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2】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
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描写老人长寿的诗句,体衰神伤。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复何求?
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4】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他在《负冬日》诗中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5】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6】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7】
陆游钟情食养,清淡为主。在诸多食疗方法中,陆游似乎对食粥有所偏好。他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得神仙。
1.描写“长寿”的诗句有哪些 1,《玉楼春·己卯岁元日》宋代: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2,《致。
他认为丰盛的饮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粗茶淡饭为宜。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8】
明代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军师刘伯温作过一首养生自娱诗:买条黄牛可耕田。
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
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
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皆增价。
老了文章不值钱。
刘伯温刚满60岁,即看透世事,归隐山林,给自己身心一派绿水青山,实现了返璞归真,怡养天年。去过那“能诗能酒总神仙”的无拘无束轻松愉快逍遥自在的日子。
【9】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诗的全文如下:惜气存精更养神。
表达健康长寿的诗句如下:1.《凉州词三首(其二)》唐代:张籍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译文: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
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
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10】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写的《好了歌》颇耐人寻味: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今何在?
荒家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爱。
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11】
《蔡轩琐记》中的《人心难足歌》是这样写的:终日奔波只为饥。
才教食足又思衣。
衣食若还多充足。
洞房捻冷便思妻。
娶得妻来鸳被暖。
奈何送老恐无儿。
有妻有子双双乐。
终日思量屋舍低。
起得高楼并大厦。
又无官职受人欺。
县丞主薄皆嫌小。
欲去朝中挂紫衣。
人心似海何时满。
奈何阎罗下帖追。
【12】
“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偶成》诗中的诗句。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妨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到了古稀之后,从事扫书斋等活动已力不从心了,又该做何消遣呢?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
一笑老如此。
做何消遣之?
思量无别法。
诗歌一:水调歌头·贺寿 展翼唱春晚,海上自凌风。白云一片拂处,不管浪涛汹。秉性惯经风雨,劲节能欺霜雪,春夏又秋冬。日月飞梭处,浩气荡恢弘。同舟楫,感天地,意何浓。风烟数载,情愫能将雪山融。笑对阴晴圆缺,自可。
惟有多吟诗。
并写道:
譬如将眠蚕。
尚有未尽丝。
何不快倾吐。
一使千秋知。
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
【13】
清代东阁士阎敬铭写的《不气歌》更是使人猛悟:他人气我我不气。
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
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
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危害太可惧。
诚恐因气命要去。
我今尝过气中味。
不气不气真不气。
养生之道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许多名人的养生诗歌,对自己的长寿经验都有总结,值得我们借鉴。
谢谢您的阅读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长寿乐·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