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天上谁人不识君上一句

《别董大》胡莎莎演唱《赠卫八处士》里,杜甫与昔日好友重聚,他动容地写下这样两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shēn)商,是天上两颗星星的名字。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商星居于东方卯

《别董大》 胡莎莎演唱

《赠卫八处士》里,杜甫与昔日好友重聚,他动容地写下这样两句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参(shēn)商,是天上两颗星星的名字。

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两星一出一没,永不相见。

杜甫说: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

人世间的聚散无常,有时就好像西方的参星与东方的商星般,你起我落,不得相见。

天下间无不散之筵席。

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所有的携手,都指向着别离。

“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出处: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翻译: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

于是有了李叔同《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有了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上谁人不识君上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有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

诗人们的送别,或豪壮,或凄美,或惆怅,或洒脱。

但无一例外,都寄托着对朋友最美好的祝福。

在所有这些祝福里,我最喜欢的,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两句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必忧愁前路没有知己,天下间还有谁不识得你呢?

它出自高适的名篇,年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别董大 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是送别、分别;“董大”一般认为是高适的好友、著名琴师董庭兰。

这首诗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

这一年的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作为其门客的董庭兰,也只得怅然离开长安。

企业回江苏大直(张家港)律师事务所,拥有专业的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团队,多年承办各类公诉、自诉等重大案件;服务领域包括:律师会见、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二审改判、减刑假释和死刑复核等。 案件代理期间,主任律师对每个案件办案思路、证。

冬,董庭兰和高适会聚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

此年的高适43岁,已然到了不惑之年,却仍然失意落魄。

他以为人到中年的自己,该是功成名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锦绣人生。

在官场游刃有余,在沙场驰骋无敌。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官场屡屡碰壁,四处漂泊、潦倒落魄的他,甚至穷得付不起酒钱。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人人都渴望“年少有为不自卑”,可绝大多数人,不再年少了,却依然无为,依然自卑。

董庭兰和高适的久别重逢,不是两个事业有成、有房有车中年男子的欣然相聚,会面在高档饭店,侃侃而谈彼此的光辉成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出自盛唐高适的《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

而是两个落魄失意者,多年后重逢,彼此携着手细细打量着对方。

鬓发有些斑白,衣着有些朴素,眼角眉梢俱是沧桑。

然后似理解、又似安慰般的,哑然一笑。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此时此刻,罗隐的两句诗用在此处,竟也很是贴切。

然而就是在这样彼此都狼狈不堪的境遇里,高适写下了这样悲壮而不失意气、昂扬的诗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已是日暮时分,落日黄云,四野苍茫。

北风狂吹,大雪纷纷而落。

一对久别重逢的好友,短暂相聚后,转眼又将各奔他方。

天地广大,人世苍茫。

这一别,不知我们会否还有重聚之日?不知那时重聚的我们,又是何等模样。

只有一句,庭兰,我想赠给你的,只有这一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一去,不要担心前路遇不到知己。

你这样好,这样才情横溢,这样负有盛名,天下间还会有谁不识得你董庭兰呢?

好像陈述事实般的肯定,又好像寄予祝福般的深情。

世人常常说:知音难觅,知己难求。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增广贤文》)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红楼梦》)

高适又如何不知晓?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

被理解,是件幸事,可又是一件多么奢侈、多么难得的事。

我们笑着说再见,却深知再见遥遥无期。

既然我无法长久陪在你身边,那么,我便把世间最好的祝福赠予你:

愿你知己遍天下,一生不孤单。

愿你前路坦荡而光明,世人都识得你,都爱你敬你,都理解你懂得你,都为你的琴声深深着迷。

你我终有一别,而我祝别后的你:

继续高歌欢笑,迎来一个个全新的开始。

天下谁人不识君上一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全诗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上一篇 2023年05月20 15:50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11:03

相关推荐

  • 关于火的诗句,形容火焰燃烧霸气诗句

    夏天的夜晚,是美丽宁静的,是充满生机的,夜风袭来,送来阵阵惬意的凉爽,那些细碎的美好便停留在风中。古代的文人墨客为夏天的夜晚,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句,形容火焰燃烧霸气诗句,意味深远,千古流传。十二首古人

    2023年05月21 262
  • 四季诗句,四月的优美句子励志

    走过了三月的春暖花开,七月的骄阳似火,十月的风清气爽,我们来到了十二月。如果把一年的12个月都用诗歌来表达,想必一定美到极致,今天,就跟诗词君一同走进诗歌的世界,四月的优美句子励志,在这里寻找情致与唯

    2023年05月14 230
  • 报国的诗句,青少年立志报国的诗句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一百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5月14 246
  • 描写松树的诗句,描写松树坚韧不拔的诗句

    《论语·子罕》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指在秋冬最寒冷的时节,只有松柏不改本色。由于这种自然属性,松柏历来成为古人赞美的对象。古人赞美松柏,也是对自己坚定志向的表达。本文整理9首松树相关古诗词,

    2023年05月18 240
  • 梅花这首诗怎么写,梅花古诗竖着写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作为

    2023年05月14 258
  • 形容校园环境优美诗句,形容小区环境优美诗句

    第三级1.****诗经《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2.****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

    2023年04月22 250
  • 元曲属于哪种文体,散文属于哪种文体

    说起元曲,我们自然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发展略有些不同。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体。而元曲相对于诗

    2023年04月19 235
  • 宝塔镇河妖下一句搞笑,宝塔镇河妖顺口溜

    段子宝塔镇河妖下一句是什么?这段话的出处: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宝塔镇河妖顺口溜,掉河里淹死。),段子宝塔镇河妖下一句是什

    2023年05月09 237
  • 描写晚秋的元曲有哪些古诗,描写冬天的元曲

    元曲中的散曲明朗活泼、自由灵活。与诗词大不一样。时值秋天,我们看看元曲中的秋天。是否也如诗词般静美呢?《平湖乐》元·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

    2023年04月20 232
  • 有关音乐的诗句,古诗描述音乐的诗句

    ​《春夜洛城闻笛》——唐代李白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琴歌唐·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

    2023年05月11 215
  • 描写夕阳的诗句,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

    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温婉拥雅韵,墨色度芳华。海天一色间,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暮色浴群山,苍茫雾轻拂,碧蓝接天映。疏林斜晖,残照当楼,如血的残阳伴随着古人们走过了数千年,也在他们的诗词中流传了数千年

    2023年05月20 289
  • 小别胜新婚下一句怎么说,小别胜新婚另一种说法

    公司一小伙最近衣着光鲜,抽的烟从五块变五十,午餐标准十块变三十,下班不再挤地铁,直接专车。大家纷纷猜测是不是被包养了?最后真相大白,原来和女朋友分手了……出差回到家时已是半夜了,倒头就睡。早上突然想起

    2023年06月05 2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