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语出《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
仿佛梦魂归帝所。
第一句,参考庄子的《逍遥游》,大鹏是一种很大的鸟,它起飞的时候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就是说在水面上拍打三千里才起飞,乘风而上,高达九万里。第二句,五千年,必然说的是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鹤。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典明确主旨,展示作者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作者行文,以“九万里风鹏正举”呼应上文“谩有惊人句”,并以其气概引出“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样的生活理想,使上下文承接紧凑自然。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
李清照
一提起李清照这位旷古烁今的才女,我们的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这样的词句,相伴的是一个独倚秋窗、满心愁绪的清丽少妇的身影。的确,李清照的一生,有过多次爱愁情伤、别怨离苦。她出身名门,少年便有诗名,并与太学士赵明诚琴瑟和谐,但婚后不久受到朝廷党争的波及,被迫与丈夫分居数年;中年时(44岁左右)又逢靖康之变,北宋覆亡,南迁途中,夫妇二人多年收藏的金石书画损失大半;在赵明诚去世后再嫁,却遇人不淑,经历了离异系狱之灾;晚年独居江南,七旬后悄然辞世。她先甜后苦的坎坷身世,化成一派清愁,她的寂寞、她的忧郁都通过词作倾吐出来,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感动了世人,使她成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后一句,成为“才女”的标志性人物。,
这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又名《记梦》。李清照在梦中真正摆脱了尘世的羁绊,任凭自己的思想乘风驾云,直上九霄。开篇便见天海相接、浑然一体的景象,云涛滚滚,晓雾蒙蒙,冲破这一切后又见星河流转、千帆竞渡,已不知何处是天上,何处是人间。梦魂仿佛到达天庭,面对天帝,听闻他殷切地问其可有归宿之处。而作者的回答是嗟叹前路漫长,时日不多,学诗纵有惊人之句,也是空然无用。这里虽然压抑,但表现出的情感追求却与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致。最后词风一扬,如同庄子笔下的鲲化为鹏,展翼而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出自《逍遥游》),狂风激荡,气势磅礴。作者最后疾呼“风休住”,为的是将她的这一叶小舟远远吹送至海中仙山。“三山”,即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位于东海。据《史记·封禅书》记载,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是历代帝王梦想的求仙之所,但始终可望不可即,“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而在李清照的梦中,她凭借鲲鹏垂天云翼卷起的狂风,驾着轻舟,直达“三山”那帝王也无法到达的神仙之境。这也是她对天帝询问的回答,是词人在她营造的文学世界中的归宿。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八千岁春秋未了,春可及,孤瓢暖荡弱水饮!《逍遥游》:“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半句引“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出处《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林黛玉语 。
这首词可以说无丝毫脂粉气,亦如一阵狂风,荡尽词坛纤丽之气,不仅在易安词中别具一格,即使与豪放派词同列,也绝不逊其恢弘气度。李清照虽为女子,但落笔早已超越“情”“愁”等闺怨文学的范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更是一个天赋与造诣极高的文人和学者。除诗词外,她与赵明诚一起编写《金石录》,还著有《词论》《打马图经》等。她的才华与见识,已经远远不是“才女”二字所能概括包容的。清代沈谦有言:“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出自《填词杂说》)二人的文学成就如此之高,但若从性情上言,只怕李后主之果决坚毅,不及易安远矣!透过这首词作,我们仿佛看到她挣脱俗世的躯壳而纵情放飞的灵魂,正如庄子笔下那只由鲲而化身的大鹏,振翮高飞九天之上。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1、鹏正举:大鹏正飞上天。语出庄子《逍遥游》,大鹏鸟乘风上天,一飞就是九万里 2、休住:不要停止 3、蓬舟:象飘蓬一样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