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位于敦煌县城西北60公里的茫茫戈壁之上。现存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黄胶土版筑,西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相传当年著名的和阗玉正是经此输入中原,故得名玉门关。
玉门关所以古今闻名,除了它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外,玉门关最有名的诗,还和许多古代边塞诗人的吟咏有关。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一)即为其中最烩炙人口的杰作。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诗自古至今广泛流传,脍炙人口。诗中那悲壮苍凉的 情绪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引发起人们对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有关玉门关的诗句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4、遣作岭头使,似戍玉门关。5、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6、绿水傍边上雪山。锐然跳出玉门关。
羌笛何须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
备注: 玉门关的来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
阳关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甘肃边塞和玉门关一样牵动人心的是敦煌县城西70公里的阳关。提起阳关,人们会立即想起盛唐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玉门关的诗句古诗如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赏析:在这样苍凉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时又以美好景物反衬离别的忧伤,收得“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这首诗感情十分真挚,是送别诗中极有影响的一首。“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李东阳《麓堂诗话》)此后,《阳关三叠》广为传颂,阳关亦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于唐时“三叠”之法,至宋已众说纷纭。今录无名氏《大石调·阳关三叠》,以窥其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