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纸鸢寄相思的诗句,南方称“鹞子”,北方称“纸鸢”。纸鸢的前身为木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鸿书》),“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韩非子》)。直到汉代发明了纸,才开始了以纸糊风筝的历史,当时名曰“纸鸢”。风筝主要是作为一种民间游艺工具而流传于世,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歌咏它的诗文。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其十六
全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看美人放纸鸢
明-杨宛
时来便逐浮云去,一意飘扬万种空。
自是多情轻薄态,佳人枉自怨东风。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其四
明-陈邦彦
故园年少爱风筝,入夜轻弦也自鸣。
欹枕忽惊时序似,听来元是水车声。
睢宁至下邳道中杂诗-其二
清-姚燮
雉雊低飞向麦田,鹁鸠催雨女桑颠。
村童插髻花如盎,手撚风筝犊背眠。
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陆游《春日杂兴》郎心如纸鸢,断线随风去。——许棐《乐府》
春日信笔
7、《看美人放纸鸢》明代:杨宛 一自飞扬留不住,天涯消息向谁寻。翻译:风筝随风飞走任谁也留不住,天涯海角,没人能知道他的消息。
清-陈长生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清平乐-其三-春闺
清-尤侗
懒妆草草。怕说春光好。
几日伤春吟未了。一幅乌丝残稿。
昼长午梦初醒。碧桃花下微行。
闲唤侍儿消遣,小楼偷放风筝。
望江南-江南词六首-其一
清-熊琏
江南好,绿水傍红桥。
钓艇移来垂柳岸,风筝系在杏花梢。
一带酒旗飘。
河桥春望
清-顾印愚
天街雪净路无泥,待茁河桥柳万稊。
谁道春风无气力,纸鸢簇起苑墙西。
梦江南西湖春游曲-其四
清-张景祁
春游好,最好白堤边。
浅草泥松靴凤涴,落梅风急纸鸢颠。
裙带一丝牵。
晚眺
清-归懋仪
古塔亭亭插远天,晚霞如绮绕楼前。
东风吹暖刚新霁,已有人家放纸鸢。
纸鸢 朝代:宋 作者: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暮春-其二
近现代-卢青山
无赖风筝惹蝶忙,黄昏细雨湿流光。
杨花水性原无定,暂借春风作客房。
绮情十章-其六
近现代-伯昏子
最恼春晖四月天,风中无主命和缘。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
苍穹湛湛对无语,忍向西畴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