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苏轼创立了豪放词,辛弃疾继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们的豪放词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绮丽婉约的传统模式,写男儿情怀,苏轼在豪放中尽显旷达,辛弃疾在豪放中倾尽悲壮。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北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不是。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格律诗都有一定的限制。是一首小令。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既不是元曲,也不是小令,属于宋词,
再来看看辛弃疾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上饶闲居,操劳半生的他难得有时间清闲下来,就在这样一个夏日月明之夜,伴着清风、听着鸣蝉,他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田间夜行。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多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一场绝美的山村风光之旅。
白朴(1226—约1306),元代散曲作家、词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是燠州(现在山西省河曲县人),出生于金末一个官僚家庭,在年幼时遭遇金亡变故,与父母失散,随父母好友著名诗人元好问流亡山东,得到元好问的培育。长大后。
词句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描写,并以蛙声说丰年,构想奇妙,给读者以最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并将读者引进了一片美妙的境界之中,是词人颇有创造性的名句。