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
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阳光明媚的早晨诗人步入山林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隐含着要领悟妙道先得走过曲折道路的哲理。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禅房花木深的解释,①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山水之美(手法)。②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内容)。③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愉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情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馨)(告罄)音。
主旨
全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曾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