。”③〔没有不吃腥的猫〕。刘江《太行风云》二五:“前几天他俩闲拉呱,提起他爷爷老在田和他爹满囤,老全差一点还掉下泪,他说:‘没有不吃腥的猫。’”

【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谚)

屈死鬼:含冤负屈而死的鬼魂。任何一座庙里都有屈死的游魂。指到处都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丁玲《我这二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我那个生产队长是共产党员,参加过上甘岭战斗,复员转业的营长,他和别人谈到我时说:‘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

〇也作①〔哪座庙里没有屈死鬼〕。阮传占《真实的故事》:“俗话说:‘哪座庙里没有屈死鬼。’人世间的一些最浅显的公理,有时又是最难说清楚的误区。”②〔哪个庙都有替死鬼〕。郝赫《金沙滩·潘杨讼》一八回:“寇准一看,好,哪个庙都有替死鬼!刘盖、张超,对准老太监给我打,狠狠地打,打出乱子来我顶着!”

【哪个女子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谚)

怀春:心怀着对异性的爱恋。钟情:爱恋情感的专注。指青年男女在爱情上的追求是人人都有的。任光椿《戊戌喋血记》一九章:“呵,对了!常言道:‘哪个女子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一定是红姑娘感到寂寞无聊,发了春兴了吧!”

【哪个人也不全,哪个车轮也不圆】(谚)

任何人都不会十全十美,就像车轮没有绝对圆的一样。指世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姜树茂《海岛怒潮》四章:“与人共事要先看到人家的长处,再去帮助人家改正缺点。人常说:‘哪个人也不全,哪个车轮也不圆。’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谁还能没个缺点!”

〇也作①〔哪个瓜也不圆,哪个人也不全〕。贾有珍《胆量与见识》:“他如果不是绝顶的傻瓜,就一定是狂傲至极之徒,居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我某人是一贯正确的!’人常说‘哪个瓜也不圆,哪个人也不全’,看来他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②〔瓜无滚圆,人无十全〕。李岸《结冰的心》三〇:“瓜无滚圆,人无十全。黑煞星跟了我二十年,最讲义气了。”③〔人不能全,车不能圆〕。刘江《太行风云》一:“人常说:‘人不能全,车不能圆。’不要看居官为宦,他不一定会唱戏,会唱戏也是一种人才。”

【哪壶不开提哪壶】(惯)

提:本指使东西由下往上移,转指谈起。比喻偏偏要触到对方的痛处、短处或所忌讳的事。浩然《艳阳天》五〇章:“‘好吧,你走你的吧!你走了,我也走,我也找个清静地方去。’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管真假,马连福最怕这句话。”凌力《星星草》上卷三章:“鲁王笑道:‘皮绠他们要跟我赛诗?’梁王也笑了:‘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〇也作①〔哪一壶不开提哪一壶〕。孙犁《风云初记》八四:“他把这个法门叫做抓小辫,是一种战术、机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哪一壶不开,我就先给你提出哪一壶来。’”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九章:“方书记专会煞风景,一提起这件事我心里就不痛快,怎么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②〔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二五:“‘谁像你呢?捉了个老鼠当成猫。’小董开玩笑道。二虎接着说:‘算了,算了,哪把壶不开你提哪把壶。你还是哭鼻子去吧。’”

【哪块黄土不埋人】(谚)见“何处黄土不埋人”。

【哪块黄土都能落脚,哪棵树上都能搭窝】(谚)

落脚:安家落户。搭窝:像鸟一样筑巢歇息。指任何地方都可谋求生活的出路,不必死守在一个地方受困。刘绍棠《豆棚瓜架雨如丝》:“‘我劝你带着灯草儿、芝罘儿和唐大姐儿,走出运河滩,跳出蝈笼子。’‘到哪儿去?’‘京东老盘山,京西妙峰山,京北野人坡,京南凤河七十二连营,哪块黄土都能落脚,哪棵树上都能搭窝。’”

【哪里的黄土不发芽,哪里的水土不养人】(谚)

任何地方的黄土种下庄稼都会发芽成长,任何地方的水土都可以养活人。指人不必死守在一个地方受困,到处都可以谋生。潘金谊等《石龙岗》一二章:“孩子,走!‘哪里的黄土不发芽,哪里的水土不养人’?他们不让我们活着,我们偏要活下去,活得结结实实的,做他们的死对头!”

【哪阵风儿吹来的】(惯)

指人难得来访。不常见面的亲友来访时常说的客套话。《西游记》六〇回:“罗刹道:‘大王万福。’又云:‘大王宠幸新婚,抛撇奴家,今日是那阵风儿吹你来的?’”

〇也作①〔哪阵香风吹来〕。《三侠五义》七八回:“今日那阵香风将护卫老爷吹来?真是蓬荜生辉,柴门有庆。”②〔哪一阵风把你吹来了〕。张孟良《儿女风尘记》一部二〇:“‘呀,原来是罗哥呀!’他惊喜交加,想挣扎着坐起来,被小罗捺住了。天保说:‘哪一阵风把你吹来了?’”③〔什么风把你们刮来了〕。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二〇回:“今天是什么风把你们给刮来啦!过去咱们常在行政村开会,三天两头见面,自从敌人占了汉家山,快一年没见面了。”

【哪只山羊不吃柳】(谚)

山羊性爱吃柳树枝叶。比喻行为不检点的男子,总爱和女人在一起厮混。丹珠昂奔《吐蕃史演义·密议》:“‘虽然天资聪慧,英武决断,可他名声不太好,爱和娘儿们鬼混!’‘鬼混?哪只山羊不吃柳?可你们忘了,在他身上有一点是非常珍贵的。’”

【奶妈抱孩子——人家的】(歇)

指人或物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李英儒《女游击队长》二一章二:“姥姥解释了:‘这是过路财神,奶妈抱孩子——人家的。’”

【男不跟女斗】(谚)

指男强女弱,以强欺弱,不是男子汉的做派。一说,旧时男尊女卑,以尊斗卑,有失男子汉的尊严。《西游记》七二回:“打便打死他,只是低了老孙的名头。常言道:‘男不跟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

〇也作①〔男不跟女斗,鸡不跟狗斗〕。聂海《靠山堡》一七:“自古以来的老话:‘男不跟女斗,鸡不跟狗斗。’我说这话不是怕苦躲滑,是为咱大队着想哩。”②〔好猫不跟狗斗,好男不跟女斗〕。侯树槐《大地的留恋》:“算了算了!常言道:‘好猫不跟狗斗,好男不跟女斗。’男子汉大丈夫让个女的,不能算是下贱。”③〔狗不跟鸡斗,男不跟女斗〕。张贤亮《龙种》一章:“咱看她是个无知无识的妇女,常言‘狗不跟鸡斗,男不跟女斗’,也就算了。可是这会儿她又挑她儿子出来闹事。”

【男不男,女不女】(惯)

既不像男的,又不像女的。形容人打扮得不伦不类,不像样子。《冷眼观》五回:“再去看那女子……就是那裙拖八幅潇湘下,弄得男不男兮女不女,一只脚小如莲瓣,一只脚又硕大无朋。”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一〇:“三儿剃光葫芦头,却穿花兜肚,扎耳朵眼儿,男不男女不女。”

〇也作①〔男不像男,女不像女〕。《冷眼观》二八回:“船上一窝蜂坐了十几个红红绿绿的歌妓,都簇拥着一位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这么一个怪物,在那里厮混。”②〔女不女,男不男〕。《红楼梦》六三回:“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男愁唱,女愁哭】(谚)

青黄不接下一句是什么

〇也作〔女愁哭,男愁唱〕。梁延成《海神娘娘》:“姚山拖着一屁股饥荒,都二十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俗话说:‘女愁哭,男愁唱。’姚山生了一副好嗓子,他眼望蓝天,面对大海,独自坐在辣椒礁上唱起了渔歌。”

【男大当婚,女大须嫁】(谚)

婚:婚配,娶妻。嫁:出嫁。指到了婚嫁年龄,就必须男婚女嫁。《平妖传》二二回:“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须嫁。’如今水儿年已长成,只管留他在家,不是长久之计。”

〇也作①〔男大当娶,女大当聘〕。老舍《牛天赐传》二〇:“老人们尽了抓钱的责任,所希望于儿女的,就是按着规矩‘男大当娶,女大当聘’,而后生儿育女。”②〔女大当嫁,男大当婚〕。田汉《对花枪》二场:“娘啊,女儿年长十九岁,还愿在娘的身边孝顺你;只是‘女大当嫁,男大当婚’,哪有一辈子不嫁人的老闺女?”③〔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吒〕。《喻世明言》卷四:“常言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吒。’多少有女儿的人家,只管要拣门择户,攀高嫌低,耽误了婚姻日子。”

【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三十老人家】(谚)

男子到三十岁时,风华正茂,像花一样开得正盛;女子到三十岁时,已经过了青春期,像老人一样色衰。指女性的青春期是短暂的。黎汝清《湘江之战》八章:“站在门外向他微笑的,是妻子陈江英。妻子比他大一岁,已经三十岁了。‘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三十老人家’。”

〇也作①〔男过三十一枝花,女过三十烂冬瓜〕。王宝成《仙女灯》三:“算了吧,俗话说:‘男过三十一枝花,女过三十烂冬瓜。’快四十了,早就成了烂冬瓜了,随人家去说吧!”②〔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一个疤〕。欧阳山《苦斗》七二:“区苏不知道那么些内幕,只是卖口乖地加上道:‘可不是么,正是——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一个疤!’陈文娣瞪起眼珠说:‘那也不一定。’”

【男的是耙子,女的是匣子】(谚)

夫妻二人居家过日子,丈夫要像搂钱的耙子,妻子要像装钱的匣子。指丈夫要善于创收,妻子要善于积蓄。锦云《狗儿爷涅槃》五:“居家过日子,男的是耙子,女的是匣子。咱可别是没底儿的匣子。”

〇也作①〔男的是搂钱的耙子,女的是盛钱的匣子〕。航鹰《倾斜的阁楼》四:“常言道:‘男的是搂钱的耙子,女的是盛钱的匣子。’耙子不能没有齿儿,匣子不能没有底儿。”②〔男的是耙耙,女的是匣匣;不怕耙耙齿少,只怕匣匣没底〕。张西京《理解方知幸福多》:“人说‘男的是耙耙,女的是匣匣;不怕耙耙齿少,只怕匣匣没底’。她管好钱还不是在你的匣匣里放着,有啥不好?”

【男儿不发狠,到老受贫困】(谚)

成语接龙的公孙柳青的下一句是青黄不接,接二连三,三心二意,意气风发。

男子汉做事如果没有决心和毅力,因循怠慢,一辈子要受困穷。指人安身立命,贵在抓紧机遇,果断行动。明·朱权《卓文君》一折:“见今汉武帝即位,访猎贤士。想小生守着这断笺残编、短檠破砚,几时是了!常言道:‘男儿不发狠,到老受贫困。’今日负着琴砚,去寻个出身去也。”

【男儿当自强】(谚)

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语本唐·李颀《缓歌行》 “男儿立身须自强”。明·沈璟《义侠记》二出:“年方壮,论男儿当自强,漫学他楚囚悲愤泪沾裳。”

【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没性,烂如麻糖】(谚)

〇也作①〔女子无性,乱草漫秧;男儿无性,钝铁无钢〕。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他伯伯看他不起,总是说他没火性,不像一个男子汉。‘女子无性,乱草漫秧;男儿无性,钝铁无钢。’他常常拿这话来骂他。”②〔男人无刚,不如粗糠〕。姜树茂《渔港之春》一八章:“你呀,真是‘男人无刚,不如粗糠’,连点骨气都没有!”③〔男儿无性,钝铁无钢〕。柳岩《有棱角的女人》:“张大嫂是个急性子人,做事说干就干。可她偏偏嫁了个三脚踢不出屁来的丈夫,‘男儿无性,钝铁无钢’,这可真使她没奈何。”

【男儿膝下有黄金】(谚)见“大丈夫膝下有黄金”。

【男儿有泪不轻弹】(谚)

男子汉不轻易在人前落泪。指刚强男儿即使有伤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现软弱。曾德厚《台海逐寇记》七回:“讲到前几年郭怀一惨遭杀害时,禁不住潸然泪下。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〇也作①〔男儿有泪不轻弹,人不伤心泪不流〕。彭天翼《梅花坪》六:“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人不伤心泪不流’啊!包桂花泉下有知,也该福佑这孤苦的汉子了。”②〔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儿有泪泪沾衣〕。陈立人《缅甸,中日大角逐》三章:“女兵的感情比男兵更脆弱。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儿有泪泪沾衣。何况在生理上,女人还有那么多的啰唆事。”③〔丈夫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徐淦生《曹雪芹》:“〔紫雨〕芹哥,‘丈夫有泪不轻弹’。〔雪芹〕(泣不成声)‘只缘未到伤心处’啊!”

【男孩子不吃十年闲饭】(谚)

吃闲饭:只吃饭而不劳动。指男孩子身体发育快,到十岁时,就有力气帮家里做些体力劳动的活。张石山《单身汉的乐趣·乡下巾帼》:“宝山爹下世早,他妈虽然疼儿子,可照样遵着山里人‘男孩子不吃十年闲饭’的章程办事儿,宝山十岁上就担水砍柴。”

〇也作①〔男孩子不白吃十年饭〕。延泽民《雷声千里》三部一六:“‘男孩子不白吃十年饭’,母亲经常这样夸我。因为从这以后,家里做饭烧的柴禾,也全靠我打了。”②〔男娃不白吃十年闲饭〕。赵涌涛《赵家堡的故事》四:“俗话说:‘男娃不白吃十年闲饭。’这其实说的都是过去的事,而且都是过去穷人家的事,试看如今十来岁的男娃,谁不是背着书包到学校去。”③〔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小子:对男孩的俗称。刘江《太行风云》七:“雇人用长工,总是养小不养老。人常说‘小子不吃十年闲饭’,今年不行明年成,后年起来担百斤。”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谚)

穿靴:腿脚浮肿得像穿上靴子一样。戴帽:头脸浮肿得像戴上棉帽一样。男病人腿脚肿,女病人头脸肿,民间认为是将死的预警。刘江《太行风云》二〇:“人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从前天起,保他娘突然把头肿下砂锅大。人们看了,当面嘴里没说什么,可是心上都觉得这是一种不祥前兆。”

〇也作〔男怕腿肿,女怕脸肿〕。吴仰月《我的第二个母亲》:“我的生身娘亲离开这个世上时,我才三岁。别的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她临死前一刻实在想再抱一抱我,可我一见她那肿得吓人的脸就直哭,‘男怕腿肿,女怕脸肿’,她只得含泪而罢。”

上一篇 2023年05月25 19:17
下一篇 2023年04月13 17:06

相关推荐

  • 激励诗句,有激励性的诗句

    新学期到了校园内又响起琅琅读书声这些励志古诗文也送给每一个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你读书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最有激励性的诗句(越多越好带有激励性的诗词有: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

    2023年04月19 309
  • 重出江湖幽默下一句,重出江湖的下一句是什么

    我们且用逻辑延伸、推理答问的方式追溯下去:为什么叫“重出江湖”?就是跟“江湖”暌别已久,重出江湖的下一句是什么,这一次,又重新在“江湖”登台亮相了。那么,什么是“江湖”呢?这就人见人殊,角度不同,看法

    2023年05月23 264
  • 四大悲剧元曲顺口溜歌词,元曲四大悲剧顺口溜

    某次会议上,他遇见前几年刚论战过的翻译家、诗人王佐良,元曲四大悲剧顺口溜,仿佛忘了先前的不虞,还拿了自己的书请对方“斧正”。王佐良哭笑不得,告诉他:“你以后少批评我两句就行了。”1、《窦娥冤》《窦娥冤

    2023年04月19 234
  • 形容四月的诗句唯美,适合四月的开场致辞语

    [闽南网]三月悄然而去,四月翩然而来,带着春天灿烂的气息。时光如水,静默不言。长沟流月去无声。时光总是这样,静静地流走,将过往变成回忆,留在身后。描写四月的优美句子,适合四月的开场致辞语,叙述你心中的

    2023年05月16 295
  • 时不再来的上一句,时不再来前面一句

    [Photo/Unsplash]“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汉语成语,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时不再来前面一句,可以翻译为“Suchanopportunity,oncemissed,willb

    2023年05月09 266
  • 元曲有声小说喜马拉雅,喜马拉雅有声小说

    慕晗是北京清华附小的一年级学生,今年7岁,但他拥有喜马拉雅主播的身份已经有一年多了。因为热爱古诗词与历史文化,从幼儿园开始,他就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在喜马拉雅上注册账号“飞火流星Bobby”做起了主播

    2023年04月11 244
  • 关于猪的诗句,《咏猪》

    01、常恐不自免,一死均猪鸡。——陆游《畏虎》02、尝学公孙弘,策杖牧群猪。——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03、春前耕犊健,节近祭猪鸣。——陆游《邠风》04、定将文度置膝上,喜动邻里烹猪羊。

    2023年05月03 288
  • 清风佛杨柳下一句段子,内涵段子清风拂杨柳下一句是什么

    内涵段子清风拂杨柳下一句是什么,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在玩抖音呢?里面现在很火的一个抖音对暗号的梗你知道吗?那么这抖音清风拂杨柳下一句怎么接?不知道的赶紧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抖音清风拂杨柳下一句怎么接清风

    2023年04月30 299
  • 元曲是在什么时候唱的,元曲是什么

    说起元曲,我们自然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发展略有些不同。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体。而元曲相对于诗

    2023年04月13 296
  • 表达母爱的诗句有哪些,表示母爱的古诗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

    2023年05月01 229
  • 为国为民的诗句,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诗句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不论身处何地,都心念祖国。46、言则必果踏实办事,为国为民赤胆忠心;言而无信浮而不实,害人害已祸国殃民。47、忠心赤胆:形容十分忠诚。48、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

    2023年04月24 229
  • 带周的诗句,有周字寓意美好的诗句

    站位新时代,心浪韬韬,激情澎湃。引吭高歌,啟征新迈。站在双百年的交互处,悉史史诗,有周字寓意美好的诗句,放量未来,感恩知恩懂恩谢恩报恩,知史知命知担当知责任。记得历史、记得先烈、记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2023年05月04 2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